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传播,具有高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容易在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发生爆发,造成较大的卫生安全威胁。从预后和并发症来看,甲流危害性较大,如会引发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病症。 甲流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严重时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此次流感活动水平在2023年2月初开始升高,2月底后上升趋势明显,到3月中旬已经进入高峰期。 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其次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 在高流行季节,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率可高于成人。甲流的高风险人群不仅仅是儿童,也包括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等。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应增强身体素质,如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锻炼等。如果感到不适或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 做好场所卫生管理。学校应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对人员密集、接触频繁的场所进行定期通风、清洁消毒,例如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加强对桌椅、门把手等经常被接触的物品的消毒和清洁。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黏膜部位,防止病毒进入体内。 可以通过减少聚集活动的规模和时间,限制人员的聚集,从而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例如,可以分时段安排学生的进餐和上下学时间,减少人员密集。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流感季来临前是接种的最佳时期。学校可对学生家长加强宣传,鼓励员工和学生接种甲流疫苗。 大部分轻症患者注意多休息和多喝水即可自愈;如果体温高热不退,全身症状较严重,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前往医院就诊,按医嘱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治疗。 不可以。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患有甲流的儿童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