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唐家镇人大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以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抓手,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唐家镇走深走实。
创新议事机制,凝聚发展共识。2025年春节期间,唐家镇人大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题,精准把握外出乡贤和青年返乡契机,创新开展“政策宣讲+发展共商”茶话会活动。活动现场,人大代表化身政策宣讲员,向参会人员深入解读“百千万工程”;乡贤结合自身在外发展经验,就家乡建设建言献策;村民则围绕实际需求提出意见建议。多方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研讨,最终就唐家镇下陈外村道路修建方案达成共识,为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这一议事机制,有效搭建起人大、乡贤与群众沟通桥梁,充分调动各方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政策宣传与民意收集的有机统一。
拓宽筹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在确定下陈外村道路修建方案后,代表联合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树立“共建共享”意识,建立“村民自筹 + 社会捐赠”资金筹措机制。按照“自愿参与、公开透明”原则,广泛动员村民出资,全村每户自愿出资500元,累计募集基础资金2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乡贤资源优势,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动乡贤、外出工作青年及热心群众踊跃捐款,凝聚社会力量支持家乡建设。经多方努力,最终筹集修路资金40万元,为道路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推行以工代赈,实现共建共享。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下陈外村道路建设采用村民自建、以工代赈模式推进。在施工过程中,优先吸纳村内农户、脱贫户等10余名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参与建设的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既满足了施工用工需求,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截至四月底,项目已顺利完成两公里道路铺设,不仅改善了村内交通条件,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与出行,更通过群众亲身参与,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此次下陈外村道路修建项目,是唐家镇人大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通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构建起人大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共建共享格局,为全镇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下一步,唐家镇人大将以“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抓手,密切联系群众、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办好民生实事,为助推“百千万工程”贡献人大代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