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23号)及广东省政府、湛江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拟定本报告。全文包括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处理公民举报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六部分内容。本报告主要通过雷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www.leizhou.gov.cn)公布,联系电话:0759-8812886。
一、概述
2018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条例》及广东省、湛江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完善机制制度,积极开展阳光政务建设,全面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信息共享,优化政务流程,不断提升我市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升政策解读和舆论回应水平,推动政务服务改革,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为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落实政务公开主体责任
我市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市政府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市发改局、市财政局等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由市信息办履行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职责,统一协调指导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各镇(街)、市直有关单位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指导、协调政务公开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名副职领导专抓,指定办公室一名业务骨干具体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有效地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信息发布平台,丰富政务公开载体
2017年底,我市已按照国家、省、湛江市关于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的工作要求,完成政府网站升级改造和全市基层网站集约化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的设置,丰富栏目,同时将网站的主机托管至中国移动云平台进行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网站的技术服务水平和运维保障能力,并于2018年5月完成了网站二级等保测评认证工作。同时,我市开通了政务微博、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通过政府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政府信息,极大方便群众查找有关政策规定和解读内容,实现了政府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三)夯实政务服务基础,方便群众线上线下办事
目前,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已建立起实体办事大厅、网上办事大厅、12345市民服务热线、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四位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体系,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自助服务”等多种方式,努力实现“一件事情一次办结”,近两年来累计办件近90万件,接听市民来电4500余宗,为雷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激发企业活力,2018年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大力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全面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同时创新服务方式,推出直通车服务、“容缺预审”服务、重点项目服务、个体转型升级企业服务等四大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预约上门服务和专人负责制,提供“零距离”全程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在最短时间内顺利落户雷州。
2018年9月20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升级改造为广东省政务服务网,雷州市网厅也同步完成改造并与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对接上线运行,现在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点击‘切换区域和部门’进入雷州市页面,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申办相关业务。目前全市有42个部门共686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广东政务服务网,初步实现了由“群众跑腿”到“信息跑路”。
(四)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
在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督查指导下,各镇(街)、市直有关单位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工作考核机制、社会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我市紧抓政府网站日常监测工作,加大整改及自查自纠力度,及时处理“政府找错”中网民反映的问题,对我市相关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强化监督考核。我市建立了政府网站信息内容更新机制,同步完善了信息发布考核制度,加大政务权威信息发布的力度和时效,提高便民服务信息推送比例和发布效率,并根据政府网站考评细则,进一步强化门户网站日常管理,配备专人进行采编、运营和维护,不断提升网站受众覆盖率和社会知名度。
(五)健全解读回应机制,及时回应民声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全面推进政策文件解读工作,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部门及时报送解读材料。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要求凡是需要以市政府和市府办印发的规范性文件,牵头起草部门必须将解读材料和送审文件一并报送市政府办公室审批;以部门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制发部门负责做好解读工作;部门联合发文的,牵头部门负责做好解读工作,其他联合发文部门配合。所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和解读材料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在政府网站进行发布。
全市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方式对文件进行快速解读,及时让群众知晓。全年我市共制发规范性文件2篇。按照信息公开要求,我市在规定时间内将2篇规范性文件和解读材料对外发布,发布的载体主要通过雷州市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进行公开。另外,今年以来,我市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市场预期、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国家、省、市重要政策解读材料进行发布,其中国家政策解读材料4篇,省级政策解读材料16篇,雷州市政策解读材料2篇。
我市已在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在线访谈栏目,并已开展了3期在线访谈活动,与网民进行了互动交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转载了3期上级部门的在线访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我市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市长信箱等渠道收集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定期开展领导接访活动,妥善解决民众反映的问题,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年来,我市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紧紧围绕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要求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
作,主动公开重点项目及重点民生工程的领导责任分工安排,人事信息,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通知公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统计信息,政府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项目名称、政策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方式、办理时限,有关民生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监督、检查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行政复议诉讼事项、政府集中采购项目、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5090条,其中政府文件类66条,政策解读类22条,动态信息1078条,公告公示46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1条、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1条、政府信息公开指南1条,重点领域信息441条,专题类124条;通过政府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政务新媒体发布了六百多条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依申请公开工作,要求相关单位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的原则,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依法及时准确处理信息公开需求,杜绝因依申请公开信息置之不理或答复不及时造成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确保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依法合规、优质高效办理。2018年以来,我市未收到依申请公开信件。2018年我市没有收取和减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费用。
四、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市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公开政府信息,全年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五、处理公民举报情况
2018年,全年我市共收到网民纠错留言1宗,主要是反映信息发布时间有误,投诉的问题已得到及时整改。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业务培训。抓紧对全市从事政务公开工作的人员培训,特别是重视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是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及时更新政府政务公开内容。把政务公开的重点、社会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努力做到政务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公开,保证公开的真实性,防止公开的随意性,注重公开的实效性,坚持公开载体的创新性,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实效。
三是加强内容审核,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要进一步完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保密审核机制,准确把握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时间,准确界定不公开事项的范围,防止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不该公开的信息随意公开;遇有难以界定的信息,要加强与市保密局的联系,取得咨询帮助。
四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力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抽查,形成问题清单,敦促相关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建立各镇(街)、市直各单位从事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通讯录,加强与本市各部门网站信息员的沟通与联系,指导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健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