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 2020-01-10 11:18:51
来源:本网
文字:【 访问:-

松竹镇第十七届人大第六次会议文件(1) 


凝心聚力 担当作为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松竹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20191018日)

松竹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林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松竹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工作回顾

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立足镇情,精准发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镇村面貌得到显著提升。

一、聚焦产业兴旺,建设农业强镇

持续实施万亩优质粮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精心打造东西洋绿色水稻种植示范区,引进优质高产水稻种植,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农业发展模式,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新氛围。规模化种植辣椒、小南瓜、香芋等绿色北运菜,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新品牌。引进外商投资,集中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大棚西瓜,探索种植业增收新途径,开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二、聚焦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

大步加快新农村建设。雷州市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道路硬底化建设3公里、污水管网铺设10公里、公共厕所建设8座、垃圾屋建设9座、文化活动室在建3个;省定贫困村方家村新农村建设已基本完工;省道546线改造项目和松竹河堤坝道路改造项目已启动建设,完成自然村通村委会硬底化84公里、村内道路硬底化116公里、2019年危房改造存量5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垃圾清运管理,健全村庄保洁机制,全镇卫生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镇“三清三拆”共1600余处、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3698户、雨污分流管网铺设24公里、污水处理池建设5座、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自然村87。全面落实河长管理责任制。2019年共开展污染防治执法行动14次,依法取缔辖区沿河两岸非法养殖场,拆除南渡河松竹断面、松竹河、山尾溪等河岸禽畜养殖场35处,全面开展河道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河段水质不断改善。

三、着眼乡风文明,构建文明新村

推动红色文化建设。以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依托,深挖革命精神内涵,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重点打造以塘仔村为示范点的红色党建阵地,发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传承廉政文化。将古代廉政文化与当代廉政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以东井村“周德成史迹陈列馆”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优良党风政风带文明民风;制定村规民约。各村紧扣时代主题,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农村移风易俗、文明家庭、家风家训、环境整治等内容纳入到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促进和谐村风、建设文明乡风。

四、着眼治理有效,促进共治共享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村级治理体系。规范建设1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促进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日活动”,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促进干群关系发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各党支部切实担起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以平安为主线,认真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治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作用,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清理历史遗留积案,为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2019年办结涉恶案件2宗,刑拘涉黑恶人员5人,逮捕涉黑恶人员4人;有效管控严重精神病患者473人;办理网上信访案件8宗;全面排查和整治各领域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社会整体安定稳定。

五、着眼生活富裕,提高收入水平

全镇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决策部署,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精准施策等方式,对全镇4条省定贫困村和12条非贫困村制定脱贫攻坚规划。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贫困户1740572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4061917人,低保贫困户6723096人,五保贫困户662716人,全镇预脱贫户16085006人。全镇共投入7746.9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其中“禽畜类”为贫困户购买耕牛386.48万元;“家用物资类”为贫困户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234.82万元;“农机类”为贫困户购买农用三轮摩托车和购买手扶拖拉机、旋耕机、水泵等农机687.02万元;“光伏项目类”投资光伏发电项目671.63万元;“资产收益项目类”投资湛江水务投资集团公司1784万元,投资湛江基础投资集团公司1783万元,投资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00万元和投资创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00万元。同时各村自主实施种养项目,如马铁村养殖竹鼠、山美村养殖肉鸡、山尾村种植莲藕、东井村种植香芋等产业项目,贫困户收入得到稳固增加。

各位代表,乡村振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和支持松竹乡村振兴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我镇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产业基础薄弱,脱贫成效缺乏长效机制;村级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显著;本土文化挖掘不够;基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和方法不够多。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下步工作安排

(一)坚持产业振兴,培育新兴业态。结合镇村实际,引导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探索“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打造特色小镇。借鉴各村产业项目发展经验做法,整合优势资源,探索扩大竹鼠养殖、肉鸡养殖、莲藕种植、果蔬种植、蜜蜂养殖等产业项目规模。扶持合作社发展,促进合作社产销一体化,提高产量、提升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强化人才振兴,增强引领示范。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回乡服务和创业,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和发展农业生产型人才,推进农村创业、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村干部带头投资,村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社经营发展路子,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推动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活力。依托红色文化底蕴,传承红色文化,把革命遗址打造成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新平台。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淳朴乡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决遏制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现象,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共创文明新村。

(四)推进生态振兴,改善生态环境。实时跟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省道546线改造项目和松竹河堤坝道路改造项目,认真推动道路硬底化、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等民生工程落地建设。按照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要求,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同时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五)创新组织振兴,共筑和谐乡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树立新形象,展现新担当,谋求新作为。发挥村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鼓励和支持外村乡贤回村发展,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同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黑恶势力,全面排查农村安全隐患,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各位代表,乡村振兴事关发展全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建设美丽松竹作出新的贡献!



松竹镇第十七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秘书处   20191018

(共印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