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雷剧再传佳话
日期: 2022-12-02 01:45:23
来源:雷州市融媒体中心
文字:【 访问:-

图片

  日前一则喜人消息传来:9月5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名单进行公示,来自雷州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雷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岳榜上有名。至此,素有“戏剧绿洲”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再添新绿,预示雷州雷剧界或将再添一张国级新名片,更加引发人们对雷剧的津津乐道和无限喜爱。

  雷剧源起:历经300年努力创立独特剧种

  雷剧是以雷州话、雷州歌为“唱白”的地方剧种。雷剧的流布以雷州市为中心,辐射雷州半岛及广西、海南、茂名等省市部分地区,服务人口约800万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市地处雷州半岛中腹,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多雷雨、风暴等灾害天气。为祈平安,群众历来有演戏媚神的风俗。从而为雷剧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

  雷剧是在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经历了姑娘歌、劝世歌、班本歌和雷州歌班等发展阶段。据《广东通志》《海康县志》记载及境内众多的明、清古戏台文物进行分析,雷剧的成型阶段约在清中期。雷剧的第一个剧本《断机教子》、第一个专业雷州剧团“尧天乐雷州歌班”均于清嘉庆年间诞生。尔后,雷州人民经过近三百年的努力,在不断吸纳粤剧、潮剧等剧种的艺术营养,创立了独特的地方戏曲剧种——雷剧。

  艺术特色:土生土长之文化瑰宝

  雷剧的“唱白”所使用的语言为闽南语系的次方言——雷州话。雷剧的唱词分传统、变格两类。传统唱词格律严谨,一般分为四三音步,一段四句,每句七字(有的句首可加“歌垫”二至三字)。一、二、四句押韵,一句平仄皆可,二句押阴平,二、四句的第四字和第四句末押阳平。变格类是一种新体例。特点是:为增强唱词的表现“张力”而突破句式界限,在第三、四句之间加若干句子,名为“长句歌”,唱完后再续上第四句结束,新编剧目唱词多用变格。

  雷剧唱做并重,尤重唱。由于声腔脱胎于雷歌,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歌风格,抒情、婉转、悦耳动听。唱腔属于以板腔体为主的综合体,兼具板腔体和曲牌体两种戏曲声腔体制的特点,有“雷讴”“高台”“混合”三大体系,各有散板、慢板、中板、快板、复板五种板式。伴奏乐器有雷胡、二胡、扬琴、笛子、唢呐、萨克管等。打击乐器有锣、钹、板鼓等。

  传统的表演特技有“脱绳”(《白蛇传》片段),“吊辫”(《穷鬼斗饿贼》片段)等。“椅子功”(《十五贯》片段),以及“山大王”的“吐牙”“喷火”等。

  舞台美术喜用写实风格。服饰类同兄弟剧种,行当称谓除生、旦、净、末外,还一些独具特色的称谓,如“骚旦”(花旦、艳旦);“婆脚”(即老妇人);“鸟衣”(中年妇女),“瘦仔”(打筋斗演员)、杂脚(打诨插科的滑稽演员)等。

  雷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植根于雷州半岛,其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越来越为雷州人民所喜爱,是雷州土生土长的文化艺术瑰宝。由于它系从雷歌发展起来,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雷州人,受到雷州人民的热爱。雷剧经常在湛江市下辖的雷州、遂溪、徐闻、廉江及湛江市郊和茂名市电白五县(市)各地演出。

  成绩斐然:获批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

  雷剧是从雷州半岛的民歌雷州歌发展起来的,雷州歌源远流长。旧时,雷州歌是本地劳动人民以雷州方言自我歌唱,自我抒情、互相唱和、逗趣答辩的民间歌谣。明末清初,雷州歌对唱盛行,每逢喜庆之期,歌手会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歌文内容大都是劝告世人去恶从善。后来,艺人为了更深刻地表现其思想内容,便虚构情节,使其故事典型化,并按照人物分角色上场演唱,这就成为戏剧的雏形。清嘉庆末年,第一个雷歌班——北和雷歌班成立。

  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文化部门便采取措施扶植雷州歌剧发展,包括支持艺人成立专业剧团,努力培养雷剧人材,鼓励剧目创作和唱腔改革等。最突出的成果是把雷州歌发展成为具有高台、雷讴两大腔系的戏曲声腔,建立起板式变化结合曲牌连缀的唱腔结构,还创造了主奏乐器雷胡。1954年,著名姑娘歌艺人李莲珠,在海康县(今雷州市)文化部门的引导下,将“莲珠姑娘歌班”易名为“和平雷州歌剧团”,改演雷州歌剧,开创了雷州歌剧艺术革新的局面。此后,雷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雷剧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发展成为广东四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雷剧从源起至今,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不断发展成绩斐然。目前全市有剧团100多个,剧本近1000种,演员3000多人,年演出近30000场次,硕果累累(被省和国家级专家等称为“戏剧的绿洲”)。其中,《抓阄村长》获得国家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梁红玉挂帅》主角林奋获得国家戏剧梅花奖。雷州是雷剧的圣地,1991、1994、2007年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雷剧节。1998年还获评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获评国家“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1年5月,雷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繁荣发展:服务800多万雷州话民众

  雷剧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雷剧文艺工作者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不断地研究、改革与创新,已经具备戏曲剧种的规模。单调的雷歌唱腔经改革创作后,现拥有雷剧唱腔80多种:从没有剧情过场音乐的冷淡场面,到在雷州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重新谱写乐曲,锣鼓乐队添置西洋管弦乐器,增强舞台过场音乐气氛等,逐步形成具有独自特色的戏曲艺术。

  为做好雷剧的传承发展工作,近年来各市县已经成立雷剧研究会,雷州市文化部门经常召开雷剧唱腔音乐改革创新研讨会,鼓励雷剧文艺工作者奋发努力,不断地完善雷剧唱腔音乐体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雷剧精品。雷州半岛至今有湛江市实验雷剧团、雷州市雷剧团、徐闻县雷剧团3个职业国营雷剧团,有湛清实验雷剧团、金福星雷剧团、新百花雷剧团、湛艺雷剧团、港都雷剧团、金鹰雷剧团、雷蕾实验雷剧团、公和雷剧团等128个业余雷剧团,为800多万讲雷州话的民众服务,每个雷剧团年均演出200多场次。有的雷剧团演出280多场。其中,目前雷州市有国营专业雷剧团1个,民间职业剧团109个,雷剧市场繁荣和发展可见一斑。

  当代传承:在沃土繁荣长盛不衰

  雷剧是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雷州半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经过不断改革,好戏相继问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抓阄村长》《陈瑸放犯》《雷神的传说》《梁红玉挂帅》《大义定雷州》等优秀剧目,以及《小车嘟嘟叫》《海毗情怀》《父子情怀》《扫街女》《月亮湾》《建设和谐家园》等一批优秀的精品雷剧本出世。

  此外,雷剧名人辈出,知名编剧有吴茂信、卢凌日等;音乐作者有陈湘、詹南生、何堪泰、吴兆生、邹光福、陈尚湘、曾健等;知名演员有符玉莲、金由英、洪玉生、李景龙、谢岳等。其中,中国戏剧协会会员符玉莲出生于雷剧世家,有四代人从事雷剧行业。金由英是海康县雷剧团知名演员,是雷州市目前唯一的雷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雷剧团调到文化馆负责雷剧培训辅导工作,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文生花旦。新一辈代表人物林奋是金由英的学生,是雷剧界代表人物,国家一级演员,荣获过国家戏剧梅花奖。后起之秀谢岳是雷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市名城雷剧演出有限公司的经理、法人代表,他积极响应国家传承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经常带领徒弟和同事送戏下乡等。

  为更好弘扬和发展雷剧事业,雷州市政府不断完善雷剧管理机制,加大政府财力支持,专门成立了雷剧研究机构。特别是,雷州市文化部门加大力度,聘请专业名师和艺术行家,定点定期举办培训班,多渠道培养雷剧人才。如雷州市职业中学于2000年设立雷剧班,并成立一个雷州市实验雷剧团,聘请梅花奖得主林奋当指导,雷剧有名望的编导与老演员符玉莲、陈尚湘、王宁等人当教师,边教边学边演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雷剧后继人才,使雷剧的传承发展大有希望。


  融媒体记者:周靖典 吴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