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 五年“破冰”
金秋10月,捷报频传。10月19至20日,全国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创建暨禁毒扶贫工作会议在四川省凉山州召开,会议通报了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地区实现“摘帽”名单,雷州市名列其中。喜讯传来,雷州人民欢呼雀跃,扬眉吐气。自2015年底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毒品滥用危害严重警示地区”挂牌整治以来,雷州市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禁毒,历经5年“破冰行动”,终于喜见曙光,摘掉“毒帽”。 三级书记抓禁毒 把责任扛在肩膀上落实在行动上
2015年底,雷州市因毒品泛滥严重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毒品滥用危害严重警示地区”挂牌整治。自挂牌整治后,雷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广东省及湛江市禁毒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四禁并举、预防为本、综合治理”的禁毒方针,紧紧围绕禁毒重点整治的30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创新禁毒工作经验,在全市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毒人民战争。
市委书记张仁建率队突击检查禁毒工作
雷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禁毒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禁毒委主任、市长担任第一副主任的禁毒委员会,各镇(街)、村(社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禁毒工作,形成三级书记抓禁毒的稳定局面,切实把市、镇、村责任一级一级压实,将禁毒工作列为各级党政“逢会必议”内容,纳入全市平安创建、文明创建、人大执法检查、干部绩效考核。各级党政“一把手”定期组织研究禁毒工作、定期为党员干部讲禁毒课、带头组织检查涉毒重点场所、带头组织踏查易制毒风险部位,最大限度将人力、财力、物力向禁毒工作倾斜。
雷州市制定了《雷州市各镇(街)禁毒工作考核实施方案》,采取“月考核、季考评、年总评”方式,按照“十一个率”标准量化考核,压实禁毒工作责任。近5年,雷州市在禁毒重点整治中共倒查问责党政干部50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2人、党纪处分6人、政纪处分6人、约谈36人,通过考核和奖惩,全市禁毒工作形成了“你追我赶”和“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的积极局面,确保了各镇(街)把禁毒主体责任真正扛在肩膀上,落实在行动上。
投入三亿元禁毒 全力铲除涉毒违法犯罪滋生土壤
为给禁毒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自开展禁毒工作以来,在湛江市财政部门的支持下,雷州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禁毒经费的保障力度,拨出专项工作经费,加强禁毒基础设施建设,为雷州禁毒购置装备、招聘禁毒辅警和科技投入等,有力促进了全市禁毒工作向稳、向上、向优发展。
2016年,雷州市禁毒办率先在粤西地区实现实体化运作,统筹市、镇、村各级资源,成立禁毒“8支队伍”,实现禁毒工作专人抓、专人管、专人干,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累计安排近3亿元,投入禁毒整治、基础设施、装备购置、队伍建设等,为禁毒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建成禁毒教育宣传基地、禁毒主题公园、病残吸毒人员收治场所、毒品检查站等基础设施,有力推动禁毒工作常态化运转。
设卡严查
为做到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严打高压,全力铲除涉毒违法犯罪滋生土壤,雷州市在禁毒工作的整治期间,从多警种中抽调20名年轻业务骨干全力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得益于严厉管控,全市辖区毒品价格逐年上升,2019年与2015年底相比,K粉、冰毒、海洛因价格分别上升525%、400%、411.1%,许多吸毒人员因无法买到或买不起毒品而被动戒毒。
整治以来,全市共侦破毒品案件1403宗,其中省部目标案件21宗、千克以上毒品案件17宗、百克毒品案件12宗,打掉涉毒团伙41个,查处吸毒人员8653名,强戒吸毒人员5278名,刑拘毒品犯罪嫌疑人1808人,破案数、刑事拘留数等9项主要打击数据均居湛江市第一,涉毒犯罪得到根本性遏制。
多元化共治禁毒 着力提升全市涉毒管控水平
对禁毒整治工作,雷州市十分注重强化制度建设,形成合力以多元化共治禁毒。按照《雷州市禁毒委成员单位考核方案》要求,通过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的方式,倒逼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主动负责,把禁毒工作列入年度规划和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整治期间,禁毒委成员单位主动投入禁毒工作的力度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力度到位,禁毒工作“打、防、戒、教、管、帮”各个环节呈现良性循环。市禁毒委成员单位按照挂点分工,分批分片包干安排专人进驻48条涉毒重点村庄开展帮扶,促使全市禁毒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的禁毒工作格局。
巡游震撼
上街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雷州市禁毒整治工作善于强化科技保障,借助高科技手段来实现智慧禁毒:主动争取省公安厅禁毒局支持,在全省率先使用网格化巡防APP系统,对全市1.4万多名吸毒人员及1056个场所全部入网管控。自主开发“粉盾”APP平台,建立“禁毒社工+妇工+社区民警”帮扶机制,在发现家庭成员有涉毒异常行为时,通过在线系统功能实时发送定位、即时现场录音、救助短信和紧急拨打报警电话等方式及时处置。
加强预防教育 夯实思想根基禁毒氛围更加浓厚
预防教育是禁毒工作治本之策。近年来,雷州市禁毒工作以宣传教育为抓手,不断加强农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在文化巡游活动中开展“禁毒+民俗宣传”,在市博物馆植入“禁毒+文化宣传”,在市人民公园建设“禁毒主题公园”等,把禁毒整治工作推向纵深发展。
扎实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建设,把禁毒知识纳入全市教育教学内容。全市537所学校禁毒宣传长廊、展示室建设达100%,每月一次禁毒主题班会课、每学期一堂禁毒宣讲课、师生国旗下宣誓签名活动达100%。
几年来,雷州市积极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全市禁毒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参观人数1730批、28.6万人次。编写《毒祸》《一个鸡蛋》《好事村长》等雷州话禁毒剧本,通过雷剧、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开展禁毒宣传,全民禁毒氛围更加浓厚。新城中心小学被评为全国禁毒教育示范学校,10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禁毒教育课题《新时期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创新模式研究》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优秀德育科研成果研究报告一等奖。
“雷州模式”见大爱 打通戒毒康复人员“最后一公里”
几年来,雷州市把涉毒人员帮扶解困工作当作一项重点来抓,依托基层社区组织对戒毒康复人员全面进行摸底,摸清有就业愿望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情况,对符合救助的戒毒康复且生活困难的对象给予相应的救助。同时,市人社部门在市强戒所设置了就业培训基地,联合广东樟树湾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臧隆记食品有限公司、雷州市园中园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季度都举办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招聘会,努力创建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媒体助力、爱心关怀”的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模式,建起了“政策给力、企业配合”的就业安置长效机制。
禁毒公园
雷州市还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全力做好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工作。积极发挥禁毒协会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通过禁毒志愿者、爱心慈善团体推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开展。雷州市公安局戒毒所与佛山三水康复苑建立就业合作机制,安置戒毒康复人员5名。全市扎实推进“8·31”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雷州模式”,全市21个镇(街)均建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配足了禁毒社工、禁毒专干,实现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实体化运作,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率达100%。
此外,雷州市在全市每个村委会(社区)挑选1名村委干部组成475名村级禁毒专干,在每个自然村挑选至少1名村干部组成3108名禁毒网格员队伍,由政府对“一干一员”划拨禁毒津贴、购买流量套餐、配置禁毒专用电动车,实现对网格内吸毒人员结对管控、帮教,同时负责对网格内易涉毒场所、部位的踏查管控,确保每个场所、每个区域、每名吸毒人员都有人查、有人管,推动禁毒工作落地落实。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率、就业安置率、网格化覆盖率大幅提升,成效获得了国家、省、湛江市禁毒办的高度认可。
按照“政府搭台、依托社会、多方参与”的思路,不断完善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机制,建成了雷州“威尔厂基地”“亚艺厂基地”和“社企警联盟帮扶”等戒毒康复就业帮扶阳光家园,解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就业安置,对225名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帮扶困难戒毒康复人员67名,为3000余名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打通了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历经几年禁毒工作“淬炼”,2018年底,雷州市顺利实现了从通报警示降级为“国家禁毒委重点关注地区”。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大家齐心协力,以更坚定的信心推进禁毒工作,全市禁毒形势呈现出总体不断向好、持续改观的良好局面。缉毒打击成效稳步提升,吸毒人员复吸率、新发现吸毒人群、外流贩毒人员总量同比分别下降21.9%、58.3%%和75.2%,戒断三年以上未复吸人数从3075上升至8556人,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雷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以创建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城市为目标,保持“工作不松、投入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开展禁毒示范创建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