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镇关于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
日期: 2022-01-19 08:36:39
来源:杨家镇人民政府
文字:【 访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好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作用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目标任务以及湛江市要求,根据雷州市《关于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计划建设我镇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发挥引才聚才育才和服务人才的平台作用,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建设杨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杨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避免大拆大建,与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融合,建设工作需于2022年3月中旬前完成。

(二)构建“阵地完备、活动丰富、制度完善”的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格局

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支持配合下,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通过开展人才调研、建立“人才驿站”等工作,构建“阵地完备、活动丰富、制度完善”的服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活环境和创业环境,在各类人才群体中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乐于奉献和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人才振兴。

二、主要任务

一)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振兴乡村产业

1.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围绕我镇优势特色产业,聚焦我镇番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主动对接雷州市“五大会战”中的相关项目中引进的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利用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优势,联合科技部门精准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提供专业咨询等,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到基层进行技术帮扶,促进农民的增收。

2.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主动对接农业农村、文广旅体等部门,邀请领导干部、网红带货直播,吸引本地乡贤、外地经销商、电商人才等集聚镇村,举办番薯等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3.举办招才引智活动。定期邀请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专家人才到基层开展调研指导、专题培训等活动。主动对接由上级选聘并下沉到镇村的医疗卫生人才、中小学教师和农业技术人才,充实我镇乡村医疗、教育和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力量。

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发展乡村经济

1.培育高素质农民。依托我市人才驿站、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及镇党校等主体承担培训任务,大力培训“土专家”“田秀才”“农村工匠”等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培育各类农业职业经理人、合作社管理人员、家庭农场主、创业致富带头人及各类专业技能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2.培育本土技能人才。利用在线教育资源,配合实施好“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学院培训项目”和“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主动承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人才培养项目有关培训工作,积极培育高素质本土人才,提升农民创业就业技能,提高农民的增收水平。

3.培育产业技能人才。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要求,以“提质量、打品牌、提效益”为农业发展目标,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针对我镇特色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培育产业技能人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三)汇聚优秀人才,促进乡村发展

1.储备乡村建设人才。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吸引乡村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团队参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人文风貌引导等。汇聚本地传统建筑工匠名匠,发挥传帮带作用,依托人才驿站,加强修路工、水利员、改厕专家、农村住房建设辅导员等专业人员培养,储备本土建设人才,为乡村发展汇聚大批建设人才。

2.选派高校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积极选派我市选调生参加基层锻炼,深入基层进行民情民意调研,重点走访党员、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和困难户,收集民情民意助推乡村发展。拓展“三支一扶”人员基层成长成才空间,促使“三支一扶”人员能够安心工作,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3.选拔基层组织人才。选拔有情怀、有能力、有文化、有口碑的本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基层组织人才队伍。

(四)推进人才交流帮扶,提供智力支撑

1.开展人才“组团式”帮扶。围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结合省市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专业研讨会、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人才义诊、教育人才支教、科技人才指导等帮扶工作。

2.邀请专家人才入驻驿站。加强与工作队的人才交流。设立人才帮扶工作室,邀请各类专家人才驻站开展专业指导和交流活动。

强化人才服务,提升保障能力

1.建立服务窗口平台。围绕加强乡村人才服务保障,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建立人才信息库、项目需求库等,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2.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雷州农商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在驿站定期开展金融服务活动,为相关机构将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提供便利。

3.做好驿站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镇党群服务中心作用,为引进人才在入驻驿站期间提供交通食宿、参观考察、洽谈对接、政策咨询和生活保障等服务,协调解决人才引进和智力服务过程中的困难。做好乡村优秀人才的典型宣传工作,营造乡村人才振兴浓厚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镇党委负责统筹,镇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办、农业办、财经办等有关部门加强联合,推进建设规范化杨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合理安排人员和物资配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发挥作用。

2.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谋划,把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作为人才工作重要抓手,纳入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体系,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场地等资源,支持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工作,指导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制定工作规则、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发挥作用。

3.镇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推动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与干部人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有机有效对接,与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有机融合。

(二)健全工作机制

1.建立工作专班机制。镇人才驿站要加强与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进行业务联系,建立由组织、公共服务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分管副职参与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专班,由镇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担任站长,安排专职人员驻站开展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2.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要发挥工作主动性,在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自觉接受市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业务指导,制定工作规则,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梳理汇总工作情况,积极开展工作。依托镇党群服务中心现有资源和力量,组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等成员入驻人才驿站,常态化开展工作。

(三)保障资金投入

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要充分利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本地财力等资源,合理安排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好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和工作所需经费。

(四)加强考核监督。

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作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发挥工作主动性,制定工作规则,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工作。依托乡镇党群服务中心现有资源和力量,组织 “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文青等成员入驻人才驿站,常态化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