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沈塘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首要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效。
2023年工作总结
一、统一思想认识,锚定发展总目标
一是政治学习不松劲,以学铸魂强党性。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第一议题”常态化、制度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党支部书记进行轮训1次,依托村(社区)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对党员培训54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到分管领域、驻点村讲党课15次。
二是靶好目标再发力,精准施策有效率。制定印发《关于沈塘镇展现“比学赶超”状态 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沈塘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制度,激励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扎实推进开展主题教育,为群众办实事75件。
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红色发展引擎再添动力
一是抓机制、强队伍。高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完成指导性指标,并补选干部6名。成立茂莲石榴园“两新组织”党组织。常态化实施《村(社区)“两委”干部履职尽责考核工作制度》,增强干部“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营造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二是抓引领、添动力。大力打造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处井村。持续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是雷州市首条集红色教育、观光和研学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湛江市“锚定百千万,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现场会雷州会场奉献力量。
三、加快发展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工作再结硕果
一是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兜住粮食安全底线。投入48万元在6条自然村打旱水井10口,建设硬底机耕路4公里。全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资金2635285.75元,共计27734.85亩,补贴到位率100%。全镇具备复耕条件撂荒耕地395亩,复耕率100%。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提质增颜,提高群众幸福获得感。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26次,各村开展各种小行动78次,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出动机械832车(机)次,人员2万多人次,累计拆除危房863座,残墙断壁574处,露天厕所茅房以及乱搭乱建131座,整治黑臭水体等60多处,清理乱堆乱放生产工具杂物3926多处、积存垃圾及杂草4767处。全镇建成特色精品村庄5条、美丽宜居村庄16条、干净整治村29条,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1条,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三是持续打造沈塘特色产业,不断扩大社会效应。依托雷州经济开发区A区落地沈塘的地理优势,以雷湖快线为中轴线,明确西边发展工业,东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定向目标,不断扩大。揖花狮头鹅、腊味、“四季茂莲”品牌海水番石榴、蒲草文化产业、“一村一品”居蕉鲟鱼,带动群众就业1400多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共51万元。全镇推广香芋种植达到1000多亩,淮山种植800多亩,逐步形成产业化。
四、狠抓实体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初显
一是全力做好招商特色宣传。制作了有关全镇招商引资情况的幻灯片、《沈塘镇招商引资宣传手册》和《沈塘镇可用于置办企业的土地(厂房)简介》,有效向来访企业宣传介绍沈塘,引进企业。
二是多角度服务保障企业运转。建立“一企一档”。全镇范围内帮助佑铭制衣厂招工宣传,助力其再开分厂。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领相关部门到广东碧辉眼镜智造园上门服务,帮助做好招工、成立党支部等服务工作。
截至2023年11月,镇与13个自然村签订了地块合作意向书14份,面积120多亩,全年共接洽企业25家,其中落地3家,分别是茂德公鱼乐营、雷州石狗非遗传承基地、沈塘镇吉安纳乡村休闲文旅项目,现有12家正在洽谈中。佑铭制衣厂再设分厂,成衣订单源源不断。
五、对标对表精准发力,重点项目工作蹄疾步稳
截至2023年12月,雷州经济开发区A区已征收土地6636.92亩,征地涉及9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搬迁坟墓3558座,拆除抢搭抢建20000多平方,清表3920亩,共签订青苗及附着物协议352宗,修建园区道路6.1km,其中职教基地已完成250亩土地征收、青苗及附着物补偿和清表工作,已移交中建三局施工。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土地征收、租用任务在全市领先完成,完成永久征地7.611亩,管廊征地56.826亩,临时用地404.802亩,迁移坟墓389座,土地补偿款和121宗青苗补偿款已补偿到位。截至2023年11月,在沈塘交付用地长4000米,现已使用施工面长约1000米。官山湖碧道建设项目全长约4.5km,占用库容范围建设,签订了约70%的青苗及附着物协议。湛海高铁已完成线路航拍和初步登记,完成黄桐村39.8909亩的土地征收。港雷和雷霞高压线路迁改工作已完成项目所需用地的征收,完成10户村民的青苗及附着物的签订工作。公墓园建设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已征收土地134亩,涉及个人部分的青苗补偿已完成,处于开工建设阶段。
六、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民生福祉增进持续加力
一是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完成缴费10543人,共计缴纳费用1897740元,参保率78.99%。
二是深入救助帮扶弱势群体。开展节假日慰问探望活动10多场次,共走访慰问235人。政策帮扶孤儿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0名、留守儿童6名,联系卫生院协助监管高龄高血压病患者2035人,管理率100%,规范管理1806人,规范管理率95.6%。
三是做好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共救助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或其他原因导致家庭困难的群众12户,发放慰问金10.94万元。开展医疗救助救助14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约197万元。
四是创文创卫工作稳步推进。加强宣传引导,着力解决好辖区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2023年4月份被正式授予广东省卫生镇称号。
七、严击违法用地行为,自然资源执法强而有效
一是强化卫片执法源头管理。卫片图斑83宗,已完成82宗卫片图斑的整改上报,涉及面积556.59亩。二是加大违法行政案件查处力度。共处理行政案件154宗,罚没款金额252212.92元,送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215份、《拆除通知书》125份,录入双公示平台案件144宗,录入广东省自然资源在线巡查系统案件71宗。三是加强森林督查执法工作。立案查处25宗,处罚金额为人民币27384元,植树复绿128.35亩。四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查扣非法采矿运输车6辆、挖掘机4台、铲车3台,立案查处非法采矿案件4宗、非法卖砂土案件3宗,罚款金额88812元。五是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改效率较高。沈塘镇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改率达76.92%,位列全市第二。六是加大殡改工作力度。实行镇科级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和村(社区)“两委”干部包村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制度,完善动态管理的村(社区)老年人信息台账制度,加强对土公队、棺材铺、香火铺等卖殡葬用品相关店铺的监管和巡查。殡改执法8起,完成火化数161具。七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日常对市场售卖的三无猪肉进行查处,强力拆除取缔2个生猪私宰点,查扣并掩埋了不合格生猪肉300多斤,立案查处1宗食品安全案件,罚款金额13万元。
八、抓紧抓实安全生产,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
一是扎实开展“三防”工作。严格按照“防台六个百分百”工作要求,做好台风防御及应对工作,累计渔船回港136船次,转移棚居、低洼、危房人员170人次,在建项目停工462次,撤离建设人员671人次。无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二是扎实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化学品生产经营检查活动13次,燃气安全检查活动19次,渔船安全检查行动17次。针对消防安全领域,检查各类场所78家。在预防溺水安全方面,共树立警示牌98个、建设围栏13个、开展预防溺水宣传教育4次。
三是开展摩电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摩电“七进”宣传19场次,宣传受众人数达9000余人。加强主要路段重要时段的巡逻防控和教育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0余次,查扣违章车辆116辆,教育劝导1600余人次。
四是有序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利用房屋市政系统排查了17577栋自建房,其中经营性自建房303栋,其他自建房17274栋。根据系统反馈,存在安全隐患的其他自建房12座,已借助2022危房改造政策整治1栋其他自建房,整治销号进度达75%。
九、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
一是突出普法宣传。结合“六进”宣传活动,开展反诈、禁毒、扫黑除恶等宣传38次,营造浓厚法治氛围。2023年在湛江市、雷州市委政法委、雷州市司法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处井村建成首个法治公园。
二是突出源头排查治理。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排查矛盾纠纷66件,已化解37件,其中达成书面协议14件,未化解案件安排专人持续跟踪。
三是突出矛盾多元化解。活用“和事佬工作室”、处井村和后山村“和事亭”“议事亭”,争取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和事佬”工作室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案件138件,其中达成书面协议案件67件,涉及总金额1300多万元,受到湛江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较小,三产比例不够合理,工业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农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化、科技化、数字化程度较低。三是基层治理短板依然突出,历史遗留土地纠纷问题仍存在。
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加快落实省党代会、湛江市、雷州市全会精神,鼎力推动沈塘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湛江镇街第一方阵。
一、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筑牢思想信念之基
一是要坚持思想定向领航。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成效。二是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落实雷州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八大行动”,实行“两委”特别是“头雁”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制度,再创一个党建品牌,强化阵地建设,依托镇委党校、后山村抗日革命教育基地、揖花村党建基地等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行动,培养一支堪当高质量发展重任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优化提升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村发展实力
一是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积极推进昌辉村委会、大陈村委会、大周村委会、茂胆村委会、茂良村委会共五个村委会10条自然村(X393线)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393片区;计划为揖花、处井、平余、昌辉、孟山、大陈等自然村申请创建和美乡村。将田西、茂莲、桥头、塘边等4条自然村纳入工业园区建设。完善揖花、孟山、平余、处井、罗家、塘边村委会,沈塘圩、温宅北尾、老村、大合、下坑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以淡海水番石榴、香芋、青枣为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创新开发“旅游+”“生态+”等模式,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本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在18个村(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四是稳步推进惠农利民项目落地。投资277万元推进蒲草交易汇(交易市场)投资建设。加快与茂德公集团推进打造茂莲红树林观光休闲旅游景区,充分发挥红树林生态优势,发展红树林民宿生态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景区,打响沈塘特色品牌。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经济发展动能
一是扩大宣传效应。挖掘沈塘本土文化、红色故事等,通过新媒体形式向外宣传沈塘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客商、在外乡贤回乡投产。二是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乡村振兴资金,扩宽村中道路,解决企业车辆进出问题,争取尽快建成大型产品交易汇。三是提高招商引资服务质量。着力挖掘出更多闲置土地,合理安排规划,为更多小企业落地提供基础保障。多形式、多角度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走出去,请进来”,走出沈塘的特色,讲好沈塘故事。
四、通盘谋划重点项目,协调区域发展建设
一是做好雷州经济开发区征拆工作。将溪头、塘边(高铁站连接道路)和蕉坡的征地放在首要工作位置,制定一村一方案。解决老村土地争议问题和解决老村2户个案补偿补偿问题。完成龙道村的青苗登记和补偿工作。二是科学规划高铁站片区建设。制定塘边村492亩青苗及附着物补偿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完成征拆补偿工作,及时交付土地。
五、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厚植民生福祉
一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高处化解工作。健全完善“和事佬工作室”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工作机制。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狠抓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隐患和突出问题的排查化解,努力将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二是继续推动平安建设。不断深化“严打”整治斗争,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管理。抓好村乡贤、族老、理事会及镇村巡逻队等综治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重点路口、重点场所进行全覆盖。广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提高平安创建达标村的进步层次,切实加强法律服务和保障,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环境。
雷州市沈塘镇人民政府
202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