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月度或年度最后一日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是一个时点指标,不能累计。
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时间要求:月度或年度最后一日在本单位工作;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
二是关系要求: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和在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例如:2024年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2024年12月31日在本单位工作并且有劳动报酬的人员数。
二、从业人员统计原则是什么?
从业人员统计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劳务派遣人员除外,劳务派遣人员执行“谁用工谁统计”原则。
期末人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三、常见问题解答
1.劳务派遣人员和劳务外包人员统计上有什么不同?
劳务派遣人员执行“谁用工谁统计”的统计原则,也即无论是否直接发工资都由使用方统计(买的是“劳动力”);而劳务外包人员执行“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也即由直接发送工资的输出方统计,使用方不统计(买的是“劳务”)。
2.实习生和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在校学生如何区分?
可通过工作目的来区分,实习生的工作目的一般是获取工作经验、取得实习证明、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等,不以取得劳动报酬为目的;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在校学生工作目的一般是获取劳动报酬。
3.编制外招用的临时人员、定期来单位工作的非全日制人员、只领取劳务费的人员如何统计?
编制外招用的临时人员若工作满一个月,应统计为从业人员分类中的在岗职工;若工作不满一个月,应统计为从业人员分类中的其他从业人员;定期来单位工作的非全日制人员(如财务人员、电工、设备维护人员等)如果按月定期领取固定劳动报酬,应统计为从业人员分类中的其他从业人员;只领取劳务费的人员,不统计为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