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9月19日在镇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陈里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北和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共克时艰、奋发图强、真抓实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开创了北和振兴发展新格局。2020年全镇实现GDP172485万元,比2016年增长49%;农业生产总值13102万元,比2016年增长11%;工业生产总值1095.2万元,比2016年增长57%;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8万元,比2016年增长26%;限上批发零售总额1258万元,比2016年增长47%;外贸出口总额1650万元,比2016年增长5%。
一、坚持抓发展,经济总体实力逐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立足镇情,以经济建设为总抓手,较好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任务。
(一)农业经济不断优化。一是不断推进甘蔗、青枣、辣椒等优势产业的壮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至2020年底,甘蔗种植面积约6万亩,总产量达31万吨;青枣种植面积3000亩,总产量达98万斤;辣椒种植面积达 5000亩,总产量达1500万斤。二是深入推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模式,引进了新家喜果薯、交寮大房大棚椒、3000亩青枣种植园等农业产业基地,有效带动了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五年来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加固了辖区山塘水库和实施了一批农田灌渠项目建设,为农业发展和防御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渔业发展稳步前行。加快推动本土渔业发展,引进先进渔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提升海水育苗水平与海水养殖层次。至2020年底,我镇名贵鱼与对虾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在强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同时,引导海域资源使用向高值高效方向发展。
(三)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坚持以龙头带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富农民的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恒驰木业龙头企业作用,促进其他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二、坚持抓实事,各项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
(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我镇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防控工作部署,构建镇村组三级联防联控网格,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组织党员干部1000多人投入农村防疫一线,31个村(社区)党支部共设36个检查劝导点,累计排查跟踪疫区来北和辖区人员75多人,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100多人,全镇没有出现过疑似和确诊病例。自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力争辖区群众“应接尽接”,任务完成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拓展思维,拓宽思路,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全镇6条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按期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0户、5246人100%按期脱贫。二是大力开展镇村风貌提升行动,在全镇掀起“两违”“六乱”和四沿公路路域整治,全力推进“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五清”行动,加强海滩涂卫生环境整治。强力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实行镇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全镇28个行政村已有21个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7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要求。完善本镇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机制,组织“十百千”回乡干部定期对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进行督查考核,多措并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三是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自筹资金,建设镇区污水处理PPP项目1个,镇级垃圾中转站1个,村级垃圾收集点31个;村村通硬底化道路实现全覆盖;实施了一大批村级休闲公园、文化广场、环村路、防浪堤、水塔、路灯等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完成了镇区省道两旁绿化亮化、硬底化巷道及省道290镇区路段、市场路口至和家段彩砖铺装工程;投资2700多万元正在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上述项目的落成,为我镇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生事业取得突破性成绩。一是深入推进教育“改薄”和“创强创现”,考上市重点中学、高中人数逐年增加。整合村级“麻雀”小学19所,全面推进公办小学14人以下六年级撤班合并,全镇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二是严格执行低保、五保及困难群体救济政策,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和危房改造,全镇完成改水改厕 182户,危房改造750多座。此外,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妇联、共青团、殡改、文化、体育、卫生、武装、环保、三防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三、坚持抓治理,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五年来,我们积极构建新形势下治安防控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一)高压推进扫黑除恶。坚持提高政治站位,高规格部署,高标准保障,高要求压责,全镇扫黑除恶共排查线索28条,其中镇自主排查线索2 条,办结2条,省、市交办线索26条,办结24条。在扫黑除恶高压态势下,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二)重拳出击开展禁毒。深入开展全民禁毒工程,贯彻落实镇、村(社区)和自然村三级禁毒网络化走访踏查机制,切实做到打击吸毒贩毒不留死角。开创了“平安北和夜听”宣传平台,创新了宣传方式,提高了效率,得到上级一直点赞。五年来全镇共查处吸毒人员160人,强制戒毒82人,刑拘30人,破获涉毒案件30宗。全镇没有发生因吸毒人员引发的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助力雷州禁毒成功“摘帽”。
(三)全力创建平安北和。深入开展“电信反诈”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坚持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严打击。全镇共查处刑事案件320起,破案126起,刑拘53人,逮捕53人,移送起诉40人;受理行政案件491宗,行政处罚 225起。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镇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520宗,成功调处510宗,调处率98%。成立镇级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健全消防救援体系。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非法采砂、违规用地监管打击力度加大,全面落实环保督察整改。
四、坚持抓规矩,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我们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努力建设“便民、规范、高效、廉洁”政府。
(一)政府运行日益规范。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和镇班子议事规则,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权力运行经得起社会和时间考验。
(二)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转作风优服务提效率”百日攻坚行动,以“营商环境整治年”活动为契机,深化镇级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一门式”“一网式”“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服务模式,加快了为群众办事速度,提高了为民服务能力。
(三)干部作风切实好转。坚持正确的用人选人导向,认真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大力倡导有为才有位,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决调整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努力打造一支有激情、在状态、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临脱贫攻坚大考、疫情防控大战、乡村振兴大仗,我们从容应对,精心备考,决胜了脱贫攻坚,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北和镇历届班子承前启后、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北和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为北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北和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是:工业基础薄弱,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基地建设规模较小,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部分村庄基础设施差,无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历史遗留矛盾纠纷问题多,稳控化解难度大;镇区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今后五年,是我镇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抢抓时代机遇,实现振兴发展的关键五年。纵观今后五年形势,北和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握大势、抢抓机遇,抓当前谋长远,抢先机开新局,以崭新姿态迈向新征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围绕市委提出的“跨坎会战”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美丽宜居北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发展。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以2020年为基数,未来5年,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6%;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
围绕以上目标和要求,今后五年必须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经济发展力求取得新突破。一是继续深入实施“工业立镇”战略,提升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引进更多的规模化企业落户北和。鼓励本地乡贤回乡投资创业,充分发挥规模企业的龙头作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坚持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创新应用,打响我镇农业特色优势品牌。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以产业“造血”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抓好农产品种植技术、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术应用能力。推进农产品进商场、上电商,构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网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强近岸水域环境污染治理,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大力推广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四是合理利用地域位置优势,加强与雷州开发区C区、龙门、乌石的经济联系,促进我镇经济同步发展。
(二)推进乡村振兴力求实现新跨越。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筑牢脱贫群众兜底保障防线,确保脱贫群体就业有岗位、劳动有收入、生活有保障,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二是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继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发动乡贤捐助和群众自筹资金等方式,重点补齐村巷硬底化、排污、集中供水、文化、体育、路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争取到2022年,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到2025年,行政村8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三是统筹推进美丽镇村建设。把美丽乡村创建和镇区老旧小区改造行动统筹起来齐力推进,实现镇村同美、美美与共。尤其是充分利用镇区提质增效的契机,科学规划实施项目,提升镇区颜值,致力将镇区打造成市开发区C区“后花园”。
(三)推进民生事业力求收获新成效。一是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切断疫情传播扩散途径,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全力抓好抓实疫苗接种,共筑健康屏障。二是继续加固编织民生保障网,加强对五保、低保、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提高居民就业质量和改善收入结构。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以及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平安路口、渡口建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镇、村两级消防应急队伍建设,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推进综合治理力求展示新作为。一是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巩固和拓展禁毒整治成果,助力雷州创建国家禁毒工作示范城市。二是继续高压打击非法采砂,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赌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违规用土整治力度,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和。三是持续化解信访积案,分类施策解决历史遗留矛盾纠纷问题,严厉打击缠访、闹访、非访等行为。四是加强治安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村一辅警”队伍建设,开展镇村常态化巡逻防控,构建良好治安环境。多措并举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以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乡村振兴顺利实施。
(五)推进廉勤行政力求呈现新气象。一是全面加强廉洁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行政审批高效化,加快推行限时办结和告知承诺制度,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和办事流程,依法依规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完善政务、事务和村务公开。二是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大气力解决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问题。三是强化工作部署督促检查,健全问责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努力打造一支有激情、在状态、敢担当、出实效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人民期待的美好北和,铸就了我们战胜困难,全面推动北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意志担当!今天,我们已经站在“十四五”的发展新起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共同用智慧和汗水,奋力谱写北和振兴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北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