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村(居)委会:
《雷州市覃斗镇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方案》已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镇农业农村办反映。
雷州市覃斗镇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3日
雷州市覃斗镇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粤发﹝2021﹞9号),根据《广东省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方案》(粤乡振组办﹝2021﹞1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全市圩镇(即乡镇建成区)为对象,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加快补上补齐圩镇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突出短板,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实现镇村同治同美,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城乡融合,镇村统筹。以镇为单元开展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统筹谋划圩镇和农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强化镇一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精准发力,优先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引导群众、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筹资投劳,共同参与。
分类指导,示范带动。综合考虑全镇圩镇发展差异,推动美丽圩镇建设攻坚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指导有条件的村委会率先达到“示范标准”。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自然禀赋、发展基础,结合南粤古驿道、绿道、碧道建设,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因地制宜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特色化、品质化。
三、工作目标
用1年时间完成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各项任务,建立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2022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圩镇人居环境整治,圩镇达到“宜居标准”(附件1)。
四、重点任务
(一)制定攻坚行动计划。镇、村两级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细化项目清单,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
(二)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坚决彻底清理积存垃圾,清理房前屋后、街巷、老旧居民区、农贸市场等区域乱堆乱放,清理河道、池塘、沟渠等水域漂浮物和障碍物。坚决彻底拆除沿街破旧雨篷、遮阳篷等破旧附属设施,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拆除乱搭乱建、违法建筑。坚决彻底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行为,整治公共空间乱贴画行为,整治车辆乱停放行为。(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指导)
(三)开展“三线”治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原则,政府统筹推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运营主体各负其责,整治“空中蜘蛛网”问题,清理违章乱架现象。规范户外线缆架设,做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美观协调。探索开展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架空线缆共杆共建,鼓励有条件的圩镇开展“三线”下地。(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科工贸局、雷州供电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按职责指导)
(四)提升垃圾治理水平。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开展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行动,建设压缩式转运,普及密闭运输车辆。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投放箱等环卫设施,引导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推动机关、学校等单位先行先试。鼓励采用购买服务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按职责指导)
(五)加强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推动支线管建设衔接,提高污水收集覆盖面,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高进水量、进水浓度。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处理能力短板。有条件的圩镇应将周边村庄生活污水纳入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系统。提高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规范化运维管理水平。(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指导)
(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完善配套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善经营环境,探索推进市场化运行管理。加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推进物流服务联通,完善配送投递网络,加快快递服务网点建设。不断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推进体育场所建设,合理布局文体活动设施。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指导)
(七)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依托“互联网+”,建立快速反应、高效办事的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整合资源、融合创新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实现群众办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稳步推进 5G网络建设,提高4K/8K超高清网络承载能力,推进智慧广电建设。鼓励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圩镇绿色低碳建设发展,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科工贸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按职责指导)
(八)提升圩镇整体风貌。加强圩镇建筑风貌管控,做好沿街建筑立面风貌改造提升。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主干道入口处,增加融入地域特色的入口形象标识。统筹碧道、绿道、健身步道、休闲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深入推进“洁化、绿化、美化”行动,统筹镇村连线连片打造圩镇美丽乡村风貌带。(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按职责指导)
(九)开展试点示范创建。在实施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的基础上,镇开展品质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圩镇品质提升的标准体系。(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指导)
(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原则,将基础设施养护纳入常态管护及运行经费保障,探索建立收费机制。2022年年底前,镇基本建立职责明确、经费稳定、设施良好运行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做到有机构履行职责,有队伍专业管理,有资金持续保障,有群众广泛参与。(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落实;市发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工贸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雷州供电局按职责指导)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根据“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主体、镇级落实”的工作机制,镇级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工作统筹推进和检查督导;镇党委、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负责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的组织实施;镇党委、政府作为实施主体,做好具体工作落实、项目实施和日常管理,积极推广实施以工代赈方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作为阶段工作重点,整合资源,全力推进。
(二)加强资金保障。镇级统筹用好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涉农资金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积极申报中央和省、市有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美丽圩镇建设中符合相关条件的行政村,统筹土地出让收入、申报纳入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等渠道予以支持。镇级领导,镇村两级积极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美丽圩镇建设,加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同时要盘活各领域行业资金,集中用于推进美丽圩镇建设。
(三)加强用地保障。探索科学用地方式,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满足美丽圩镇建设用地需求。
(四)加强技术保障。镇级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协同作战、强力攻坚、统筹协调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需借助县级力量引入专业团队做好全过程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服务。加强镇级规划,引进和培养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镇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检查考核。将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及行政村和相关部门综合考核的重点内容,镇要加强对各行政村及相关部门指导督促,压实各行政村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和调研暗访,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做法,对推进工作不力、落实工作成效差的行政村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镇、村两级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工作检查、考核,广泛开展竞争、评比,确保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各项内容高质量完成;加大奖惩力度,将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进度、成效将与下一年度资金挂钩,对于达到“示范”标准的行政村,优先进行奖补。
(六)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对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的宣传,调动基层干部、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同时,各地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加强交流学习,不断巩固工作成效。
附件:1.宜居圩镇标准
2.示范圩镇标准
3.雷州市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宜居标准
附件2:
示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