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雷州地处祖国南方边陲,史称“天南重地”。上下五千年,由于国家统分、族群迁徙、民族融合等因素的作用,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曾在这块沃土上长期碰撞,为我们积淀下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走近雷州,重新审视雷州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是当今学者的共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雷州——禹贡称扬州南境;秦为象郡地。
汉元鼎六年,开置合浦郡治徐闻县;东汉为合浦郡地(郡治迁广西合浦县)。
晋、宋因之;南齐仍移合浦郡来治;梁普通四年分置合州,太清元年曰南合州。
隋平陈复曰合州,治海康县;大业初州废,乃属合浦郡。
唐武德四年复置南合州;贞观元年改名东合州,八年始改曰雷州;天宝元年曰海康郡;乾元元年复曰雷州,属岭南道。
五代属南汉;宋曰雷州军,属广南西路。
元至元十五年,置雷州路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置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隶湖广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改曰雷州府,隶广东布政使司。
清至民国二年袭明制,府治不变。民国三年废府留县。1994年撤销海康县设立雷州市。
一、百越先民
雷州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境内发现有覃态岭、英楼岭、英典北岭、兰园岭、那里岭、马留岭、卜袍岭、双髻岭、陶汶岭、江洪等10多处新石器时代山岗遗址与贝丘遗址。出土遗物有各种石器及夹沙陶片等1000多件。
雷州半岛的百越先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先秦时期称骆越、汉至晋代称乌浒、南北朝以后称俚僚。
骆越族信奉龙蛇图腾,有剪发文身,错臂左衽习俗。岭南越人穿筒裙,着贯头衣,项髻徒跣,“饭稻羹鱼”,“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俚僚习俗尚铜鼓,与越人一脉相承。
二、楚子镇粤
《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惠王六年(公元前671年),楚成王“使人供职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明·黄佐《广东通志》记载,“楚子熊挥受命镇越,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熊挥所开的石城是雷州最早的城池,所筑之楼名“楚豁楼”,是楚国疆界的标志性建筑。
三、设郡置县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南越,将其地分置南海、合浦、珠崖、儋耳、苍梧、桂林、九真、日南、交趾九郡。并在今雷城设徐闻县治、合浦郡治,开创了雷州郡县建置史的新纪元。
路博德南征时,曾驻师于雷州境内的武乐水、将军圩,两地因此得名。
四、马援南征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春,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叛。十七年冬,光武帝命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出师共伐交趾。十九年四月,斩征侧、征贰,交趾遂平。马援收复诸郡后,迁合浦郡治于合浦县,徐闻县治仍设今雷城。境内的马留村、马跑泉即其当年在雷州的活动遗迹。
五、海上丝绸之路
雷州港(汉称“徐闻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元和郡县志》载:“汉置左右候官,在徐闻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交易。谚曰:欲拔贫,诣徐闻”。汉武帝曾派黄门译长率领应募船员,携带黄金和丝织品,由徐闻、合浦港起航,前往东南亚各国进行外交与贸易活动。《旧唐书?地理志》也云:“交州都护制诸蛮。其南海诸国,大抵在交州南,自汉武帝以来,皆朝贡,必由交州之道”。东汉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马墩派使者朝贡,由徐闻、合浦出海,经波斯回国。
雷州港河宽水深,可泊千石大船。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用兵南方,因运输不继,广州兵士乏食。后依雷州刺史陈听思之兄磻石之言,调派大海船30艘从福建起运,结果不出一个月,便将3万石粮运抵雷州——完成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海上运粮。
唐宋时期,雷州港出口物资主要是米、牛、酒、黄鱼。宋代雷州窑瓷器出口量很大,产品远销东南亚。为了便于对船舶、商贾取税,元代在此设立海北海南道市舶提举司及博易提举司;明代设有榔税牙行;清代设立粤海关雷州口部税馆。
港兴商旺,明清时期广州、潮州、高州、廉州等地商贾云集雷州,开设有仙城会馆、高州会馆。城区店铺林立,有广行、雷行之分,有“永和堂”、“同丰当”等商号200多家。
六、雷城建置大事记
周惠王六年(公元前671年),楚子熊挥开石城,建楚阔楼。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越开九郡,在此建徐闻县治及合浦郡治;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将军马援在此重建徐闻县治。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刺史陈文玉重建雷州郡城。
南汉乾亨年间(公元917~924年),因城池久废,重建郡城。
宋绍兴十五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145~1154年),知军事王趯、黄勋、朝奉郎赵伯柽相继建外城,筑女墙,辟四门,且用砖砌城垣。
明洪武七至八年(公元1374~1375年),指挥张秉彝大筑雷州城,四门各建重楼。东曰“镇洋”、西曰“中和”、南曰“广运”、北曰“朝天”。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5年),知府魏瀚伐石敷设城内街道,始设30个街坊。
清末民初,城区主要街道兴建骑楼式建筑。
1994年1月,国务院公布海康(雷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七、民族融合
雷州人,又称闽语雷州话族群,是中国汉族八大民系之一。是由北方汉人、闽人与南方越族共同融合、演化而成的——以汉语雷州话为共同方言的文化族群。
自两晋始,为避中原战乱,不少中原汉人迁居雷州,形成了“汉越杂处”的局面。苏东坡《雷州伏波庙记》“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盖班班然矣”。唐宋以后,中原汉人特别是莆田人大量涌入雷州,形成了“其耕者多闽人”的人口结构。宋《元丰九域志》载:“北宋神宗元丰初雷州总户13784户,客户9512户”——客户占总户69%。
中原汉人、莆田人带来中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促进雷州半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加快了汉越民族的文化融合,形成汉族闽语雷州话民系,催生了独具特色的雷州文化。
八、首任刺史
陈文玉(公元570~638年) 雷州首任刺史,“岭南先贤”之一。生于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任东合州刺史。任职期间,筑郡城,改州名,精察吏治,平息叛乱,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他“宁我边疆,荣我冠裳”,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仙逝”后,雷民“遍立庙祀”,尊为“雷祖”。
九、雷州得名史话
自汉代以来,雷州在历史上曾使用过合浦、徐闻、交州、珠官、珠崖、齐康、合州、南合州、禄州、东合州、海康、雷州、古合州等十多个名字。
“雷州”之名始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系由“东合州”改名而来。据传因境内多雷,且有“擎雷山”、“擎雷水”及“雷川县”,故名。
十、雷州兵防
雷州扼粤桂琼交通要津,制南海之诸蛮,是祖国的南疆重镇,历代都有重兵镇守。雷州在五代时属南汉,因年代久湮,南汉前的兵制无考。
雷州军,宋开宝四年(公元987年)立,辖澄海、清化指挥使司;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于南门外置经略水军寨。
海北海南宣慰司,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立。改两翼军为万户府,设海北海南宣慰司,辖雷、化、高、钦、廉五路及海南诸军州。
雷州卫,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立,隶广东都司,领内、外九个千户所,设旗军一万零八名。辖雷州、廉州、高州军务。
副将署,康熙三十四年置,乾隆三十年改参将署,下辖左营、右营、徐闻营、海安营等。
水师,清初称雷协右营,专管水路。康熙二年设水师副将,辖白鸽寨、海安二营。
十一、宋代十贤
宋代有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李光、赵鼎、胡铨、王岩叟、任伯雨等十位名相贤臣,先后蒙冤被贬雷州或路过雷州。他们“去国忧民”,对雷州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雷州人民尊为“宋代十贤”。雷州人民礼遇被贬“宋代十贤”的事迹,文天祥称赞为“敬贤如师,疾恶如仇”。
寇 准(公元961~1023年) 北宋政治家,官至参知政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任宰相。澶渊之战,大败辽兵,战功卓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被贬道州。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四月再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寇准在雷州期间,建真武堂,收徒授艺,传授中原文化,还率郡民开渠引特侣塘水灌溉东洋万顷田。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闰九月,病逝于雷州桂华坊寓所。
苏 轼(公元1037~1101年) 号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神宗时,他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遭贬。司马光执政后,他又因反对保守派全盘否定“新法”而再遭贬谪。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四月被贬海南岛。与胞弟苏辙会于藤州,同至雷州,寓居天宁寺,泛舟罗湖。因感方丈至诚及喜爱天宁寺清幽胜景,题赠“万山第一”。三年后获赦,返经雷州。为纪念苏轼,雷州人民将罗湖改为西湖。
苏 辙(公元1039~1112年) 号颖滨遗老,北宋散文家,与父苏询、兄苏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宋哲宗时因反对新法而屡遭贬谪。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二月贬为化州别驾,于雷州安置。曾与胞兄苏轼相聚雷州,尔后,兄弟俩还海北琼南隔海唱酬,留下不少华丽诗篇。他感激雷州人民的礼遇,致力传播中原文化,“愿以所知,施及斯人”,教导人民饵药治病,破除迷信,斫木陶土,织麻缫茧,致力于农工商之利。后人在他的住所建“遗直轩”以纪念,并称该地为“苏楼里”。
秦 观(公元1049~1102年) 字少游,“苏门四学士”之一,任秘书省正言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被列为元祐党人,屡遭贬谪。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五月被贬雷州。次年与迁任廉州的苏轼会于雷城。在雷州期间,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写下《雷阳书事》等诗篇。
李 纲(公元1083~1140年) 字伯纪,进士。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次年高宗即位,用为宰相,后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宋金之战,高宗苟且偷安。李纲因力主抗战被革职。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被贬海南。是年秋,李纲路过雷州,滞留天宁寺数月,写有《天宁寺阇提花》等诗作。冬天抵达海南,三天后遇赦北归。他重返雷州,仍居天宁寺。
胡 铨(公元1102~1182年) 字邦衡,进士,官至枢密院编修、兵部侍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金兵南下,中原震动。胡铨因上疏弹劾卖国奸臣、请杀秦桧而遭贬谪。绍兴十八年,被遣吉阳军(海南)。秦桧死后,迁任衡州。在南下北返途中,胡铨两次驻足雷城,撰有《筑雷州郡城记》。其次子文亨留居雷城,后择居坑营村(今属雷高镇)。
十二、宗教大师
鉴真和尚(公元688~763年) 唐代高僧,日本禅宗的创始者。本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曾在长安、洛阳等地游学,后回扬州传授佛学,名气很大。唐玄宗时,应日本佛教界之请,六次东渡日本。天宝七年(公元748年),他第五次“东渡”失败时,曾带领僧众取道雷州返扬州。他在雷州时,曾在“开元寺”设坛讲经,还畅游“伏波祠”、“雷祖古庙”、“雷祖诞降处”及“螺岗福地”(今天宁寺)等胜景。鉴真和尚此行,是雷州历史上的政治大事,对雷州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玉蟾(公元1134~1229年) 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生于琼州。后至雷州,继白氏为子,更名白玉蟾。他道学高深,知识渊博,是南宋大诗人、画家,道教南宗第五世祖。
白玉蟾一生以“非道非释亦非儒,读尽人间不读书;非凡非圣亦非士,识破世间无识事”自许。宋嘉定年间,曾奉诏入京,掌管太乙宫,封“紫清真人”。
憨 山(公元1546~1623年) 俗名蔡德清,安徽人,明代“四大高僧”。51岁时因“皇嗣之争”所株连,被“充军”雷州,翌年三月抵达。他寓居天宁寺一年零七个月,坚持传播佛学。天宁寺的僧众,受教益最深,故有“天宁无愚僧”之说。在雷州期间有诗作《从军二十首》。
十三、海滨邹鲁
雷州唐虞之世已通声教,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早。民风淳朴,子弟向学,科举昌隆,誉称“海滨邹鲁”。宋代名臣曲江人余靖称赞:“海康,濒海之郡也,地域虽远,风俗颇淳,圣训涵濡,人多向学”。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1年)雷州府教授余炳也说:“雷,古合濒海地也,风景不殊中州,士生其间,尚气节,研义理,习词章,鼓箧近千人,书于乡者六至”。
据方志记载,雷州唐代已出现了“闾有塾堂,巷有校室”的兴学局面;宋代有莱泉书院、雷州府学宫;元代有海康县学宫;明代有怀坡书院、崇文书院、文会书院、应星书室、三元宫文昌会、雷阳书院、府贡院;清末民初有书院学社16所。宋至清末,仅海康县就出有进士22名,举人227名。
莱泉书院 南宋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郡守陈大震将寇公祠改建为“莱泉书院”。元代初年,取“西湖平,状元生”之谶语,改名为“平湖书院”;清嘉庆年间,知县谢邦基、学者陈昌齐重修书院时,更名为“氵睿 元书院”。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知县柴维桐改书院为官立高等小学堂。
雷阳书院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知府朱敬衡创办,清代名列“广东六大书院”。知名山长(院长)有:乾隆年间进士陈振桂,端溪书院教授吴延熙,清咸丰雷州举人陈乔森。清代名儒邑人翰林陈昌齐、进士蔡宠等曾在书院执教。书院学风良好,学子踊跃就学。“雷士之肆业于兹者,皆宁静不佻,勤学不息”。山长陈乔森掌教近三十年,从学者常达数百人。雷阳书院历经多次改制,先后称雷州中学堂、雷州中学校、省立第十中学、省立雷州师范学校、雷州师范专科学校、湛江师范学院。
(展示:“府书院记”、雷阳书院学生宿舍、雷阳书院“龙门”)
贡士庄 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知雷州军事薛直夫捐资建造。倡议郡民捐助买田百余亩为贡士庄,“凡遇举子会试,尽所积以赆行”。贡士庄开创了雷州“义田”助学的先例,其资助贫寒学子的义举,一直延续至明代。贡士庄的事迹入载《广东通志》、《四库全书》。
雷州(海康县)历代进士名录(共22名)
■ 宋代(6名)
黄守政 南宋建炎四年进士,海南琼州府通判(据《琼州府志》增入)。
杨源與 淳熙五年戊戌姚颖榜进士(据《广东通志》增入)。
杨 直 淳熙五年戊戌姚颖榜进士(据《唐志·艺文门·题名记》增入)。
陈宏甫(雷祖后裔) 淳熙八年辛丑黄由榜进士。
王应容 嘉熙二年戊戌周坦榜进士(据《广东通志》增入)。
杨 怿 宝祐四年丙辰文天祥榜进士(康熙《海康县志》载为“海康人”,阮元《广东通志》载为“遂溪人”)。
■ 元代(缺)
■ 明代(10名)
廖 谟 洪武十八年乙丑丁显榜进士,庶吉士(广西人,海康籍)。
何炫华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任亨泰榜,监察御史(康熙《海康县志》载为何元华)。
林文亨 永乐二年甲申曾启榜,员外郎,有传。
黄本固 永乐二年甲申曾启榜,马平知县,有传。
林 现 永乐二年甲申曾启榜,兴化县丞。
何 晔 永乐二年甲申曾启榜(据《广东通志》增入)。
倪 益 永乐十九年辛丑曾鹤龄榜。
冯 彬 嘉靖八年己丑罗洪先榜,监察御史,原籍云南,有传。
莫天赋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申时行榜,莆田知县,大理知府升广西右江兵备道。
梁羽翰(原名裕国) 崇祯十六年癸未杨廷鉴榜。
■ 清代6名(文进士5名,武进士1名)
陈 瑸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胡任舆榜,福建巡抚,兼摄闽浙总督,追授礼部尚书,有传。
陈昌齐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邵晋涵榜,翰林院编修,湖北主考,河南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刑科掌印给事中、浙江温处兵备道,有传。
蔡 宠 道光二年壬午登极会试恩科,殿试二甲,钦点山东即墨知县。
符兆鹏 同治二年癸亥恩科,殿试三甲第十九名,钦点知县,历任太湖、涡阳、桐城、凤阳知县,后升六安州知州。
李晋熙 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殿试二甲,朝考二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工部裁并奏留农工商部主事、铨选安徽滁州直隶知州。
吴国栋 光绪九年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四名武进士,钦点花翎侍卫,乾清门行走。
十四、治水良吏
胡 薄 宋绍兴年间知雷州军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他组织郡民,首筑东西洋御潮堤围。历经十余年艰辛,筑起三条大堤,为围垦府城东南万顷洋田及保障数千户民众的生命财产做出卓越的贡献。
何 庾 舂陵人,宋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知雷州军事。上任后,组织民众兴建“两塘三渠”大型引灌工程,灌田2.2万亩。民众深为感激,称为“何公渠”,并建“扬功阁”以纪念。
戴之邵 福建福安人,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知雷州军事。上任后,因南北堤损毁严重,他于堤外增筑新堤,并增高加大旧堤,增垦农田数百顷。后又改造沟渠二条,灌溉东西洋田。工程告竣后,民众称为“戴公渠”,并立其生祠于“扬功阁”。
十五、雁塔题名
三元启秀塔——位于雷城灵山里,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推官欧阳保倡建,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竣工。该塔兴建前拟名为“启秀塔”,因破土启基时得蛇蛋三枚,以为此乃“三元及第”之兆,故名“三元启秀塔”。塔外表为八觚九级,高57米。塔仿楼阁式,塔身逐层收缩,比例匀称,冠盖嵯峨。塔基镶嵌有麟趾呈祥、龙腾虎跃、三羊开泰、鲤跃龙门等23块浮雕石刻,是明代粤西雕刻艺术的瑰宝。该塔乃府治之标志,是古雷州的最高建筑物。古有“雁塔题名”的美誉。197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南国珍珠
雷州先民拾蚌采珠的历史悠久,境内发现多处先秦时期的贝壳遗址。公元前217年,岭南三郡的秦军最高将领屠睢曾采“南珠”进贡朝廷。从此,雷州珍珠名闻天下。
雷州西部的北部湾,史称“珠母海”。所产珍珠圆润晶莹,为珠中上品,古称“南珠”(或称“合浦明珠”),且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美誉。秦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合浦明珠”列为贡品,不惜花费巨资与大量民力予以采办。南汉刘鋹于“对乐珠池”置“媚川都”备采珠役;宋开宝年间雷州置有“场司”采珠,熙宁年间还设“珠官”监采;明正德年间专设“守池太监”……世易时移,伴随着历代王朝的废兴,雷州南珠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蚌胎荧荧,无胫而走天府”,赢得了“珍珠故乡”的美称。
合浦珠还
《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先时太守贪得无厌,强迫珠民采珠纳贡,由于滥采无度,有灵性的珍珠远走异域。孟尝任太守后,广施善政,“去珠复还”。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合浦珠还”传说。
雷州原为合浦郡郡治,辖有雷州半岛及合浦地区。“合浦明珠”即指雷州、合浦所产珍珠。
历代帝王随意下诏采珠。东吴黄武元年至五年(公元222~226年)禁止南珠贸易,实行高额上调朝廷。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颁布有关采珠的禁令。南汉时划定雷廉海域为御用珠池,设“珠池司”专管。明永乐至万历近200年间曾10次下诏采珠。历代王朝的滥采无度,终使珠贝日渐枯竭,至明正德中期,“对乐珠池”珠贝濒临灭绝。正德末年,太监赵兰强迫采珠并借机盘剥珠民,激起民变。雷州都御史陈实奏革守池太监。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朝廷诏复采珠,都御史林富冒死上奏《乞裁革珠池市舶内臣疏》,乞裁珠役,朝廷只好下诏罢采。后经自然繁殖,“合浦珠”得以恢复——续写了“合浦珠还”的历史传说。
南国珍珠村
新中国成立后,雷州的乌石、覃斗、英利等沿海乡镇积极实施“科技兴珠”计划,发展珍珠养殖、加工业,成为雷州的支柱产业。覃斗镇流沙村年产珍珠10吨,加工量30吨,产值3亿元,被誉为“南国珍珠村”。2005年4月覃斗珍珠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
十七、天下清官
陈 瑸(公元1656~1718年) “岭南先贤”之一。雷州东湖村人,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进士。历任古田知县、台湾知县、四川提学道、台厦兵备道、偏沅巡抚、福建巡抚、署理闽浙总督等职。他为官近20年,“知谋国而不知营家,知恤民而不知爱身”,被誉为“天下清官”。康熙皇帝赞誉为“清廉中之卓绝者”、“国家祥瑞”。逝后,追授礼部尚书,赐谥“清端”。
陈瑸理政台湾十多年,兴教化,奖耕织,维护原住民利益,为台湾的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朝廷赞为“海疆治行第一”,台民呼为“青天”。离任时,民众夹道相送,并立“去思碑”、建“把米庙”纪念。
陈瑸情牵故里,惠泽桑梓。曾多次奏请朝廷拨款重修了东洋海堤,并把自己应得的“养廉银”5000两捐为修堤费用,乡民深怀其德。
十八、广东汉学第一人
陈昌齐(公元1743~1820年) 号观楼,雷州南田人,清代语言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医药学家。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旋充三通馆纂修官,参与勘校《永乐大典》,负责《四库全书》天文地理两大门类的编纂。陈昌齐学问渊博,著作等身,誉称“广东治汉学、朴学第一人”。康有为赞为“粤东第一才子”。
社会科学著作有《历代音韵流变考》、《经典释文附录》、《楚辞音辨》以及《淮南子》、《大戴礼》、《管子》、《荀子》、《吕氏春秋》诸书正误等述著;自然科学著作有《天学脞说》、《测天约术》、《地理书钞》等;地方志有《广东通志》、《雷州府志》、《海康县志》。
结束语
古百越族的刀耕火种,华夏文明的薪火传承,莆田先民的辗转南迁——三支历史源流,共同哺育了灿烂的雷州文化。
楚阔楼、合浦郡、徐闻港——三大历史事件,凸现出古代祖国南疆的“天南重地”,对雷州在环北部湾地区的核心地位作出深度的解读。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百折不回——优秀的族群品质,始终激励着雷州人走向世界,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