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风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调风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上)
调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堪省
2018年3月14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年,一年来,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雷州市“三大抓手”实施方案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总体目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创新实干,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基本完成了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7年,全镇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3.06亿元,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4783元,同比增长8.5%;税收本级收入,国税316万元,地税701万元,国地两税同比持平。
一年来,主要取得以下工作成效: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种植业在困境中前进,2017年,种植香蕉4万亩、菠萝4万亩、甘蔗8万亩,三项农业产值达6亿元。农业机械化推广取得历史性突破,全镇现有甘蔗种植机7台、甘蔗收割机8台、甘蔗装载机24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初见成效。土地确权领跑全市,全镇18个村委会,应确权自然村124个,完成外业测绘23万亩公示成果,累计颁证8679户9726本,颁证率112.06%。完成普惠金融信用信息采集1万多户。完成水稻、甘蔗、香蕉等政策性农险20.7万亩。全面完成2016年农业普查工作。农村“三资”管理和交易平台运作常态化,2017年完成精准扶贫化肥采购、中标价620万元,禄切村委会东埚村集体耕地承包28亩、中标价12.3万元,镇政府集体耕地承包73亩、中标价66.8万元,东平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承建、中标价77.5万元,精准扶贫甘蔗砍蔗机承包、中标价620万元,精准扶贫甘蔗装蔗机承包、中标价152万元,大湖社区仕礼集体土地承包50亩、中标价12万元。
项目建设成效喜人。完成一事一议项目3个,建设农村路灯434盏、硬底化道路5.8公里;风力发电稳步推进,其中粤电红心楼、中航申新风电项目落地投产,中电投井仔风电场项目规划建设风机33台、已开工建设机座点8个,中航申新筹划龙门、雷高两个风电项目还有29台风机坐落我镇,三大风电项目规划建设109台风机,总投资额达19亿元。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争取市教育局500万元扩建中心小学教学楼和新建学生宿舍楼,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中学塑料足球场,筹集奖教奖学助学资金4.8万元,教书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14.8万元完成卫生院中医馆建设,群众就医条件进一步提升。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48户4768人,2016年帮扶脱贫1551人,2017年帮扶脱贫1588人,脱贫率达到65.8%。一是狠抓产业扶贫。实施种养等因户施策扶贫项目,实施养黄牛项目221户、补贴资金538万多元,实施种植项目556户、补贴化肥资金537万多元,实施购买农用车项目191户、补贴340万多元。引导贫困户701户3272人入股投资湛江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1500万多元,2017年共分红40.8万元。课堂、坑尾、草朗、禄切等村实施甘蔗机收割机项目,吸收贫困户234户1079人入股经营,一期分红32万元已到户。赤尾等16个村实施甘蔗装蔗机项目,贫困户704户3300人入股经营,一期分红预计达115万元。落实调风村宜居村庄、企树合作社香蕉种植、课堂村道硬底化建设、东平光伏发电等4个贫困村项目,落实13户贫困户小额贷款项目13万元。二是狠抓结对扶贫。7家省、市直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及镇村干部与贫困户建立结对扶贫关系,开展入户走访慰问活动,2017年累计捐助款物折合20余万元,在生产生活上帮扶贫困户。三是狠抓政策扶贫。落实低保、五保政策兜底扶贫571人、资金450.9万元。利用危房改造项目,改造房屋215座。减免贫困户合作医疗参保费85.8万元,实现贫困户合作医疗全覆盖。
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举办了一年一度“南天宫”文化春游活动;调风足球队积极参加市举办的“禁毒杯”足球赛,并举办了调风第一届足球联赛;调风健身队经常下乡入村表演,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及创卫、禁毒等法律法规知识,先后参加了雷州市、碧桂园、樟树湾等创卫宣传晚会并获得优胜奖,她们的特色广场舞编排荣获香港国际广场舞比赛三等奖。还有机关单位“七一”排球赛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演出人数累计达400余人,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镇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
镇村面貌进一步改观。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程,镇村生活垃圾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通过“一事一议”解决农村保洁员薪酬问题,争取市财政配套资金20多万元,协调各村自筹资金5万多元;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其中镇圩保洁员18名、垃圾清运工2人,村级保洁员256名、垃圾清运工20人;建设垃圾收集点192处、镇级垃圾填埋场1个,新投放垃圾桶1458个,新购垃圾运输车2辆、铲车1辆。投入750多万元,完成自来水村村通工程18个;积极推进镇圩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外包镇圩自来水管理,提高供水效率。全面完成人民大道、观楼大道路灯改造和环城东路路灯安装,加快推进人民大道外村仔段、观楼大道北段、环城东路排污沟建设。支持供电部门落实110千瓦变电站选址,完成高压供电线路系统改造。完成4个省定贫困村、35个自然村规划编制。推行“河长制”,加强调风河、青桐河调风段管理。
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解决风电项目被征地群众26人社保问题;完成医疗保险52000人,完成率85.6%;完成养老保险15644人,全市排名第一;加大社会救助兜底力度,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257万元,其中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补助金220万元,社会散居孤儿41人、基本生活费43万多元,特困供养人员570人、补助金450万元,低保1621户6059人、补助金1323万多元;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低保清退工作。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功稳控791涉军人员、孙一峰经济诈骗案等群体上访和个案上访事件,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排查重点案件32宗,涉及重点稳控人员156人,东坡北村朱陈两姓林地纠纷、孙一峰经济诈骗案等5起进京上访人员全部被劝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荣获市十九大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荣誉,全年共答复处理信访件42宗,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李在东遗孀郑荣英信访案件。禁毒管控常态化,通过“六大抓手”管控480名在册吸毒人员,去年12月份抓获贩毒人员3人、缴获毒品500克,派出所综治工作荣获集体三等功,镇禁毒考核全市排名第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全镇企事业单位、易燃易爆点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安全检查11次,查出隐患4起,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要求停业整顿企业1家,设置安全警示牌6处。成立镇级专职消防队,完善办公实施及消防设备,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力推进基层党建规范提质,20个村(社区)按新标准合理设置“一厅四室”,高标准打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选派20个驻村团队60名镇干部下乡直接联系群众,建问题台账134件,已解决129件,化解率96.3%。完善镇村干部管理办法,村“两委”干部中心工作量化考核到人、责任到身。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镇村两级换届纪律,村(社区)“两委”、监委会及镇村两级妇联换届均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面肃清李嘉、万庆良流毒影响,着力营造清朗的政治生态。
此外,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武装、卫计、老干部等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形成了社会各界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良好局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切感受到调风镇有今天的发展,是人心的凝聚、智慧的凝聚、力量的凝聚,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勠力同心和拼搏实干,离不开社会各界朋友的精诚合作和倾情帮助。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调风镇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我镇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发展速度缓慢,拉动力不强。镇村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渠道单一,主要农产品香蕉、菠萝价格大起大落,增收压力大。部分镇村干部创新意识不强、落实工作力度不够,执行标准不高、作风不扎实,信访维稳压力大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认真解决。
2018年重点工作
2018年,镇政府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风电能源之乡、特色农业之乡、生态文明之乡”的目标要求,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田园滨海生态名镇”建设,确保农民增收、环境改善、社会稳定。
主要工作目标是2018年全镇生产总值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第二产业增长10%,第三产业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配套农业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类经济体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调风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柱产业。2018年重点做好以下四点: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借助市委提出的100个镇级产业扶贫项目,引进高效经济果蔬种植业,建设大棚种植基地,进一步推进甘蔗等农业种植机械化进程。二是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保障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发挥镇村“三资交易平台”作用,规范土地流转。三是科学推进土地轮作,推行甘蔗、香蕉、菠萝三年轮种法,培养地力,实现增产增效。四是打造农产品品牌,拓宽销售渠道。重点打造香蕉、菠萝和绿色海鸭蛋等农畜产品,注册商标,形成品牌,实现网上线下销售。
开启田园滨海生态名镇建设步伐。一是依托广东滨海公路,完善旅游交通网络。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自筹资金等方式,修建乡村旅游观光道路,衔接调风境内滨海公路。二是依托九龙山等特色景点,开发旅游观光路线。努力争取华侨城光明集团对九龙山的开发项目,形成贯穿宝林禅寺、鸳鸯泉、风电及农业基地等富有红土特色风情的全域旅游线路。三是借力经济精准扶贫政策,开发田园综合基地。融合精准扶贫政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集政府、村集体、开发企业及农民利益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二、积极推进四项社会事业建设
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力争年底贫困户全部脱贫。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依托市委100个镇级产业扶贫项目,以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入股分红、贫困户参与项目融资的方式,确保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增收;完成东平光伏基站项目建设,争取尽快投入运营,早见效益;优化甘蔗机械的承包运营,提高贫困户分红利润;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从事畜禽养殖、庭院蔬菜种植及个体经营,力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达到“一户一业”。加大政策扶贫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全面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医疗保险、教育补助“三保障”惠民政策。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动员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人走访慰问贫困户,强化双向认识关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捐助款物,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组织开展思想扶贫。帮助贫困户树立积极向上的勤劳肯干价值观,解决少数人等、靠、要的懒惰思想问题;引导农民树立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高尚道德品德,解决少数人不赡养老人问题。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镇村面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道路绿化亮化上下功夫。争取精准扶贫项目支持交通建设工程,加快推进200人以上自然村硬底化公路建设,完善镇圩主干道绿化,扩大村级亮化面积。落实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制度,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覆盖率和质量,加快建设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村级填埋场,进一步完善镇圩排水设施建设,严格落实镇圩店铺门前三包、垃圾每日清运以及村规民约等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厕所改革,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培育打造文化强镇。一是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以“清风园”为基地,积极争取文化项目,建设人民小公园,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二是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以调风健身队为核心,带动群众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鼓励各村组建健身小队,支持小剧团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发挥民间风俗效应。以南天宫、宝林禅寺为招牌,扩大民俗影响范围,培育打造民间风俗文化强镇。
积极推进综合治理建设,创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做好矛盾排查,严格落实驻点联系群众制度,组织镇村干部定期深入各村排查矛盾隐患,及时发现潜在的上访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主动化解矛盾,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化解现有涉案、涉法、涉军等难点案件。做好重点对象稳控,落实稳控责任,随时监测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的行踪和思想动向,做到心中有数。坚持禁毒管控常态化,做到禁毒宣传深入人心、深入学校、深入家庭,对制毒贩毒行为零容忍打击。开展大范围扫黑除恶行动,重点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扫除村霸,创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三农”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是加强农村干部的管理。加强镇干部视频打卡考勤,坚持八小时内外工作制度和每月考勤通报制度,坚决处理“在位不在岗”现象,进一步加强年度干部考核和绩效奖惩工作。推行村干部八小时全日制工作制度,继续加强村干部电脑技能培训,着力解决好农村队伍人员紧缺、知识匮乏、年龄老化、能力不足等“三农”工作队伍薄弱问题。增强农村干部政治定力,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大治庸治懒力度,打造“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的农村干部队伍。
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利用文化精准扶贫项目,加强农民涉农科学技术培训,有效解决盲目跟种问题,推进合理科学耕种。利用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新老农民相结合,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三是建立“三农”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形成镇政府牵头,各种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新格局,完善农村基层人才服务相关政策,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建立服务基层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三农”人才队伍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气象;新征程,新使命。机遇前所未有,责任无比重大。我们使命光荣,人民充满期待。让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调风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