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化概述
日期: 2021-12-31 19:10:08
来源:雷州年鉴2020
文字:【 访问:-

  【综述】

  雷州是一颗熠熠生辉的南国明珠,是蕴藏历史文化的大观园。雷州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外延相当广泛。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由于历史渊源及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

  经雷州市近年来挖掘、整合,已形成雷州历史名人、雷州石狗、雷州换鼓、雷歌雷剧姑娘歌四大文化品牌;古代图腾、传统民俗、古代建筑、古代陶瓷、传统南珠、古代书院、历史名人、自然景观等八大脉络具有鲜明特色的雷州文化体系,也是广东四大文化体系之一。2008年,雷州歌、雷州石狗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歌传承人何希春,姑娘歌传承人陈家悦、符海燕被广东省文化厅确认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有雷州音乐、雷剧、雷祖崇拜、沈塘人龙舞、乌石蜈蚣舞等5大项目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包括第一批入选的“雷州石狗信仰”、第二批入选的“雷州歌、姑娘歌”,全市一共有8大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雷州音乐、雷剧、雷祖崇拜、沈塘人龙舞、乌石蜈蚣舞、下火海、穿令、翻棘床等8大项目入选第二批湛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雷剧的突出影响,2008年雷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雷州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雷州市“雷剧”调研,对雷州文化给予高度评价;12月27日,由广东省文化厅和湛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南重地——雷州历史文化展”在省博物馆开幕,展出的精品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雷州历史名人文化】

  雷州市人文景观荟萃,历史名人文化厚重。历史上外来名人显赫,本土名宦雅士涌现。西汉邳离侯路博德、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伏波将军,先后挥师南下屯兵雷州,平息叛乱,功垂史册,雷民感恩,筑“伏波祠”以纪其功。唐代名宦李邕和宋代名臣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后被贬到雷州或贬经雷州,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授了中原正音。这些历史名人在雷州继承、糅合和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敬贤如师的雷州人民先后建立起了十贤祠、苏公亭、寇公祠、真武堂等以示纪念。本土历史名人主要有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宋代广东唯一的名画家白玉蟾,明代有“包丞再生”之称的周德成,编修《雷州府志》的冯彬,户部员外郎林文亨,明末清初越南河仙城的开拓者、其史绩被载入《世界通史》和《大南实录》的著名华侨领袖莫玖,清代曾任福建古田知县、台湾令、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台湾厦门道、偏沅巡抚、闽浙总督的天下清官陈缤,乾嘉年间精通考据、语言、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学家“汉学广东第一人”陈昌齐,擅长诗督、能文能武、善政循吏王梦龄,还有文人学士吴应铨、蔡宠、李晋熙、冯彬、莫天赋、王定九、丁宗洛等,他们都是翰苑中的佼佼者。明末至清代,雷州学子有22名考中进士。

  以清官陈为首的雷州历史名人文化正在乡土文化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中不断深化,社会效应良好。陈文玉、陈缤、陈昌齐入选南粤先贤馆。

  【雷州石狗文化】

  雷州石狗信仰习俗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湛江市雷州市等地,覆盖范围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越南北部等广阔区域。雷州石狗经历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守护神、吉祥物的发展过程,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石狗的雕刻、祀立、供奉是雷州石狗习俗的主要内容。它从选材、工艺、供奉地点、文化认同等方面展示了雷州工匠的智慧与精湛的技艺,展示了雷州先民的独创精神及美好愿望,是雷州半岛带有广泛性与普遍性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属古扬州之地,历史上有“扬越之南”“骆越”之称。古代的骆越族即为后来的俚、峒、獠、黎等族的祖先。骆越族有一支以狗为图腾的部落,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图腾作为崇拜物。雷州古为汉越族群杂处之地,汉、越民族的融合,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习俗在雷州得以传承,并逐步添加了汉文化的内容。南朝时雷祖陈文玉的诞降——“狗耳呈祥”的传说,使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达到高潮。唐宋元明时期,先后有大量的中原汉族与闽南人迁居雷州,他们带来的原居地“镇邪符法”,与石狗图腾崇拜相结合,使雷州石狗从部落图腾发展为守护神灵与吉祥物,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雷州石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在现存的石狗文物中,大量石狗均伴有铜钱、八卦、石鼓等附加雕刻,有些石雕基座上还有“石敢当”“敕右敢当”“泰山石敢当”“皇” “麒麟在此”等汉字。雷州人认为石狗能镇魔驱妖、祛邪消灾,能司风雨、赐财福、添丁寿、主功名、主正义等等。因此,雷州人有给小孩取名“呢狗”“狗仔”“狗生” “狗保”并让其戴“狗仔帽”、穿“狗弄衫”(类似马甲)的习俗,城乡还普遍在门口、巷口、村口、路口、井口、河口、庙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加以拜奉。

  雷州石狗的崇拜方式为一般性奉祀、祈求降雨、祈求呈祥送子、祈求宽赦、祈求为父母等。一般性奉祀即平常时令,每月初一、十五早晚人们诚心地给石狗烧香供茶,逢年三十日给石狗披红结彩,酬谢狗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逢凶化吉、呈祥报喜。祈求降雨即遇久旱无

  雨时,就请石狗祈雨,人们先给石狗供奉香烛纸钱,再用绳子藤条把石狗捆绑在木架上,然后抬着它在村巷、田坡游行。游行时,一边敲锣,一边用荆条木枝抽打石狗,高喊:“石狗公呀,快快上天祈雨呀!田园无水,作物都旱死啦”。祈求呈祥送子即把石狗当作送子福神,未有贵子兰孙的家门,必向石狗求乞子嗣。一般是由老年人提着香茶、纸钱诚心求拜石狗送子赐福,若得贵子,即取名“狗仔”或“狗生”。一年后要答谢石狗神,祈求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聪明伶俐。祈求宽赦即当石狗是守护神,只对主人忠诚。因此,过往之人不能冒犯。否则,将遭神谴。

  雷州市的石狗文物分布密聚,遗存丰富。全市已发现石狗近1万尊,雕刻年代从战国至现代,石质为玄武岩。雷州石狗是个庞大的“家族”,成员的脸谱各异,造型艺术林林总总,有卧相、蹲相、坐相,表现手法有写真、抽象、拟人、夸张等。大部分石刻均伴有铜钱、石鼓、八卦、帅印、乌蛇、绣球、船锚、渔网、小狗、领带、螺钿、辫子等附加雕刻及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乡土气息。

  雷州石狗习俗是一份厚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人类学、宗教学价值。是一部浓缩了的雷州历史沿革、社会文化、民族民俗史书,是一笔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2004年文物部门除采取原生态保护

  外,还收集有代表性的石狗1000多尊作为馆藏。2004年4月,雷州石狗被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近年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亚洲卫视、本港台、广东卫视,以及南方日报、广东文物、羊城晚报、岭南文史等媒体报道推介雷州石狗。先后出版《雷州半岛石狗文化》

  《雷州石狗奇观》《雷川石狗》《雷州历史文化大观》等图书,对雷州石狗作了初步的挖掘研究。2005年4月,雷州石狗信仰已被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简珍、黎明)

  【雷州换鼓文化】

  古老的雷州大地孕育了“天下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记载:“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雷州换鼓”是雷州先民古老的祭雷活动,是古雷州奇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其景:众拜天雷、万民歌舞、鼓乐喧天、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奇观无比。这种祭雷、酬雷、颂雷的活动一直沿至清初,形成雷州换鼓文化。明清时代有记载,今已失传,但雷州民间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对雷神的崇拜和祭祀活动。

  【雷歌雷剧姑娘歌文化】

  雷州歌是记载着雷州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反映雷州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州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雷州歌的主题思想也不断升华。蕴藏在雷州半岛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州歌的基本特征: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二、四句的第四字是阳平声,这就是雷州歌格律。这种格律接近七绝,唱起来朗朗上口。其腔调自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自由唱,如亲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

  里集中,以歌诉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语叫做“一条歌唱到城”,即赶集时沿途接连不断地唱歌,直唱到城镇。这种自由腔调开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雷州半岛,不论是文人雅士或野夫村佬,也不论是年迈老翁或村姑牧童,人人都爱唱雷州歌,创作雷州歌。特别是历朝历代雷州的骚人墨客,硕学名流。如官至闽浙总督的陈、身为朝中翰林院编修的陈昌齐、名登进士的安徽休宁县知县洪泮洙、举人黄清雅、丁宗闽、贡生黄景星、陈伯常、梁成久、洪翰及一大批口头创作人才,他们都热心参与创作和赛歌(主要是口头)活动,才使雷州歌代代繁衍生息,传承下来。雷州歌的出现一直伴随和记载着雷州的历史,成为一部雷州人诞生、迁徙、劳动、生活的口传历史。雷州歌的对唱歌衍生了“姑娘”歌,“姑娘”歌中的劝世歌又衍生出雷剧,因此雷州歌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雷州歌是南国艺苑中的一株奇葩,是雷州人民的智慧体现。要了解雷州的历史,熟悉雷州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在雷州歌中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其大量作品是研究和认识雷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2008年6月,雷州歌被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姑娘歌是雷州民间曲艺之一,是以雷州歌为蓝本的一种说唱艺术。女演员称“歌姑娘”,男演员称“歌童”,旧称“相角”为辅,即兴而歌,边歌边舞,陋口对答,谈天说地,口若悬河。观众亦可上台对歌,谓之“闹台”。后来,雷州姑娘歌由民间组织进行比赛,据民国《海康县续志》记载,雷州姑娘歌登台比赛已有559年的历史,至今还在雷州城乡长唱不衰。

  雷剧源自雷州歌,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包括雷州歌剧)。由雷歌演变为雷剧已有800多年历史。雷州古有演戏前开设“闹(捞)姑娘”以助演歌戏前场面的热烈,这种习俗1950年前仍很盛行,形成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1964年,雷州大班歌改名雷剧,雷州人至今仍称“雷剧”为“歌班”。姑娘歌是雷州民间曲艺之一,是以雷歌为蓝本从“自我歌唱”发展为“为人歌唱”的一种说唱艺术。雷剧多次赴省进京演出,雷歌、雷剧、雷州姑娘歌曾荣获国家、省级多项大奖。2011年6月,雷剧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珍、黎明)

  【古代图腾文化】

  雷州先民以生活或传说中的信仰物为图腾,祈求庇护保佑,平安吉祥。图腾崇拜是雷州半岛最原始、最简朴的信仰行为,在民间广泛流传,主要有石狗图腾、牛图腾、龙图腾、鳄图腾、鸟图腾、生殖图腾、雷祖图腾、妈祖等崇拜。此外,雷州民间习俗还有对土地的崇拜,土地庙遍布城乡。对太阳的崇拜,小孩子都要拜“太阳公”;对月亮的崇拜,女孩子拜“月母”;对北斗星的崇拜,祭北斗;对海龙王的崇拜,祈求风调雨顺。

  【传统民俗文化】

  千百年来,雷州人民自觉丰富生活情趣,形成富有雷州特色的民间风俗。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包含了宗教、艺术、体育等内容,涉及生产、饮食、祭祀、娱乐多个方面。雷州民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独树一帜。主要包括雷歌、雷剧、姑娘歌、雷州音乐、闹元宵、雷州傩舞、井尾坡民俗节、风筝节、十三腔、舞鹰雄、雷州飘色、人龙舞、下火海、滚筋床、穿令箭、目连舞、头禄花灯、蜈蚣舞、高跷龙舞等。

  雷州傩舞

  傩舞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民众学等众多科学,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由中原及闽南传人,至今还在雷州城乡广为流传。每年正月十四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十三日,以雷高、南兴、松竹、杨家、白沙、附城、沈塘等镇为重点,环绕东西洋村庄都举行舞傩活动。傩舞又称“舞巫”“走清将”“走成”,源于人类原始时期的驱鬼逐魔送瘟神活动,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整套舞蹈动作简朴有力,豪放粗犷,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已经载入《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傩舞的内容形式是以雷首公与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的“方雷将”为主体以及土地公婆、公婆等傩具的一种独特的雷傩舞。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父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颂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扎寨练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完后,队伍叫到神厢“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祭毕,整个活动结束。雷州傩舞有木质傩面具、撸罟质傩面具、牛皮质傩面具及彩绘傩脸谱等,色彩以黑、红、黄为主,线条朴实夸张,色彩鲜明和谐。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羁、粗犷狞厉,文相端庄俊秀、气宇轩昂。雷州傩舞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雷崇雷文化的传承。松竹镇仙排村的“考兵傩舞”有名。湛江傩舞(包括雷州市)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珍、黎明)

  雷州音乐

  是全国45个民间乐种之一,以吹打乐为主,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调式明显等特点,主要在重大节日庆典、戏剧演出,和雷州半岛红白喜事活动中演奏,早年雷州半岛群众称之为“锣鼓班”。雷州音乐有雷州民歌、民间吹打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古代雅乐等类型,曲调具有鲜明的雷州地方色彩。雷州音乐产生于宋朝,盛行于明末清初,现存有《十三支》《十番》《将军令》《坐门楼》等曲目。宗教音乐是雷州佛教、道教举行坛斋仪式所演奏的乐曲。始于唐代的雷州佛教乐曲现存50多首,宋代盛行的雷州道教音乐现存曲目30多首。古代雅乐六章是雷州古代祭孔音乐。新中国成立后,雷州音乐工作者除挖掘整理出一批传统曲目外,还创作了一批新曲目。“雷州音乐”于1984年编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2011年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龙舞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沈塘人龙舞负有盛名。在中秋佳节,举行人龙舞,寄寓着祈祷龙的传人美满团圆的意愿。表演时由男青壮年和儿童搭接成龙形,随着舞龙珠者导引,在热烈的打击乐声中沿着既定路线蜿蜒舞动前进,最后到广场变换队形,把人龙舞推至高潮。人龙舞参与人数可多可少,以多为佳。《海康县续志·风俗》载:“人龙舞,舞龙者一人为龙头,后为龙尾,次一人直手抱前者脚夹后者挨次抬向街直走,则念日:骑龙头龙头落下水,骑龙尾龙尾竖上天。”雷州人龙舞气势恢弘,众多人舞动起来具有震撼人心的魄力。

  穿令箭

  雷州各地乡村巡游普遍表演的一项绝技。令箭用金属特制,有铜、铁、银、不锈钢等各种金属。结构实心,上粗下细,尾部呈针状,长短不一,一般一米左右。表演者用令箭由外露部分,让人们抬着游行,行程有的数公里,时间两三个小时,自始至终神态自然。令箭拔出,均没有洞口、流血和痕迹,令人惊叹。也有穿耳、穿舌一类难度高的表演。习俗认为:穿令箭出游,显示有神灵庇佑,逢凶化吉,保一方平安。南兴镇东市村的“穿令箭”有名。

  翻棘床

  棘床多数用布或草席,上面铺满乡间野生的牛头棘和其他带硬刺的植物,形成一张棘床。表演者赤着上身,身扎红腰带,在锣鼓声中,把棘刺高举示众,验证刺床是真实材料制作,然后用功运气,卧于棘床上翻滚,旁人敲锣打鼓呐喊助威。表演者越演越有劲,花样也越来越多。表演结束,向众人展示上身安然无恙,不见流血和伤痕。翻棘床展示不畏险阻,披荆斩棘,奋勇直前的精神,在民间很受欢迎。(骆国和)

  下火海

  雷州农村年例深夜举行的一项庆祝活动,先在空旷地,用当天砍下的新鲜干木柴架成堆,约高1米、宽2米、长3米,于当晚点火,使其烧旺烧透,村中男女老少围着火堆狂欢。活动前举行隆重的拜祭仪式,族老用公鸡一只,杀血洒火场,然后斩下鸡头,放入农用的一个铁犁内,投入火堆猛烧。按规定的时辰,称师傅头的人身披红袍,头缠红巾,率领众弟子到村头神龛上香,吹响牛角号出征。在众人的簇拥下,师傅头来到火场,全场一片欢腾。此时,火堆木料已燃尽,留下一地赤红火炭。师傅头脱去红袍,走到火堆用工具从火炭中刨出冒烟烧得红软的铁犁头,用手锤打,在众目睽睽之下,熟练地用牙咬着犁头,昂首阔步,绕场而行,面色无恙。村民光着脚,在牛角号和呐喊中,肩上扛着一面灰旗,扛着神龛,快步冲进一堆赤红的火海里。接着村民一个接一个,赤脚在火炭上来回小跑,踢得炭火四溅,满地硝烟。庆祝活动结束,乡民一齐涌到火场,铲回灰烬返家,倒在自家猪圈、后院或塘边。村民世俗认为:踩火场的炭灰,可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庭富贵添丁。下火海以雷州白沙镇国实村、瑚村的出名。(骆国和)

  井尾坡民俗节

  在雷州市杨家镇井尾坡,有一个集圩式的庙会,从半夜三更开始至第二天下午结束,人们称“阴阳圩”。井尾坡民俗节创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各地的天妃偶像均集于此举行庙会,庆祝“天妃”诞辰。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曾集中了72座天妃偶像,赴会的人数有30多万人。后来,该庙会演变成一年一度的农村贸易圩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雷属三县及远至黄坡、北海、海南等地均有人来此进行交易。“阴阳圩”最为壮观时是正午。其时,摆卖的、趁圩的、游神的,都汇聚坡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不绝,群声鼎沸,热闹非凡。“阴阳圩”实质是一个具有商品交易和无庙有会的特色庙会。

  风筝节

  是雷州人以东岳庙为主的民间庙会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雷城北武黎村、下广村群众组织发动,在较场坡举行放风筝(又名放纸鸢)比赛,围观群众并肩接踵,热闹异常。比赛时先由发起者扎一只大型“扑灯蛾”风筝,叫做“母鸢”。鸢身及两翼面积共约几十平方米,尾部还依次捆着十几把钩镰,用粗缆索做鸢线,由十几名彪形大汉拉线放飞,然后参赛者相继把自扎的风筝放飞腾空。一时间,天空中蜈蚣、蝴蝶、喜鹊、鸡母卢、水桶、八角、雄鹰等各式各样风筝争奇斗艳试比高低,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大的像上面说的扑灯蛾,小的有不满一尺的“花娘担扫”(圆形两边横出几支茅扫)。全部风筝腾空后,开始评选,获奖者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

  十三腔

  是由民间艺人组成的乐队,已有100多年历史,在雷州乡镇广为流行。乐队由23名男人组成,乐器主要有二胡(南胡)、黑管、竺笙、柒哓、圆号、小唢呐、大锣、小锣、大钹、小钱、内鼓、外鼓、榜唧、榜棍等。乐队经常在元宵节、三月镜、结婚、迎亲、文艺表演等热闹场面进行演奏。

  闹元宵

  正月里闹元宵是雷州民俗重大活动之一。届时雷州各地举行盛大的元宵巡游活动,城乡万人空巷,鼓舞升平。游行队伍中有六国旗、八宝、飘色、锣鼓圈、舞狮、长龙舞、高跷龙舞、人龙舞、舞鹰雄、舞蜈蚣、闹花灯等,体现了雷州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是雷州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

  雷州飘色

  雷州人称之为“仿饰”,历史悠久,造型新颖奇异,色彩斑斓,争艳斗奇,闻名遐迩。飘色上的造型人物通常由一至五个男女小孩装扮。他们在节日的彩车上凌空坐在经过巧妙设计的铁木安装的支架上,浓妆厚彩,服饰华丽,手执仿真道具,装扮着通常由大人扮演的角色。娇小的身形,稚嫩的双眸在游行队伍中四处顾盼,童真毕现,实在逗人喜爱。雷州飘色成为雷州民间艺术一绝。

  舞鹰雄

  是雷州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雄者,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奇异之兽,其特征为龙头、凤尾、金钱豹身、麒麟角,能驱害辟邪,是兽中之王。舞鹰雄整套艺术由鹰、雄、猴等动物形象配以十三腔而成,展示动物之间的和谐嬉戏,寄寓人们美好的祈求与理想。舞鹰雄独具特色,造型夸张,形神兼备,生动活泼,热烈奔放。

  雷州散花舞

  早期流行于江西、浙江等地,宋元时期传入雷州半岛,现代在雷城、附城、白沙、南兴等镇广为流行,已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散花舞配有乐曲伴奏,唱词有韵,朗朗上口,主持人大声诵唱散花词,乐队随之伴奏,演员不念不唱,席地而舞。以“春、夏、秋、冬”为层次,舞蹈以“摘花、赏花、献花、散花”为动作内容,独舞、群舞相结合,动作柔媚婀娜,飘逸欲仙,给人以美的享受。

  蜈蚣舞

  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乌石港一带。每年中秋之夜,乌石港区群众都要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表演时,由80多个青壮年用一根绳子把腰部和一条长100多米的大船绳扎连在一起,头戴竹笠,扮演蜈蚣尾的人背着两个猪笼,众人模仿蜈蚣爬行的动作而舞。在蜈蚣队伍前,一个人手执蜈蚣珠肆意挑逗蜈蚣,装扮得栩栩如生的蜈蚣被挑逗得上跳下蹿,左突右闪,活像一条蜈蚣在狂舞。

  头禄花灯

  是雷州民间传统工艺制品,很具特色,由表演者手推转动。头禄花灯源于附城镇韶山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中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夜里都会举行游花灯活动,祈求人事和谐,年景丰收。(除了署名外,其余为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