一、唐家镇情概况
唐家镇位于雷州市西北部,南与龙门镇、北和镇相邻,西与企水镇接壤,北与纪家镇毗连,东与杨家镇连接,处在“三家一水”中枢地带,镇政府所在地距雷城37公里。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万多亩,林地6.5万多亩,下辖14个行政村,2个社区,114条自然村。全镇户籍人口60277人,12074户。农业以甘蔗、林木为主,是本镇的支柱产业。民营企业有糖厂1间、板材厂56间,大型生猪养殖场11间,是雷州市板材厂最多的乡镇。境内有唐家林场和火炬农场部分林队等国营单位,省道373线(雷城至企水)、S290线(客路至龙门)经过镇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GDP)111655万元,同比增长6.7%,比2016年增长23697万元;农业生产总值54517万元,同比增长5.3%,比2016年增长9355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05078万元,同比增长5.7%,比2016年增长2055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124万元,同比增长6.4%;限上批发零售总1个零售总额34001万元,同比增长17.2%;外贸出口总额3122万美元,同比增长6.5%。税收收入2196.78万元,费金收入1868.37万元。
三、基层党建情况
2018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按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建好阵地、建强支部、建活载体、建硬队伍、建亮品牌等措施,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一是抓学习教育,坚定政治路线。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力推进“党建+互联网”模式,发挥党校的主阵地和大熔炉作用,近年来共开办了30多期培训班,邀请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及雷州市委党校教师举办了13场专题党课,累计参加培训学习党员2000多人次,深化了学习效果,强化了知行合一。二是抓党建任务,建强基层组织。1.聚焦队伍建设。2018年来共吸收预备党员89名,按期转正党员94名;新提拔任用镇内设机构中层正职干部13人,中层副职干部13人。2021年村级换届,全镇16个村(社区)按时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15个村(社区)实现“三个一肩挑”,新进村(社区)“两委”干部29人,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2.聚焦阵地建设。全镇16个村(社区)共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全部完成了党群众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通过此次党建阵地提质工程,毛坡村委会办公楼实现以旧换新(拍卖旧办公楼,重新选址建设新办公楼),解决了唐糖社区无办公场地历史遗留问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3.聚焦活动载体。认真开展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2018年来,镇驻点干部入户率100%,共收到群众诉求816条,解决816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以“主题党日活动”和深入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助力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4.聚焦意识形态。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立研判机制,强化阵地建设,弘扬社会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5.聚焦作风建设。深入推进“转作风优服务提效率”百日攻坚行动,健全了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一些作风顽疾得到根本性扭转。2018年来,共组织镇、村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12次;共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18人。
四、农业发展情况
一是不断推进甘蔗、林木、西瓜、番薯、菠萝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坚持糖业在本镇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广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今年甘蔗种植面积4.5万亩,估算产量20万吨;林木种植面积7.1万亩,估算产业达50万吨。二是通过土地流转,打造现代化农业格局,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努力打造四季瓜果飘香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2016年共引进产业项目13个落户我镇,合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其中引进大规模农业种植基地4家,大型生猪养殖场9间。目前全镇有番薯、西瓜、菠萝、小南瓜等瓜果菜规模化种植大户40多户,其中:田西村委会600亩芋头种植基地,每亩年收入可达到8000多元;坡边村委会550亩番薯种植基地,每亩年收入可达到7000多元;灵界村委会290亩葡萄种植园,投入资金540多万元。另外,全镇还有林地养鸡、池塘养鸭鹅专业养殖户30多户,年出栏50多万只。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6年来,共投入资金3200多万元,完成了毛坡、田西、乌树等11村委会高标农田建设;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加固了辖区山塘水库和实施了一批农田灌渠项目建设,为农业发展和防御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工业发展情况
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扶持推动企业技改创新和设备更新,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企业支持工作,实行亲情招商、真情引商、回归招商,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镇有规上工业企业5家,批拨零售限上企业2家。二是改善投资环境,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木材加工业健康发展。2019年全镇新增木板厂7间,辖区板材加工企业达到56间,其中3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全面带动了镇域经济发展,逐步建成材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密集区。三是雷州市翠宏木业有限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展为粤西地区成品木板出口龙头企业之一和雷州市最大出口企业,主打产品多层胶合板畅销欧洲地区,年创营业额1亿多元,纳税500多万元。
六、脱贫攻坚情况
我镇把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三年攻坚目标,拓展思维,拓宽思路,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一是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59人、891户,已100%实现脱贫。二是帮扶措施落地见效。1.教育帮扶。全镇贫困户在校学生950人,均落实教育补助扶贫政策,落实率达100%。2.危房改造。投入危房改造资金499.2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5户,竣工率100%。3.保险政策。代缴贫困户医疗保险3459人,代缴金额96.8520万元,代缴率100%;代缴贫困户养老保险1759人,代缴金额24.0840万元,代缴率100%。4.产业帮扶。全镇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124.384万元,平均年收益率10%,人均收益资金1500元。5.项目帮扶。全镇共投入资产收益项目帮扶资金2327.2685万元,预计年收益可达236.210176万元。6.小额贷款。全镇共208户贫困户申请办理了小额贷款,合计贷款金额502.1万元。7.技能培训。全镇共投入扶贫培训资金15.3105万元,组织482名贫困户进行了三轮车驾驶及农业种养技术培训。8.村级产业。全镇共投入94.27万元,成立了养鸡及种植甘蔗、番薯专业合作社3个。9.集体项目。全镇规划完成集体项目95个,投入资金2300万元,其中顺德扶贫工作组推进项目87个,投入资金1341.51万元。另外,投入资金115开展贫困户慰问活动;社会各界力量捐款约2000万元。
七、环境整治情况
坚定不移走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树立正确整治思路。我镇以“示范引领、全域整治”的工作思路,实行镇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采取月考核与年终考核方式计分排名落实奖惩措施,定点墨坑村、车家村、唐家村、高家村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二是镇区环境整洁宜居。持续巩固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划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保洁责任区,彻底扫除卫生死角和盲点。加大资金投入开展镇区灰炉岭、市场四周、群众集居地、卫生死角环境整治;生活垃圾落实定点投放、定时清运,保证镇区干净、整洁、有序。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入资金实施镇区污水PPP项目和建设无害化垃圾填埋场,上述项目已建成运行,有效解决了我镇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处理难题。三是村庄面貌日新月异。全镇114条自然村均掀起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潮,共计投入整治资金1500多万元,群众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全面建立,所有自然村完成村庄规划和村规民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庄面貌焕发新颜。
八、基层治理情况
一是扫黑除恶纵深推进。2018年来,全镇扫黑除恶共排查线索31条,其中镇自主排查线索18条,办结9条,初步办结1条;省、市交办线索13条,办结12条,正在核查1条。在扫黑除恶高压态势下,农村一些“老大难”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二是禁毒工作持续加压。继续加强严打整治力度,强化毒情反弹预防措施,久久为功做好禁毒工作。全镇目前在册吸毒人员373人(男363人,女11人),社康社戒26人(社戒18人,社康8人),极端风险5人。社区社戒执行率均达100%,社康社戒人员就业安置率达96%。三是信访维稳成绩斐然。近几年,我镇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信访维稳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其中:2018年度信访维稳工作居全市前列,获得奖励金30万元。2019年获评全国两会期间湛江市唯一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期间雷州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度信访维稳工作居全市前列,获得奖励金40万元。2020年全国两会特防期实现“零”上访。
九、民心工程情况
2016年至今,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自筹资金,实施了一批热点民心工程。1.投入180万元实施镇区沿省道两旁升级美化改造工程;2.投入90万元建设镇区硬底化巷道19条;3.投入30多万元打造镇区绿化、亮化工程;4.筹资30万元购买压缩式垃圾运输车1辆及一批承载垃圾手推车,解决圩区垃圾投放困难问题,实现垃圾不落地目标;5.利用政府债券100万元改造镇文化路,改善中心小学师生和附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6.投入30万元建设镇院内休闲小公园;7.投入90多万元建设镇院内风景塘扶栏;8.投入60万元建设镇院内硬底化道路及种植风景树等;9.投入25万元整治镇院内篮球场周边环境;10.引进民间资金1500万元,在镇区创办1所规范化民办幼儿园(春沁幼儿园),该园按规范化幼儿园标准设计建设,可提供优质学前教育学位1000个,解决了镇区和周边适龄儿童学位短缺问题。11.全镇自然村通行政村硬底化道路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底化道路覆盖率达到100%,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12.2019年争取上级支持,改线西移镇区省道S290(客龙线)路段,长约1公里,项目广东省交通厅已批复,纳入“十四五”规划,计划安排资金1300万元,于2023年前实施;改线西移此路段,能有效引导和支持道路两侧土地开发,拓宽镇区,完善路网结构。
十、其他工作情况
一是疫情防控成效显著。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镇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防控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成立领导小组、设立指挥部、制定应急预案、实行网格化,大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调动一切力量投入防疫一线,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持续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至今,我镇共组织党员干部1000多人投入农村一线,累计排查跟踪疫区来唐家辖区人员50多人,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800多人,全镇没有出现过疑似和确诊病例。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保障推动了企业、学校全面复工复学。二是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扎实平稳推进划转单位职能融合和人员、财产交接工作,确保了改革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这次体制改革中,投入资金2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正在筹建中。此外,为做好下放权限无缝对接,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目前已有32人获得执法证。自2020年11月雷州市公告第一批执法权限后,我镇已依法对违章建筑、卫片图斑点开展执法行动10多次,对有关违法点进行了彻底整治。三是教育事业明显进步。近几年我镇高、中、小考升学率均取得历史性突破,高、中考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为更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整合村级“麻雀”小学9所,其中:1-6年级全面整合2所,只整合六年级7所。充分发挥唐家镇乡亲联谊会平台的作用,2012年至今共争取唐家镇乡亲联谊会外出乡贤捐款400多万元,投入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奖教奖学,促进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此外,近年我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上级要求,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文化、卫生、应急、安全生产、民政、武装、环保、妇联、共青团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十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农业发展方面。一是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不高;二是全镇没有达到1000亩以上农产品种植基地,规模普遍较小,带动能力不足;三是农民技术和管理能力缺乏,思想固步自封,对试种新农产品兴趣不浓。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弱,农户入社意愿不强,社员积极性不高;五是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二)工业发展方面。一是全镇大部分民营企业属于家庭小作坊,创新能力不强,设备和管理落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困难。二是我镇工业主要是板材加工厂,缺乏其他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三是品牌产业缺乏科学发展规划,龙头企业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招商引资力度还需再加大。
(三)环境整治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要再深入。部分村庄基础设施差,无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信访维稳方面。历史遗留矛盾纠纷积案还较多,特别是镇院内公租房重复公租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我镇职能难于解决,稳控化解压力大。
十二、今后努力方向
(一)继续抓好农业经济发展。一是坚持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创新应用,打响我镇农业优势品牌。二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建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以产业“造血”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切实抓好农产品种植技术、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术应用能力。四是从技术培训、信息共享、资金帮扶、产销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与服务,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五是推进农产品进商场、上电商,构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网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继续推进工业提质增效。一是积极引导低端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引进新技术,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实现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二是紧抓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主线,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引进更多的规模化企业落户唐家。三是发挥唐家乡亲联谊会作用,鼓励本地乡贤回乡投资创业。四是大力推动木制品厂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规模企业的龙头作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继续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重点补齐农村硬底化道路、排污、集中供水、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继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争取上级支持和帮助,尽快解决镇院内公租房重复公租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持续化解信访积案,严厉打击缠访、闹访、非访等行为,以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乡村振兴顺利实施。
中共唐家镇委员会
唐家镇人民政府
202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