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
让不少个人和家庭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最后血本无归。
结合以往案例总结非法集资诈骗手段,
敬请市民提高警惕,
避免上当受损。
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执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以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或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等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以经营教育培训产业为名,推出承诺存满一定期限后即返还本金并赠送高额课时费的变相返息收费方式,引诱社会公众购买其理财产品。 以实体餐饮店为载体,向社会公开宣传门店会员卡、储值卡等,并承诺一定期限内给付分红回报,后由于资金链断裂等各种原因,无法返还本息。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1.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
3.投资理财请找合法正规的金融机构,找官方机构核实信息;
4.面对“保本高收益”陷阱,牢记“六个不要”:不要轻信、不要理睬、不要回复、不要贪图便宜、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