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利镇基本情况
英利镇菠萝种植历史悠久,资源禀赋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23.5°C,太阳辐射量大,年均降雨量1364毫米,为菠萝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英利镇菠萝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常年位居雷州市第一,是湛江市菠萝产业的核心优势区域,素有“菠萝之乡”的美誉,又因连片、广袤的菠萝种植园被称为“菠萝的海”。
二、菠萝销售情况
菠萝种植成长期为17至18个月,一般于6月份开始种植,次年12月开始集中上市,一直延续到4、5月份。英利镇菠萝菠萝种植品种原为“千里发”、随后更换为“青椒根”,目前广泛种植“巴哩”品种,菠萝成果由原来每个1-2斤改良成每个2-3斤,每亩可种植约4000株,亩产可达7000斤至9000斤。2022英利镇菠萝种植面积约257763亩,每亩产量平均6000斤左右,年产量达112746吨。
英利镇作为雷州市西南部特色农业镇,是雷州菠萝产业园的重要组成成分,英利菠萝已走向全国。当前菠萝种植处于产收旺季,各地菠萝纷纷上市。英利菠萝成果主要分为3个等次进行销售,一般有收购商到实地进行估产,菠萝成果1.5斤/个以上的销往长江以南,收购价格一般为1.2元-1.3元/斤,约占英利镇每年菠萝产量55%;菠萝成果0.8斤/个-1.5斤/个的则作为菠萝加工原料进行加工制作水管罐头,果酱、果馅等,收购价格一般为0.9元-1元每斤,约占英利镇每年菠萝产量35%;0.3斤/个-1.2斤/个的,部分销往长江以北,部分供市场散客销售,收购价格一般为1.2元-1.5元/斤,约占英利镇每年菠萝产量10%。
三、销售存在问题
经调研,果农普遍反映今年菠萝的需求量大,销价较往年偏高。但回顾英利菠萝往年的销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英利菠萝的长期高质量发展,现将英利镇菠萝销售面临的困难总结如下:一是菠萝种植品种单一。近几年英利菠萝的品种种植以“巴哩”为主,种植结构极不合理,菠萝品种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导致客源流失;二是菠萝销售模式落后。当前英利菠萝的销售主要以散户销售为主,由收购商到实地进行估产,果农销售没有主动权,一经产收旺季,若收购方因故不进行收购,易导致菠萝滞销现象出现;三是菠萝市场竞争激烈,英利菠萝综合竞争力弱。当前英利菠萝种植规模逐年减小、菠萝品种单一又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兼之邻镇徐闻县曲界镇作为雷州半岛菠萝生产第一镇,种植品种和深加工种类较多,已拥有成熟的菠萝品牌,相较之下收购方更倾向到徐闻进行集中采购。
四、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菠萝种植条件。在做好生产规划的前提下,由镇政府引导投入,因地制宜实施综合节灌工程,及配套加强生产地电路和果品保鲜、包装、冷藏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菠萝生产条件,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档菠萝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加快菠萝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是对当前种植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采用引进与选育种相结合的办法,尽快选育出适合英利菠萝生产种植的菠萝良种,并加快繁育推广,实现英利菠萝生产的良种化。
三是推进菠萝销售模式多样化。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鼓励果农积极发展互联网线上销售模式。由市、镇政府牵头支持,配合果农进行网上直播售卖,借鉴2021年徐闻菠萝“市长网络直播带货”模式,以此拓宽英利菠萝的销路,也易形成相应的品牌效应,提高英利菠萝市场竞争力。此外,不断发挥“科技创农”作用,科学引领菠萝加工和培育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融合发展,菠萝加工业已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发挥连接海南岛与雷州市的纽带作用,共建热带农作物种植联盟和农产品加工联盟。加强与海南岛及沿线乡镇在产业投资、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等方面合作。催生菠萝产业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成立专门机构保障协会企业正常运行。重点围绕菠萝、荔枝、芦荟等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三大产业航母,开展产业招商和配套招商,全力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富含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转变。
四是建立菠萝产业发展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在菠萝种植发展方面给予信贷支持、保险保护、灾害补贴等方面扶持政策,对关键重点项目给予贴息或低息贷款,对菠萝产业发展风险较大项目给予保险,当发生灾害造成损失时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等,在经济、政治、法律、金融、保险等方面逐步为菠萝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完整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