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2号”即将下水向大海要“粮”
“这个巨无霸大家伙投产后,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超100万斤优质深远海养殖鱼类!”6月14日,在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港海岸,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指着码头上一个巨型的养殖平台——庞然大物“海威2号”,高兴地告诉记者说。
据介绍,“海威2号”的建造工程,已于5月底竣工完成,将于6月18日选择最高潮位时下水,投产地位于覃斗镇流沙港湾,与2022年4月21日投产的“海威1号”在同一片海域。此外,规模更大的“海威3号”也在规划设计中。“海威1号”“海威2号”的投产,是雷州市积极向海要“粮”的举措之一,是我省目前已投产的规模最大的海上养殖平台,标志着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迈出新的步伐。当天由央媒、省媒组成的采访团,也特地赶来一睹为快,对即将下水的“海威2号”进行“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广东主题采访。
记者现场看到,这个名为“海威2号”的巨无霸大家伙,长86米、宽32米、高16.5米,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在它的映衬下,其他建筑物都显得矮小无比。“它虽然是‘海威1号’的弟弟,却比亲哥整整高出一个个头,”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告诉记者说,“海威1号”平台长度46米、宽度23米、高度13.50米,分设2个深12米的网箱,每个网箱可养水体7500立方米,共1.5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水体可养殖20公斤鱼类,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超60万斤优质深远海养殖鱼类。而现在,这个亲弟弟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超100万斤鱼类,以鳘鱼、军曹鱼、鞍带石斑鱼(龙趸)等中高端名贵海水鱼养殖为主,比其他的深海网箱更安全、更智能、更低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从“海威1号”到“海威2号”,雷州市将继续推进海上养殖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加强信息技术与渔业现代化的融合,为海洋牧场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
据了解,“海威2号”是一种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能抵御15级超强台风;搭载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形成智能化养殖管理,可节省人工成本60%;宽阔的平台空间搭载太阳能电力系统,日均发电量约200度,实现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环保低碳。无论是“海威1号”还是“海威2号”,都是桁架形式的抗风浪绿色智能养殖装备,采用半潜式结构设计,四角锚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台风来的时候,‘海威1号’最多可以下沉8米。在海底较深处,能减少台风对网箱中鱼儿的影响,‘海威2号’能下沉12.5米。”刘定这样介绍。
记者:黄华实 莫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