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有效提升交通违法查处量、压减道路交通事故,根据湛江市道安办“8.16”会议和雷州市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以及市道安办工作要求,我镇决定从8月22日起至9月22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为期1个月的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聚焦交通流量加大、违法增等情况,强化源头治理、部门协作、路面管控、宣传警示,从严查处一批易肇事易肇祸违法行为,有效治理一批人、车、路、企交通安全隐患,实现“一个下降、一个提升、一个确保”(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5%以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量上升15%以上,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成立英利镇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专班,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光同志任班长,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周一鸣,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梁兆利,英利交警中队队长陈国活同志任副班长,各办公室负责人、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成员。工作专班设立在镇应急办,周一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统筹组织指挥、协调、督导全镇综合整治行动。各村(社区)、机关单位也要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综合行动的组织领导、措施落实、检查指导等工作。
三、工作重点
(一)查处重点:重点查处疲劳驾驶、严重超速(“两客一危”和重型货车超速20%以上、其他车辆超速50%以上)、载客汽车严重超员、中型以上货车严重超载(超载30%以上)、货车和三轮车违法载人、“飙车炸街”和摩电“五类”、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
(二)执法监督措施。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英利交警中队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贯穿夏季行动全过程,坚决防止乱执法、乱罚款等执法突出问题;坚决避免出现过度执法、随意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坚决避免因执法不当引发舆情事件。
(三)舆情监测和处置应对。各村(社区)、机关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对执法舆情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准确把握舆情传播规律特点,及时引导舆论走向。发生舆情时,要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做好舆情引导,及时稳妥发布信息,严防形成负面舆情。对群众关注度高、集中热议的话题,要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严防小事炒大、大事炒炸,并做到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四、工作措施
1、强化镇区交通整治,提高通行率。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英利交警中队要牵头组织执法力量,严厉查处摩电车辆“五类”违法、机动车乱停乱放、泥头车扬尘等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泥头车、黄牌大货车城区禁行查处等行为。
2、强化农村道路通行秩序整治,筑牵农村安全防线。由镇应急办牵头,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英利交警中队、“一村一辅警”等力量,全面向农村地区倾斜,在辖区207国道、690县道等道增设执勤站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查和流动执法,严查严处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和7 座以上小客车特别是面包车违法超员行为,要持续加大酒驾醉驾、货车超载超限特别是重型货车的整治力度,形成浓厚的整治氛围。
3、精准安排执法部署,严查严管。由镇应急办牵头,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英利派出所、英利交警中队、“一村一辅警”等力量,围绕整治重点,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在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县乡道路关键节点、城市餐饮娱乐场所和地摊夜市周边道路、农村地区乡镇集市农家乐周边道路增设临时执勤点,切实提高管事率。加大“一早一晚”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事故多发高发、违法乱象突出等重点路段的巡逻检查频次和密度,有效提升执法管控效能。每周五、六、日定为全市集中统一行动时间,最大限度投入执法力量,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态势。
4、强化部门协作,集中打击整治“飙车炸街”。深化“飙车炸街”集中打击整治行动,主动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坚持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开展集中收网,形成对“飙车炸街”违法犯罪行为的整体打击、合成打击,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查扣一批车辆、处罚一批违规企业、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营造严查严打、严管严治的管理氛围。
5、强化巡查,提高头盔佩带率。由镇应急办牵头,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英利派出所、英利交警中队、“一村一辅警”等力量加强路查巡查,特别是辖区被湛江市道安办抽取头盔佩带率的卡口,要加大执法力量的投入,最大限度提高头盔佩带率。
6、严厉打击酒驾醉驾。坚持零容忍查处酒驾醉驾,综合行政执法队、英利交警中队、“一村一辅警”要采取异地执法、机动巡查等方式科学部署,加大农村地区、城郊结合部、后半夜等管控薄弱环节警力部署,重拳打击、广泛曝光酒驾醉驾违法行为,持之以恒贯穿综合整治行动始终,形成有力震慑,切实防范涉酒恶性交通事故。
7、强交通安全集中预警,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各村(社区)、机关单位要紧紧围绕阶段性安全形势和群众出行特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在农村社区广场、穿村过镇路段等人流车流密集场所开展主题宣传,针对“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加强分类宣传,发动两委干部、劝导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劝导,提示农村群众、务工人员、“一老一小”群体不要驾乘违法超员、违法载人的车辆出行。加强务农务工、劳务派遣等集中用工单位源头信息摸排,对重点企业负责人、重点车辆所有人和驾驶人开展警示教育,严防涉及务农务工集中出行的群死群伤交通事故。
五、工作要求
各村(社区)、机关单位一要精心组织部署,村(社区)书记、主任以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亲自负责,成立工作专班,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加强组织推进、指导协调、督促落实,迅速掀起行动高潮,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态势。二要加大对事故多发、整治力度不够的村(社区)帮扶指导力度,用好通报、约谈、督办、挂牌等各项措施,协调解决问题,帮助补齐短板。三要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逐利执法、过度执法,对电动自行车等重点群体,除对易肇事肇祸的严重违法要保持执法定力外,对轻微违法要以教育警告为主,绝不能以粗暴方式执法,绝不能以罚款、处罚为执法目的。四要关心关爱队伍,加强执勤执法安全防护,配齐配足安全防护装备,加大随机抽查和提示提醒力度,科学合理安排勤务,做好后勤保障,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弄虚作假,减少统计报表,减轻基层负担。五要及时报送信息,应急办负责在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前报送本月工作小结和成效,9月25日前报送工作总结,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可随时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