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记者走访被誉为“雷州粮仓”的附城镇洋田片,随处可见当地农民在各自种养基地忙碌的身影,农业生产呈现勃勃生机。记者现场了解到: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州市南沙区帮镇扶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附城镇产业帮扶工作己取得初步成效,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当天,记者走访附城镇北家村玉米种植基地看到:当地农民合作社的社员和村民正在基地里,将刚收获的超甜水果玉米,通过电商,打包销往全国各地。“基地种植的玉米,大部分是订单农业,玉米销路有保证,而且交易价格较好,农业收入有保障!”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基地种植的玉米,由于品质好,倍受消费者青睐,部分玉米通过电商,让消费者争相购买;而大部分玉米,则通过订单形式,销往国内各大型超市。目前,在该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大力支持下,该农民合作社分别在附城镇北家、麻演村种植水果玉米400多亩,这些玉米长势喜人。
该镇芙蓉村种植“大头菜”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农民素有“腌制大头菜”习俗,村民生产的“大头酸菜”远近有名。从2021年开始,该村在“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牵引下,引进外地食品企业,与村民合作,做大做强“大头酸菜”产业,打磨出品牌,使当地“大头酸菜”成“皇帝女”,不愁嫁,让村民挣个好价钱。据村干部介绍,该村村民利用冬闲田种植大头菜,用来腌制"大头酸菜”,全村年纯收入不少于30万元。
此外,该镇敢于打破当地传统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冬闲田,科学引种高效经济作物,带活当地农业生产。去年底,该镇埔西村成功引种200多亩圣女果,从今年春节开始陆续收获上市,交易价格好,平均每市斤6至7元,而且外地收购商直接在果园里“安营扎寨”抢购,农民笑逐颜开。村民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巷道、河道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该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为积极推进附城镇高质量发展,促进“竞标争先”行动开展,附城镇及早谋划,科学引导,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引进外地企业,到该镇创办海水养殖基地,进行鱼虾混养模式,带活当地经济发展。目前,该镇海水养殖面积2万多亩,其中仅土角村海水养殖就达1万亩。该村仅此一项,2023年春节,村民年终分红就达2000万元,人均分红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