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6月15日在英利镇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英利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英利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各位同志提出意见。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庆祝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小康新英利而不懈努力。
一、坚持群防群策,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镇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严格按照各级疫情防控部门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属地责任。在今年疫情期间,我镇全体领导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战,开展了四次全员核酸检测,共覆盖20多万人次,取得了抗疫战斗的胜利。2021年以来,我镇在派出所设疫情防控工作专班,镇政府、派出所和卫生院联合办公,安排专人每天对公安大数据推送人员进行排查,及时落实管控措施;同时坚持对省外以及重点地区返雷入雷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摸排和每日一报,落实我镇疫情排查管控常态化。按照雷州市工作要求,在全镇辖区内公共场所创建“场所码”2517个,完成率104.88%,落实社会管控常态化。截至2022年5月23日,我镇疫苗接种累计完成14.3744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人群接种2.9万余剂次,大大提高群众的免疫能力,筑起了全民免疫的坚固屏障。
二、突出重点要务,力促经济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提升。2021年,英利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镇网报企业1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共3家,2021年3家规上企业的生产总产值达1.3826亿元。此外,去年我镇新增注册个体工商户221户,为我镇企业经济发展添入活水。我镇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已有伊齐爽、创元公司2家企业入驻园区,仍有7间企业计划入驻园区,切实提升了英利镇工业企业发展竞争力。
二是农业发展稳中向好。2021年,我镇农业经济在农林渔牧等方面都有稳步提升。去年我镇全年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约2.9万亩,总产量约1.18万吨;油糖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20.2万亩,总产量65.68万吨;全年园林水果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约10.19万亩,产量约17.54吨;林地面积约4.2万亩,其中合法砍伐桉树林1560亩,效益总产值624万元;全年水产养殖面积合计1.2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507.5吨;水产种苗场育苗面积832亩,年育各类鱼苗5.34吨;肉类总产量1499吨,其中猪肉产量889吨,牛肉产量186吨,禽蛋产量424吨。
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英利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在2021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涉及新建路、国防路共2.9公里的道路扩建,以及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照明设施的建设,目前施工进度已完成70%左右,预计今年8月份能完工并交付使用。此外,我镇对圩区“六乱”、“两违”现象展开常态化整治,定期组织职能部门对镇区主要街道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开展联合执法。去年打掉了黑恶势力团伙1个,阻止其破坏干扰正常市场秩序行为,为我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是生产安全严格落实。我镇辖区内有化工企业10家、涉尘涉爆企业4家、烟花爆竹供应点6个,规模以上企业4家,轻工行业企业14家,各类生产企业点多面广,安全监管任务繁重。2021年我镇共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消防安全检查30余次,查出东方红农场第一纤维厂自建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存在隐患15条,并责令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对照整改标准项目进行整改,查处烟花案件6宗,对无证经营烟花爆竹的商户一律责令整改;共纳入“三无”渔船管理216艘,并发放船员证156本,每艘渔船配备安全防火设备,落实“不安全、不出海”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确保辖区内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火灾亡人事故的发生,助力经济安全平稳生产。
三、狠抓乡村振兴,建设宜居英利
一是人居环境明显优化。2021年7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入驻我镇,编制20人,常驻队员13人,“六类”人员全部到位,较好的完成乡村振兴相关工作任务。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累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2.59万处、整治水体污染4480宗;拆除危房与猪牛栏2452间约12万平方;拆除“六乱”818处约4千平方。全面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拆除牛蛙养殖场8个,处理牛蛙1000余万只,平整并复耕基本农田200余亩。目前26个村委会已建好大型垃圾收集点,镇垃圾中转站已建成并供英利村委会和社区使用,为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打下基础。全域放置垃圾桶1572个,配置保洁员299人覆盖142条自然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收集。累计建成无害化公厕11座,改革户厕10087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137个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其余5个自然村由于常住人口少实为空心村,进行分散供水,农村供水率达100%,且全部取得水质检测合格报告。2021年,我镇共有5个自然村申请创建美丽宜居村庄,现工程进度已达到85%;共新增19个自然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已有6个自然村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余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均已达到80%;共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2户,均已通过验收,发放第一期补贴资金。
二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21年作为脱贫攻坚转为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能为乡村振兴的开局打下基础。年初,我镇如期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摸排工作,逐一逐户排查走访脱贫人口910户共2812人,以上人员均符合两不愁三保障等8项退出指标,脱贫成效显著。投资水务集团、光伏发电、南派公司、创元公司等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资金3391.1万元,资金使用率达100%。我镇产业园带动贫困人口3318 户,每户每年增收576.68元。
三是生态文明做细做实。切实推动河长制落到实地,当前共已有38名河长入驻广东智慧河长企业微信平台,上线率100%。2021年我镇各级河长共巡河1798次,通过各级河长巡河主动发现河道存在的问题14处,上级转交问题14处,都已办结。严格落实水资源保护责任,2021年我镇累计清理水浮莲漂浮物120吨,河道底泥污40吨,清理3处河湖障碍物合计500平方米共48吨。全力筑起用水安全保障,全面排查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污染源分布和生态破坏情况,严厉查处危害饮用水源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了全镇生产生活水源安全。
四、加强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便民服务见实效。2021年,镇政府拨付资金8万元用以修建完善敬老院路约130米,方便敬老院年迈群众通行;建成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更宽阔便捷的服务平台。自成立服务中心以来,受理各类审批事项3511件,便民服务事项2.26万件。每个村委会安装“粤智助”服务机,全镇“粤智助”办理业务达5632件,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投入资金8.4万元申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群众受益42 户,实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通行,同时我镇还按时高质量完成了“残疾人康园工作”创建并通过验收,目前康园已为20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二是民生保障出实绩。2021年全镇共新办理审批通过低保人员113 户、低保边缘户 8 户,对核查结果异常的92户在册享受对象进行了收入与财产状况的复核和注消;临时救助115人,救助经费21.34万元,大病救助235人,救助经费367.24万元;新增享受残疾人重度护理费的残疾人 80 人,新增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费的残疾165人;落实特困供养人员241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5人,孤儿5人。2021年我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参保3.11万人,参保率达85%,位居雷州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排名第一,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约7万人,参保率达95%。去年台风“狮子山”和“圆规”期间,我镇开展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524人,免费为国道上滞留司机提供饮食和医疗服务,并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做好应急时期民生保障。2021年我镇在教育上实行分区域招生制度,确保各学校招生合理化,确保生源的稳定性及生源的均衡性,同时积极开展新一轮村级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工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五、强抓综合治理,确保大局稳定
一是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我镇积极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问题处理办法,主动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我镇共处理12345政府热线580件,接收和处理各级来信来访65件,调解矛盾纠纷成功54件,防止和避免集体上访5起,避免民间纠纷化为刑事案件10起,社会矛盾隐患大幅减少。
二是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随着重点整治工作开展,“一村一辅警”的全面铺开,“双反”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镇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社会大局渐趋平稳。在社会治安方面,我镇加大打击力度,2021年以来,击破黑恶势力1起,刑拘137人,逮捕48人,移送起诉45人,网上追逃10人,破案30宗,查处44人,破案和涉毒问题打击力度加大,在全市排名前列;在综合执法方面,我镇着重在保护自然资源、打击非法生猪屠宰、打击非法成品油、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632人次,检查企业、商铺512间次,共立案并办结行政检查案件63宗,行政强制案件4宗,行政处罚案件11宗;在卫片执法方面,2021年以来农村建房报备114宗,排查农村建房地类123宗,不符合建房地类建设的有36宗,有效减少了农村乱占林地、耕地建房的现象,针对市自然资源局下发的478宗卫片图斑点,我镇已完成整改439宗,立案办结12宗;在社会安全方面,我镇积极响应“一盔一带”倡议,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纠正未戴安全头盔驾乘两轮摩托车违法行为26人次,其它交通违法15宗,现场说服教育电动车主28人,及时清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50多辆。查处“三合一”场所违规住人8处,发现并清除隐患20多处。
三是黄、赌、毒、电信诈骗有效治理。我镇逐步建立起分组分区、领导干部包案负责、多级干部共同参与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控力度。2021年以来,取缔涉赌场所26个,涉赌行政拘留44人,涉赌刑事拘留19人,落实夜间巡逻153人次,检查重点场所52个,不断压缩违法犯罪行为的存在空间,持续铲除黑恶乱象滋生土壤。当前,我镇共有在册吸毒人员1061人,其中重点管控399人,极端风险6人,高风险6人,中风险292人,低风险524人;精神障碍患者438人,涉诈人员78人,信访积案重点人员13人,以上人员管控措施到位,去年以来未发生影响较大的群体性或致死致伤事件。2021年,我镇通过开展“六进”、“禁毒重点整治誓师大会”、“禁毒杯”乒乓球邀请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实现禁毒“摘帽”。
此外,我镇工会、武装、团委、妇联、宗教、残联等方面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镇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上级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凝聚着全镇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体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弱的基本状况尚未改变;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三是镇财政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偏少,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四是农村基础薄弱,产业造血功能还不强;五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反映的一些民生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动力,我们一定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
一、聚力产业强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力促雷州市现代农业菠萝产业园建设,实施“园区领头促发展”战略,让园区真正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依托园区平台优势,升级改造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以点带面加速其他企业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努力促成湛江粤华水产饲料有限公司到我镇投资,预计该公司落地后可为我镇带来2亿多元的投资额,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
二是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加速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完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本地水果、北运菜、剑麻、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销售。继续扩大“一村一品”项目生产规模,为我镇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基础支撑。重点扶持我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菠萝、芦荟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平台,形成产业集群。
三是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紧盯兴旅游、活商贸的发展方向,深化服务业发展攻坚。以构建服务海南自贸港、联动邻县邻镇物流中心为目标,推动建设英利大型农产品物流仓储基地,促进物流业集群发展。加强与海南岛及沿线乡镇在产业投资、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等方面合作。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大对昌竹古碉楼、冼夫人庙、青桐村古居、竹园村“姑媳同贞”牌坊楼的宣传,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
二、聚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英利
一是深化落实返贫监测政策。严格落实对已脱贫户“脱贫不脱政策”,做到政策落实不改变,结对帮扶不脱钩,收入监测不间断。聚焦“回头看”“回头帮”,继续做好做实产业、就业扶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真正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道路。积极教育引导贫困户树立“劳动创造价值,脱贫光荣”的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继续实施美丽圩镇创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振兴带。以英利镇五年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积极协调推动各方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助力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美丽镇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完善农村环境设施,加速完成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镇村垃圾转运体系,实现28个村(居)委会全覆盖。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投工投劳出资,切实解决乡村振兴工作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
三、聚力扩容提质,协调镇村和谐发展
一是紧抓镇区提质。抓紧落实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认真督促镇农贸市场升级工程,定时通报工程进展,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加大对圩区“六乱”、“两违”现象的常态化整治力度,定期组织职能部门对镇区主要街道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开展联合执法。强化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全面理清卫生治理盲区,加大力度清理镇区垃圾,建设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镇圩环境。
二是强化基础支撑。加速镇区污水管道连接污水处理池工程建设,完善供水、供电、网络等设施。实现镇区道路全部硬底化,完成迎宾大道2688㎡路面白改黑工程,推进X690县道道路完成升级改造。对无路灯的小巷补配路灯,实现路灯覆盖率达100%。全镇建设一套监控系统,增设120个摄像头,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公安联防监控系统。
四、聚力生态优先,实现英利绿色崛起
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镇为引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贯彻执行“河长制”,落实河道水环境治理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大河道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宣传引导,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河长制”中,共同维护良好水系生态环境。
二是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化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重点抓好坡岭经济林带、沿海防护林带和滩涂红树林的恢复和建设,加快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厉惩罚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耕地、湿地建筑行为。
三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化发展。重点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生态种植业,推进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在全镇区域内推动充电桩建设,引导群众绿色出行。加强对民营加工企业污水、废气排放监管。积极引进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全力推进马留盐场亚马顿光伏发电、镇村太阳库新能源发电、广东粤电风力发电等生态环保项目建设,促进我镇实现绿色环保发展。
五、聚力综合治理,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一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筑实“平安创建”成果,突出抓好维护稳定、严打整治、治安防范、普法宣传、队伍和项目建设六项重点工作。加强法治乡镇建设,提高干部法治意识,扩大法治知识宣传,提升群众依法用法水平,加大反邪教斗争力度,创新社会治安管理办法,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强化矛盾纠纷排査调处工作,积极消除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二是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稳步抓好社会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深入推进禁毒重点整治、禁赌、精神障碍患者管控、护苗行动整治等工作,及时有效地打击各种突出违法犯罪行为;持力抓好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应急管理队伍的建设,重拳打击各类顽固消防隐患,形成隐患排查常态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维护好生产与发展秩序,为建设“平安英利”贡献力量。
三是强化平安英利建设。持续打击治理电信诈骗、金融网络犯罪,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校园安全、消防、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宣传,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学校、医院等重点领域的治安防范能力,减少各类可防性案件。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把我镇政府打造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实干型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责任与重托鞭策我们奋发有为,使命与担当促使我们开拓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万众一心,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气魄、只争朝夕的坚实干劲,我们英利必会大有可为,更好有为,为建设幸福美丽英利我们一起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