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发〔2022〕42号
关于印发《新城街道2022年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社区、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提升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推动全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根据《雷州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雷州市2022 年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雷消安办[2022] 36 号)和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业经街道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落实。
附件:新城街道2022年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
雷州市人民政府新城街道办事处
2022年10月9日
附件:
新城街道2022年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和省、湛江市、雷州市关于安全宣传“五进”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全市消防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简称“五进”)工作,树牢社会消防安全理念,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能力,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推动落实各村委、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责任,进一步提升公民消防安全常识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完善消防安全教育体系,筑牢消防安全人民防线,为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重点
各社区,各有关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对消防安全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依法履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职责,重点做好消防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重点做好消防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宣传,宣传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企业和个人的消防安全责任;重点做好消防安全形势任务的宣传,发动社会参与关注消防工作;重点做好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提升,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消防安全常识,营造良好消防安全舆论氛围,夯实社会消防安全基础。
三、任务措施
(一)消防宣传进企业
1、抓实全员培训。指导企业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加强全员消防安全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具备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大型连锁企业要从企业条线上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标准,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抓实各级负责人培训、重点人员培养和全员消防教育,特别是新员工必须经本岗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保证职工做到“三懂三会”(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基本消防常识、懂预防火灾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2、完善承诺制度。督促企业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制度,推动“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管理方式向小单位、小场所延伸。推动企业、单位负责人通过在醒目位置张贴承诺书等形式,单位有互联网网站的要在网站首页公布,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落实主体责任。
3、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发动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宣传”,线上推送消防安全海报、提示,播出火灾事故警示教育片。推广使用消防学习云平台,分级、分行业领域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小企业主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实现线上教育全覆盖。
4、丰富主题活动。督促企业在最醒目位置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标语上墙上架。开展“企业消防安全大家谈”活动,组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单位责任人、管理人网上展示交流经验,进行消防安全管理互谈互学互鉴;指导企业结合“119”消防安全宣传月等开展主题宣传,发动广大职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消防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消防文化“进车间、进宿舍、进食堂”。
(二)消防宣传进农村
1、建好建强队伍。加强对各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将消防知识纳入相关班次培训内容,分批次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发挥好挂职干部、扶贫干部、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等队伍作用,鼓励支持本地党员和热心村民担任农村消防安全大使,组织村民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宣传、自我监督等群防群治工作。
2、突出重点对象。强化对各社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留守妇女儿童、独居老年人、残疾人特别是未摘帽贫困地区建档立卡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上门宣传、入户培训,发放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手册,强化关爱服务和精准帮扶。
3、突出重点时段。结合各种重要节庆、民俗活动等,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栏、标语海报等农村特色宣传渠道,利用本地方言,开展贴近各社区实际和群众生活的经常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在清明节等森林火灾高发期宣传和引导村民正确用火,文明祭扫,在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易发生山火、林火的地方,开展警示性防火宣传。
4、营造宣传氛围。指导各社区结合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建设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橱窗或宣传栏,并在主要道路设置固定消防宣传栏、张贴警示性标语;在节庆、民俗活动等时机,利用消防宣传科普教育车,为居民开展一次体验宣传、咨询服务。
5、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各社区小企业主、居民自建房较多地区的出租屋业主的消防安全警示教育和安全提示;加强对赴城市务工青壮年的消防安全知识普及。
(三)消防宣传进学校
1、优化教学资源。学校科学系统设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级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课件,督促学校做到消防安全教育制度、教材、师资、课时、场所“五个落实”。
2、丰富宣传活动。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等节点集中开展疏散逃生演练、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参观消防队(站)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师生参与消防实践活动,引导师生走近消防,体验消防。
(四)消防宣传进家庭
1、上门入户宣讲。将消防安全宣传“进家庭”与物业服务相结合,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为家庭发放宣传手册、发放宣传单张,并上门开展居家防火知识宣传。针对残疾人、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宣传用火用电安全,帮助查找、消除火灾隐患。
2、推广措施。将消防安全宣传“进家庭”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引导、鼓励家庭配备必要的烟感报警、灭火器材、逃生器具,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各村帮助“空巢老人”、弱势群体家庭安装“独立式”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五)消防宣传进社区
1、完善创建机制。推动将消防安全纳入“安全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宜居社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内容,推进消防安全社区建设。
2、组织发动队伍。推动实施社区消防平安大全计划,通过邀请具有高度社区责任感和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我为消防安全代言”公益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消防安全;推动建立以社区居民为主的消防安全楼长队伍,每个楼宇消防安全楼长不少于1名;依托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i志愿”系统)规范消防宣传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管理,鼓励和引导社区党员、退休职工、老师等群体通过“i志愿”系统注册成为志愿者,不断壮大消防宣传志愿者队伍,配合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常态化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3、加强设施建设。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社区微型消防站加强社区消防安全科普教育设施建设,设置消防宣传微体验点,配备消防宣传影像、海报、图文、法律读本等宣传资料及常见的消防器材,供社区居民学习体验。设置固定消防宣传牌或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宣传内容。
4、营造安全氛围。在社区、居民小区因地制宜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在小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经常性播放消防安全常识、逃生知识和安全提示。利用社区短信、便民提醒等定期发送消防安全提醒。
5、开展教育活动。强化社区火灾风险防范提示,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制作发放涵盖电动车停放充电、畅通消防车道通道、用电用气用火等内容的消防安全手册等宣传资料,有序组织开展社区应对火灾事故应急演练开展体验性培训和警示性教育。
四、工作要求
(一)部署落实“有组织”。各社区要强化组织领导,督促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和落实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制度、建立和培训消防安全宣传队伍。
(二)推动工作“有保障”。各社区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通过社会力量兴办等方式,拓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渠道。利用省消防救援总队建设的消防学习“云平台”,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线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