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礼仪习俗
日期: 2017-10-29 11:41:00
来源:本网
文字:【 访问:-


 

一、传统服饰

雷州葛布

雷州葛布是以葛纤维为原料纺织的一种土布,是雷州古代的贡品。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人民已能利用野生葛的纤维织布。春秋战国时期,百越地区葛布生产的数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至明代,“雷葛盛行天下”(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成为雷州大宗的外贸出口货物。明代中后期,泾江布盛行,朝廷罢贡雷葛。此后,雷葛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葛布有粗有细精细工纺织出的葛布,质量上胜过绸缎,薄如蝉翼,重量仅有数铢。在广东,广东出产的葛主要产地是阳江、硇洲和雷州,而葛布纺织主要雷州。雷州葛布以质地优良的特点,来得到人们的喜爱。

图版:雷葛的文字记载——《广东新语》说:“雷人善织葛。其葛产高凉,州,而织于雷。

1、衣服、

衣着的款式,清至民国初,男式大襟衫、便裤,女式衣服大多镶边,宽阔绰约。内衣有紧身的双层夹衣,深秋寒冬时使用。有“狗弄”装,款式如背心,有单层,也有双层。单层夏天用,双层寒冬用。

图片1.png

2、冠帽

妇女戴帽多用头饰,有金钗、银簪,还有耳环、髻压。小孩子的帽与成人不同。夏有“狮虎头” 形帽圈,或在帽额钉一块吉祥物饰物。吉祥物有玉饰、金菩萨、金寿星、银麒麟或一只铜钮。冬季的儿帽,有“狗仔帽”、“罐婆”、“帽罩”,帽额图案以丝绒刺狮虎、麒麟头。有的刺绣兽鼻兽眼凸突,栩栩如生。小儿戴起来显得虎头虎脑,活泼可爱。朴素点的为“和尚帽”,冬夏皆宜。

图片2.png                                      

3、鞋屐

鞋屐,随时代不同,款式各异。封建时代妇女多裹脚,有特制的“三寸金莲”小鞋。民国初提倡“放脚”,妇女普遍用“布子底”鞋。布面刺绣各种花卉,叫“花鞋”。

 图片3.png

二、教育

拜师   儿童到了入学年龄,父母将其送入私塾。入私塾前,须行拜师礼:童子立于先生面前,双手捧上教鞭,毕恭毕敬地呈请先生接鞭赐教;先生接鞭的,表示愿意收徒,弟子方可行“三跪九叩礼”的拜师礼。礼毕,“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俩便可生死相托。

束修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也是弟子交“束修” 的日子。弟子须给先生送月饼、交学费。(“束指十条,古代以十条为一束;“修”指干肉。“束修”即指十条干肉,其含义后来演化为“学费”)。

谢师宴  民国以前,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的“教师节”。弟子一家须设酒宴招待先生,感谢其教导栽培之恩,称“谢师宴”。

祭孔大典  九月二十八日,在县学、府学的“孔庙”举行。届时,郡县长官率吏属及县学、府学生员前往祭祀。祭孔活动由训导、山长主持,设有主祭、祀祭、礼生、乐生、舞生诸色人等,主要祭祀对象为文成至圣先师——孔子,配享七十二贤及地方贤哲。

 

三、婚嫁

建国前,婚姻形式大体分为包办婚姻、童婚、再婚、招女婿、纳妾等多种。包办婚姻是主要婚嫁形式。

卜婚   俗称蜘蛛”,又称“七夕乞巧”,是待字闺女占卜婚姻的活动。清嘉庆《雷州府志·地理》记载:“七夕乞巧,女子以蜘蛛一对,鮮果一枚,插针其上,并以碗覆之。早次,视蛛丝穿过针孔者为得巧”。

相亲  俗称相看”、“看嫜”。经媒人撮合,男方双方在家长的陪同下相互见面,交谈。

看家底  做出择偶决定之前,女方还会应约串门子“看家底”,了解男方家庭的具体情况。

定亲  双方若有意,由男方向女方家提亲,双方互换庚帖(生辰八字)“合命”。“八字相生”的,为“卜得吉兆”,即通知女家,共同缔结婚约,商定聘礼(俗称“装头盒”)。双方行聘礼后,就算定了亲。何时才结婚,则因人而定。                

装有槟榔、合蒌、彩、聘金的订亲礼盒

图片4.png                           

      回礼  婚期将至,女方筹措嫁妆,同时选购布料准备分赠夫家的长辈及三姑六婆等。

拾脸  出嫁前,家长请“多福多男”的婶嫂给出嫁女“拾脸”、结髻,以求光鲜、无“毛屎”(磨擦)。

哭嫁  出嫁前夕,姐妹、女伴都来“送嫁”。夜晚聚集闺房行“哭嫁”礼(重点是传授婚育知识)。

辞亲  出嫁日,新娘身着嫁妆,面蒙红帕,头戴凤冠霞帔。登轿之前,先由人扶至正厅向“祖先”告别,再向主持婚礼的家长鞠躬辞行。

忌回头  为图吉利,出嫁路上,出嫁女不准回头看。

娶亲  男方在娶亲时须按如下程序办理:一是行“加冠”礼,以示成长成人。同时,另取一名为“字”。二是择吉安床,布置新房。新郎婚前邀约一男孩上床同睡,叫“压床”。三是迎亲。结婚之日,在门上贴喜联,并派乐队、花轿迎接新娘。四是摆喜酒宴,招待至爱亲朋。

做见识  新娘一到,新郎须由司仪引导出门远迎,并在轿前作揖,表示迎请之意。新娘由预定“牵娘” 带小孩的妇女左右扶持出轿,并步行入门,进入新房,站于床前,让新郎以折扇往头上敲打三下,扶坐椅上,手持折扇半遮面,叫“做见识”。

请槟榔  新娘端槟榔盒,先请双亲,后请其他长辈吃槟榔。长辈吃槟榔时,须给“槟榔钱”压彩,以示对新人婚姻的祝福。

打外茶  又称闹洞房,是雷州人旧时婚礼中的一种习俗。新婚之夜,新郎家请八音班演奏喜乐,营造欢乐气氛,仪式开始:一、新娘在闹洞房者的簇拥中由“送嫁姨”(送亲队代表)牵引着,围绕着摆满糖果与熟鸡的八仙桌转,与新郎方的“好命”大嫂行对面礼(又称“牛踏稻礼”,因为新娘绕着八仙桌转象农村中牛绕着谷场踏稻)。二、由新郎的同窗或好友唱“土歌”( 即“雷歌”),对新人打趣逗乐。三、新人行礼道谢,仪式结束。

谒祖  第二天早上,行“谒祖”礼。新郎新娘跪拜天地、祖先。

回路  婚后三日回娘家,称“回路”。回娘家得备办礼物,不能空手。

做新官  婚后第一个新年初二,女婿至岳父母家“拜年”,俗称“做新官”。

 

四、生  

求子  本地人一般到夏江南陈宫、西山真武庙、调风南天宫向神明许愿求子。应验后,得桂子兰孙者,于次年 “还愿”。也有“抢炮头”求子的:本地演颂神戏时放花炮,花炮中设有“炮头”。花炮燃花后,“炮头”便从空中掉落。习俗认为拾得“炮头”者“宜男”。为此,求子嗣者云集等候,以求一试运气。

踩外家土   妇女怀孕四、五个月后,须回一次娘家看望亲人,抚慰心中的思念,以达“安胎”的目的。称“踩外家土”。

孕期禁忌  主要有外出忌见别的孕妇;房中忌敲钉、堵洞、移床;床上忌剪裁、缝补衣服;大月孕妇忌出远门,不得在娘家生育等等。

祈产   孕妇过了预产期未产的,有“沾喜气”祈产习俗。孕妇到“坐月子”的人家,悄悄地在产妇的饭锅里“偷”一口饭吃,以沾产妇的“喜气”,达到催产的目的。

冲喜  婴儿出世后的头三天,须请一贵人抱揽婴儿,叫“冲喜”。

安期  第四天在门枋上插青,禁止外人闯入,叫“入期”。过了第七天,婴儿安然无恙,就叫“过期”。到了第十二天,家里备办酒肉祭祀“床头婆”,叫“安期”。

命名  满月的时候,家长要给婴儿命名。小儿命名有如下特点:一是取贱名。如阿猫、妃狗。祈其贱命易长,一生平安。二是取贵名,望其成才,光宗耀祖。三是取丑名,如维丑、妃傻之类的名字,丑化其名而反其义,以彰其美。四是取特征名,口阔的叫“咧嘴”,头瘪的叫“瘪头”。

吊灯  求得贵子的人家,须备好一盏花灯,于次年正月十二晚到庙里吊挂还愿,上馔、鸣炮,向祖先神灵报丁口,酬答神贶。

抓周  又称“过百岁”。小儿周岁时,父母有意将纸、笔、书、刀等陈列于儿前,任其选择,以卜小儿的志趣及前程。

 

五、祝  寿

做寿俗称“做生日”。在30岁以前,一般是长辈对幼辈用两碗干饭合成一碗,中间装1只熟鸡蛋,让孩子自己揭开来吃,叫“吃生日”。成家以后,丈夫的三十一岁生日,由岳父母家前来庆祝。

51岁的生日,是人生的第一个寿辰。举行寿礼时,子女以及媳妇、女婿等人得行两跪八叩礼,然后端酒祝寿。

逢闰月时,女儿、女婿还须送上饼、猪粉肠等礼品,请岳父母吃“闰月”,祝老人闰年增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