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里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自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镇高度重视,将该工作列为今年乃至近几年重中之重工作,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聚全镇之力加以推进,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现将我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
我镇加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镇长、分管领导担任,成员为镇班子成员及村(社区)支部书记。镇村两级层层分解任务,挂图作战,落实工作责任。
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镇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每日一小会、每周一大会,逢会必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再部署,加温再鼓劲,坚持着经常做、持续做、长期做,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确保工作力度有增不减,工作激情停不下来。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在宣传发动方面,一是通过宣传横幅、标语、广播和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努力营造“家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浓厚宣传氛围;二是借用学生和返乡干部影响力带动村民群众。我镇印发了10000多份《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致广大村民朋友一封信》,要求各中小学校形成工作机制,每周二都组织学生到责任区主要街道打扫卫生,以学生行为感化学生家长。同时,组织返乡干部每周二开展卫生整治,影响和发动更多村民群众积极参与;三是动员外出乡贤踊跃捐款,支持家园建设。
(三)抓典型作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工作整体提升。
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镇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一是讲究办法。要求各村(社区)全面排查“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任务,该清理哪里、该拆除哪里、该整治哪里,一一造册登记,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出整治工作时间节点,挂图作战,逐一突破;二是注重实效。我镇在21个村(社区)191条自然村中挑选3条村庄规划领先、基础设施齐全、村民热情高涨的自然村作为示范村,重点打造,以“以奖代补”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进行建设。同时,每个村委会都重点打造一至二条自然村,以点带面,抓典型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是扎实开展。各村(社区)重点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做到拆后有清、清后有整,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扎实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管护和巩固工作。
(四)强化工作措施,督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制定相关工作机制,强化相关工作措施,保持工作高压态势,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周定期、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对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底数清、情况明。在明查暗访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即时责令相关村委会、机关单位马上整改;二是抽调21个各村(居)委会支部书记组成督查组,每月对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交叉督查考核,并排名站位。由支部书记对检查村庄进行点评和指导,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全面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标准,进一步提高整治工作要求。督查量化考核后,通报表扬整治效果好的村委会和机关单位,并给予奖励。通报批评整治效果差的村委会,并责成相关干部在大会上作检讨。我镇在9月11日召开人居环境整治督查工作通报会上,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较好的淡水村委会和六格村委会,分别给予奖励2000元、1500元。对整治效果较好的淡水村、六格塘村、藤坡村、北宅仔村、东园村、六格北村、大湾西村、北村仔村、洪流村、卓家村等10条自然村,分别给予奖励1000元。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较差的沟口村、南包东村、海坡村、调元村、周宅村、后葛村、北坑下村、王宅坡村、后岭村、谭村、大湾中村等11条自然村给予通报批评,责成沟口村、南包东村、海坡村、调元村、周宅村、后葛村等6条自然村包村干部在会议上作检讨;三是开展督查“回头看”行动。督查反馈意见后,由各驻村领导干部领取工作任务,负责督促村委会限期落实整改。若再次发现未按时整改或弄虚作假,将给予严肃问责。
二、存在问题
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一是我镇自然村多,村庄落后,整治经费紧缺。我镇有21个村(社区)191条自然村,村庄规划比较落后,道路硬底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较差。此次上级拨付整治经费以村委会为单位,平均分到每条自然村不足2万元,整治经费紧缺;二是资金使用不合理,整治成效不明显。一些村庄未能及时摸清整治项目,不分清轻重缓急,未排好整治次序,导致出现“答偏题”现象,资金已用得差不多,工作效果却未体现;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脏乱差”现象反弹严重。前段时间,一些村庄已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由于未能形成长效机制,后续管理跟不上,无法对已取得成效进行巩固提高,导致“脏乱差”现象出现反弹。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继续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采用常规方式和新型渠道相结合,通过宣传横幅、标语、广播和微信等多种方式,利用乡贤聚会、奖教奖学晚会和村庄传统晚会等多个场合进行宣传,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家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浓厚宣传氛围,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主动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发挥主体作用,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党委、政府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者、引导者,村民群众才是主导者、主人翁。我们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干部包干责任,实行包片包巷负责,将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发动学生、广大党员、外出乡贤和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再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潮。尤其是在整治经费紧缺情况,更要发动外出乡贤出谋划策和集资筹资,加大投入支持家园建设。
(三)加强资金管理,确保经费用得有效。我镇已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及时配套资金并下拨到各条自然村。各村要分清轻重缓急,认真摸清核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加快推进整治工作,确保资金真正用在明处、用到实处。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避免资金被浪费与侵蚀。
(四)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村庄清洁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各项措施,促进村庄清洁常态化,努力构建生态宜居美丽的乡村环境。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实行规划全覆盖。各村要严格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加强管理,完善村庄规划;二是扎实推进整治工作。镇领导班子要带头讲卫生、讲文明,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集体上街、下村清洁卫生。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带头表率、党员群众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广大党员参与卫生整治,以党的先进性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村民代表、学生定期打扫卫生,清洁村道村巷,推动广大群众养成文明习惯;三是完善管护机制。村庄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后要及时复绿、美化,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并加以管护;四是建立保洁制度。严格落实村庄保洁员职责,实行包片包巷包干辅助,形成网格化有效管理机制,促进村庄清洁工作常态化。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