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民系
日期: 2024-04-18 10:03:51
来源:本网
文字:【 访问:-

  (一)雷州半岛的地理概况

  雷州半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半岛,因历史上属于雷州所辖而得名。其地理位置、面积约相当于今湛江市所辖区域——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地处东经109°31′~110°55′,北纬20°12′~21°35′。东濒南海,西临北部湾,北控高凉,南望琼儋。区位优越,位居粤、琼、桂三省(区)交汇处,又控扼琼州海峡之咽喉,乃海上丝路之要津。在北部湾文化圈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雷州半岛为丘陵台阶地,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100米以下。南部为玄武岩台地,占半岛面积的43.3%,分布有孤立的火山锥,其中石峁岭最高,海拔259米。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占半岛面积的 26.7%,海拔在25米以下。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占半岛面积的17.4%,地形平缓。其中24万亩连片的东、西洋田,一马平川,土地肥沃,素有“雷州粮仓”之称。

  半岛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主要有雷州湾、流沙港、乌石港、企水港等。

  地表河流短少,呈放射状独流入海。鉴江、九州江、南渡河、遂溪河是境内的四大河流。青年运河纵贯半岛北部,长236千米。其中:

  南渡河为雷州市最长河流,又名擎雷水,干流全长88公里,注入南海。流域面积1444平方公里,占雷州市面积的40.8%;

  雷州半岛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22.7℃~23.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96.3~1759.4毫米;光照充足,年日照总时数1816.8~2073.5小时;多台风、雷暴天气。

  雷州半岛蓝天碧海,四季如春,适宜动植物、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生物资源丰富,物种众多。特色物种有天然次生樟木林、油茶、红树林、蒲草、剑麻。其中雷州市有原始樟树林3.6万亩,是全国规模较大的群落樟树林带;剑麻面积7.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剑麻基地。
  动物主要有水牛、雷州黄牛、雷州山羊、猪、雷州狗、雷州虎、穿山甲、豹猫、黄猄、孔雀、猫头鹰、鹧鸪、麻雀、金钱龟、金鳗、黄鱼、石斑、鲎、青蟹、花蟹、乌贼、海参、沙虫、日月贝、文蛤、毛蚶、龙虾、对虾等。

  粮食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木薯等。
  经济农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芝麻、黄麻、茶叶、胡椒、豆类、蔬菜等。
  水果主要有芒果、荔枝、龙眼、菠萝、黄皮、菠萝蜜等。
  乔木主要有:马尾松、榕树、苦楝、毒箭木、朴树、鸭脚木、黄檀、山竹树、山竹子、木棉、沙罗、水翁、樟树、厚支树、黄槿等。
  灌木主要有山槐、刺勒木、两面针、东风桔、破布木、雀梅藤、岗稔等。
  竹类主要有刺竹、粉竹、车简竹、簕古竹等。
  此外,还有丰富的菌类、水生植物类与中草药材。

  青桐洋玛珥湖遗址——主要位于英利镇境内,因近有青桐村而得名。系古地质年代多次火山活动形成(最近两次火山活动年代为约200万年前、约45万年前),周围有鹰峰岭、双髻岭等山峦,中间的死火山口径长期沉聚形成盆地,呈椭圆形,地势平坦,一般高度为海拔130~133米,面积8万平方公里,是雷州半岛最大的玛珥湖遗址。这里地下储藏有丰富的硅藻土资源。

  石茆岭火山锥遗址——位于调风镇境内。南连鹰峰岭,北接岭脚村,东邻森寮村,西到金星农场九队北端,面积约7.2平方公里。主峰呈圆锥形,海拔259米,是古地质年代火山活动形成的,是雷州半岛最高的火山堆。它还是有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山岗遗址。1983年文物部门先后在该遗址采集到石斧、陶片多件。

  (二)雷州半岛的史前文明

  雷州半岛史前先民文化遗存分布情况

  自二十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广东省文物工作者先后多次在雷州半岛进行了文物考古工作,共发现先民文化遗址和遗物地点100余处。其中仅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地点就有近50处。比较有代表性的遗址有雷州市企水镇卜袍岭遗址、企水镇英楼岭山岗遗址、北和镇双髻岭遗址、东里镇溪南水库遗址、英利镇英典北山岗遗址、英利镇英湖岭遗址、英利镇兰园岭遗址等。这些遗址距今约8000—5000年,是研究雷州半岛史前文明的重要资料。

  遂溪县江洪镇鲤鱼墩遗址   2002—2003年出土,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距今七八千年,是目前雷州半岛发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遗址保存有许多先民生活使用的陶片、石器、骨器、鹿角及遗弃的贝壳,还发现了8具人骨遗骸。人体遗骸有侧身屈肢葬、仰身屈肢葬、贝丘葬、割体葬等特点,保留了史前先民的生活习俗与葬俗。 

  英利英典北岭山岗遗址  位于英利镇英典北村北面山坡,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四千至五千年。1983年发现,面积约4万平方米,遗物丰富。采集到的有磨光石斧、石锛22件。器形有双肩、梯形。还有砺石、敲砸器、夹沙陶片等。

  企水英楼岭山岗遗址  位于企水镇英楼村东北,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四千至五千年。1983年发现,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物有磨光石斧、石锛及石网坠、敲砸器、穿孔石器、夹沙陶片等,已采集200多件。 

1ffb3cd2-9a4f-45a2-837d-20ebd789a2c7.png

英楼岭山岗遗址

  (三)雷州民系

  1、雷州半岛部落分布

  雷州半岛古代黎、寮、僮、壮、苗等部落分布图(见《禹贡·附职方纪略》之“夏禹治水构拟图”)

  2、历史族群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有着不同的人类族群在雷州半岛繁衍生息。其中,重要的有百越先民、南迁汉人、莆田迁民三大族群,它们对雷州民系及雷州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百越先民。

  百越先民是一支古老的族群。三代时期已在长江中下游及岭南地区创造了历史与文化。百越的通称见于战国。生活于雷州半岛、海南岛等环北部湾地区的分支,先秦时期又称骆越,两汉称乌浒,晋至隋唐称俚僚,宋元时期称黎僮。

  百越先民崇尚鬼神,有“剪发文身,入水以避蛟龙”的习俗;骆越族信奉龙蛇图腾,有剪发文身,错臂左衽习俗。岭南越人穿筒裙,着贯头衣,项髻徒跣,“饭稻羹鱼”,“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俚僚习俗尚铜鼓,与越人一脉相承。雷州獞黎崇尚铜鼓,且有崇雷、崇鳄、崇蛙、崇巫等习俗。

  ——吴越(瓯越、闽越)  吴、越、东瓯、闽越人语言、习俗相同,应为同族。有“剪发文身,烂然成章”,“入水以避蛟龙”之俗。

  ——南越  南越以南越国而名,有“椎髻”习俗。

  ——西瓯  西瓯与南越习俗相近,但语言各异。西瓯又叫“西呕”,其王族一直延续到汉文帝之时。至晋时,西瓯之族犹存于世。

  ——骆越  交趾及九真为古骆越之地,有“雕题”、“交趾”、“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等习俗。至汉晋时,骆越之民犹存。骆越族在历史上曾经出了不少名人,见于史籍有:秦始皇时的译吁宋、桀骏,汉武帝时征側、征貳等。

  ——儋耳  主要生活在海南岛,有雕题、穿耳、着贯头衣、披发等习俗。

  ——乌浒   乌浒人生活于广交之南,有“猎头”习俗。

  ——僚族  “盖南蛮之别种”。原居今陕南至川南一带,“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多有”。魏晋以降,今黔、滇、桂、湘、粤诸省区的某些蛮族亦泛称僚人。贞观二年(628),南平僚遣使内附,“以其地隶于渝州”。南平僚徙入岭南者,则有宁氏家族,自陈至唐,世袭钦州都督、刺史,实力同俚族冼、冯家族相埒。

  ——里、俚、黎族  岭南族名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后汉书·南蛮传》中的"里",分布于交趾、九真(今越南北部)和合浦(今广西钦、廉,广东高、雷,北至玉林、容县,东至新兴、开平一带)等郡。魏晋以后作"俚",是岭南各族中的主体族。隋唐时期,其望族有高凉冼氏、冯氏,雷州陈氏、谭氏等。宋以后,称做“黎”,乃古俚人之后裔,和今天壮族有同源关系。

  (2)南迁汉人

  骆越族在陶唐之世已归属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越的南裔主要聚居于雕题、交趾,称为骆越。有关史籍还记载了骆越族雕题、缓耳、贯胸、交趾等奇俗以及他们与中原王朝友好往来的史实。早在先秦时期,中原王朝就已着手对这一地区的经营与开发。但规模较大且有确切史书记录的汉人迁民活动即始于秦代。尔后,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越、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都在雷州留下数量可观的戍守士卒。

  历代还有很多朝廷命官、谪臣,由于种种原因而落籍雷州,有的还成为雷州汉姓的“开山始祖”。 东晋宰相谢安之侄子谢琨,东晋末年任合浦郡学政,刘宋建立后诛杀前朝元勋重臣,遂“掩滞不得归”,后卜居榜山村,成为雷州地区谢氏的开山始祖。雷州胡姓始祖胡文亨,北宋枢密院编修胡铨次子,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随父贬谪吉阳军(今海南三亚)时,留居雷州府城,后择居今雷高镇坑营村。这些特殊的南迁汉人,大多曾经在军政方面任有要职,在政治文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南迁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与生产技术,他们与历代的朝廷命官谪臣一道,成为雷州地区华夏文明的薪火传播者。其中,莆田迁民对后世雷州民系的形成影响最为深远。

  (3)莆田迁民。

  到了唐代,雷州半岛依然人烟稀少。据晋代史料记载:“合浦郡领县三,户二千”(平均每县户仅六百三十三)。《隋书》记载:“合浦郡统县十一,户二万八千六百九十”(平均每县户二千六百零八)。《旧唐书》载“雷州旧领县四,户二千四百五十八;天宝领县三,户四千三百二十,口二万五百七十。”(平均每县八千五百多人)。为此,自唐中叶始,直至清朝,朝廷有计划地“徙闽民于合州”(唐合州辖今徐闻、海康、遂溪等县),开始了闽民开发雷州半岛的历史。宋元时期是莆田移民的高峰期。对此,北宋绍圣间贬雷的苏辙在《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家诗》的小引里有“余居海康……其耕者多闽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