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教授,我们附城镇有葛薯种植户遇到麻烦了,急需请您过来把脉开方”。
电话这头是广州市派驻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广州派驻雷州附城镇工作队)袁锦培队长焦促的声音。
原来,在附城镇陈家村有几位种植户承包了400多亩坡地种植葛薯,聘请陈家村十几名村民打理照料,同时对当地农产品一并收购并销售,解决了周边村庄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广州派驻附城镇工作队也多次到葛薯地头进行调研,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解决村民零散种植的销售难等问题。 今年春节过后,雷州天气阴冷多雨,地里的葛薯苗刚发新芽,就出现死苗还出现了果实爆裂等问题,如果不马上得到解决,将严重影响本季度的收成。葛薯种植户将近期遇到的困难反映给了袁队长。袁队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马上开始联系广州南沙大后方,寻求专业团队的帮助。发挥工作队牵线搭桥的作用,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搞农业的人指导农业,这正是广州派驻附城镇工作队为种植户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常规操作”。 电话那头,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姜峰教授,姜峰教授的团队长期致力于农业种植研究,为粤西地区农业提质增效贡献出专业的力量和智慧。了解到附城镇葛薯种植户遇到的问题后,一口答应到现场帮助葛薯种植户答疑解惑。 第二天上午,姜峰教授一行就风尘仆仆直奔雷州市附城镇陈家村,到达后,来不及休息就争分夺秒的直达一线,在葛薯种植地,看现场、听介绍、查原因、开药方,一气呵成。
姜峰教授在地头察看葛苗长势
根据葛薯种植地管理人员反馈的信息及实地查看,姜峰教授初步判断,导致葛薯死苗、裂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过量施用硫酸钾型肥料导致生理性缺钙。钾元素是块茎作物需求量较大的肥料,平时常见的有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硫酸钾由于我国产量较高,价格相对低,所以被大量施用;对南方土壤而言,硫酸钾型肥料有着较大的缺陷,硫酸钾肥料中,硫酸根、钾离子是有益成分,前者植物的吸收率很少,后者吸收量大,作物有选择地吸收掉钾离子以后,多余的硫酸根离子被富集在土壤中,形成硫酸,导致土壤的酸化板结,进一步导致土壤中的钙离子被硫酸固化,虽然土壤中有钙,但是植物无法吸收,造成生理性缺钙;当薯类植物缺钙时,就容易形成表皮粗糙、裂果。二是肥料施用不当造成营养不协调而失均衡,葛薯种植地基本只施用氮磷钾型复合肥,很少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植物长期的选择性吸收,加之没有及时补充,久而久之造成土壤中钙、镁、硼等某些元素的缺乏;这些元素的缺乏,不仅降低了作物自身的免疫能力,也直接引发了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是必要的。
姜峰教授和工作队一起查找分析裂果原因
解决死苗和裂果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要更换肥料,尽量少用或不用硫酸钾型肥料;二是补充中微量元素,尤其是钙镁肥料;三是补充复合微生物肥料。
姜峰教授听取种植户介绍情况
葛薯种植户梁小红听了分析后,豁然开朗,激动说:“姜峰教授作为农业种植方面的专家,经验丰富、定位精准,提出解决办法管用,给葛薯种植户开了真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