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月饼!新标准《月饼质量通则》已实施,标准解读看这里↓↓↓
日期: 2024-09-14 09:27:40
来源:雷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字:【 访问:-

  20239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月饼质量通则》等58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6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其中第86项为《月饼质量通则》,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19855-2023”,代替标准号“GB/T 19855-2015”,新版修订《月饼质量通则》标准于202441日正式实施,旧版2015年修订的《月饼》标准废止。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新版月饼标准与2015版相比,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更改了标准名称

  新版标准将标准名称由“月饼”改为“月饼质量通则”。

  二、修订了月饼定义

  细化了原料的具体类别,删除了主要原料中的“主要”二字,规范了食用油脂名称格式,将糖划出饼皮主要原料范围,同时明确指出月饼为糕点,并删除了旧版标准中不常用的术语“拔腰”。

  三、修订了产品分类

  新版标准将产品分类修改为“按加工工艺分类”“按地方派式特色分类”“其他类月饼”三种。

  1.按加工工艺分类

  删除了“热加工类”“冷加工类”,将月饼分为:烘烤类、油炸类、蒸煮类、熟粉类,同时取消“冷加工类”下的其他类细类。

  2.按地方派式特色分类

  月饼分为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潮式月饼、滇式月饼、晋式月饼、琼式月饼、台式月饼、哈氏月饼,共计9个类别,删除了各地方派式特色月饼次级分类的定义。

  3.其他月饼

  明确其他月饼范围,不包含按加工工艺和按地方派式特色分类的月饼。

  四、增加了饼皮、馅料的具体要求

  新标准新增了饼皮和馅料要求,明确提出月饼馅料不应使用鱼翅等野生保护动物食材,不宜使用燕窝等名贵珍稀食材。新标准规定了饼皮和馅料类别,将饼皮分为:糖浆皮、酥皮、混酥皮、蛋月烧(蛋糕)皮、水晶皮、冰皮、奶酥皮、奶油皮、桃山皮。馅料分为:蓉沙馅、果仁馅、果蔬馅、蛋黄馅、肉及肉制品馅、水产品及水产制品馅、留心馅(软心馅)、自来白馅、自来红馅、云腿馅、食用花卉馅。在不同的馅料中规定了相关原料添加量的要求,并根据馅料的添加量对产品名称的命名进行了要求。

  五、调整了相关理化指标的要求

  调整广式月饼、苏式月饼、潮式月饼、滇式月饼、台式月饼、哈式月饼及其他月饼理化指标限值,其中苏式月饼的馅料含量、台式桃山皮月饼的总糖及其他月饼的脂肪和总糖指标变严格,其余变宽松。

  六、对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

  新版标准出厂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感官要求、水分、净含量和馅料含量,相较于旧版标准,删除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强制性检测要求,新增必检项目水分项目。删除了旧标准中卫生指标和食品添加剂两项强制性指标,但月饼属于糕点,月饼的微生物限量等各项安全指标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709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的规定。新标准对型式检验明确要求应包含新标准第六章规定的全部项目。删除季节性生产和常年生产型式检验情形,变更为每年应对产品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新标准明确要求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若出现不合格,可在原批次产品中双倍抽样复检。

  七、新增部分馅料添加量标示要求

  明确要求馅料中有关添加量要求的都应在产品的标签中标示出各对应配料的添加量。新标准5.4中,对“莲蓉馅”“果仁馅”“枣蓉()馅”“水果馅”“蔬菜馅”“蛋黄馅”“肉与肉制品馅”“水产及水产制品馅”“云腿馅”和“食用花卉馅”都规定了配料添加比例的要求,使用了相关配料的馅料且在产品名称中仅体现了单一馅料成分的月饼,无论是归属于4.14.24.3分类中的哪一个类别,均应在产品标签中标示出各对应配料的添加量。

  八、新增月饼产品的命名方式

  新标准规定地方派式月饼应在名称明确产品所属的地方派式及饼皮和/或馅料特色,产品类别可单独建项或在产品名称中一并体现,如广式纯白莲蓉月饼。其他月饼命名可以使用饼皮和/或馅料命名,如水晶皮凤梨月饼;或选择以产品风味特色命名,如浓缩咖啡月饼。

  九、旧包装的使用期限

  关于新旧标准更新过渡期,月饼旧版包装使用期限可按照市场监管总局下发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同意延长月饼旧版包装使用期限的复函》(国市监食生复函[2024]42号)执行,旧版包装材料可以延长使用期限至2024101日(以生产日期为准)。同时提醒广大月饼生产企业,月饼包装应符合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的规定,即:包装层数不超过三层;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15%;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不与其他产品混装;包装空隙率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