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工作改善村居环境
日期: 2020-09-21 00:24:51
来源:雷州市新闻中心
文字:【 访问:-

广东新闻联播推介“雷州经验”

       管控农房提升风貌,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雷州大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项“民心工程”……9月14日,广东台广东新闻联播推介“雷州经验”!

       走马雷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全市把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特色提升,在红土大地上绘就一幅幅别具风情的美丽乡村画卷

客路镇东坡西村漂亮的小洋房整齐划一

南山乙村

一户一宅,“一张图”管村

  一大早,雷州客路镇水标村委会南山乙村96岁的钟善芳老人就出来散步了。走走、坐坐,看着仿如画卷的村庄,老人很是满足。钟善芳感叹,“变化就是漂亮,我经常出来走,像城市一样,高兴啊!这样的世界住多久,大家都说好!”

墙绘够亮眼

农房“微改造”

  美丽村庄的背后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南山乙村是革命老区村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注重村庄规划,坚持有序建房。步入新时代,老农房、新楼房怎样管控布局?村庄怎样建设才能更美?水标村委会和南山乙村首先抓住规划做文章。

  “规划是最重要的!”客路镇水标村党总支书记蔡兆林谈到,“我们8条自然村都是这样规划的。我们根据每条自然村因地制宜,我们要请那些村民代表、村民,请设计院过来,根据各自然村怎样需要,怎样打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定要讨论,经过反复地讨论,才能出这张图的。”

  有了规划,怎样确保落地?村子实行“一张图”管村,按照“一户一宅”规定,采取个人报名和抽签结合的方式安排宅基地,并选出村民代表当监督员。“建房子的时候,经常有人拿尺子过来量你的房子合不合格。”村民易行美说。村民易太兴也称,“每一栋屋开始建造就有两个监督员来监督,每天都用尺子量宽度和长度不能超过(规定的)2厘米,(一层)高度不能超过3.8米,村里是统一规定”。

  农房规划整齐有序了,村子里又在乡村风情风貌上下功夫,修起文化公园、休闲广场、改造乡村客栈、绘制特色墙绘,让村庄越变越美。

  村民小组易太兴告诉记者,以前60年代那个房子就保持原来那种风貌。现在90年代后建的风格不同,给它们“穿衣戴帽”。村民易行美不禁举起大拇指:“漂亮漂亮,我们现在的房子好整齐,我们村民都非常满意。”


       村民易日金赞叹,“现在农村美丽了,家庭也幸福,天天有人来这里参观,感到非常骄傲!”

东坡西村

“八个统一”农房管控

  与南山乙村相隔不远的客路镇客路村委会东坡西村又是另一番风景。在这里,64栋漂亮的小洋房整齐划一,房前屋后或花草丛生 ,或果蔬飘香。村民符爱梅浇着屋后的小菜园,说着村规民约和变化,满满的幸福。

  “我屋后这里原来刚开始的时候是种绿化的,种草皮,现在种的是青菜,这样就比较实用,蔬菜可以吃,也美观也好看!”村民符爱梅说。

村民齐出动

  东坡西村是一条整体搬迁村庄。当时村里利用政府奖补政策,通过规划、用地、设计、建设、绿化、排污、拉电、供水等“八个统一”进行农房管控。小洋楼如期建起,房前屋后也统一绿化,但村民们觉得不实用。村里又集中商议,决定尊重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创建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

  东坡西村村干部张有良跟记者谈到,“现在可以种辣椒,木瓜蔬菜都可以。大家都支持,住得舒服了,大家思想都比较统一。”村民符爱梅还说,“这就是大家的意愿,大家都很满意的,是比以前人性化了,大家都感觉很好,日子过得很美,大家都很开心。”

南田村

“陈瑸故里”游客络绎不绝

  附城镇南田村则依托明清三大清官之一的陈瑸故里资源和东洋良田,坚持历史文化和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相融合,大力创建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修复古民居,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南田村村干部郭允鹏称,“对我们村发展有很大帮助的。今年6月以来,像现在游客400多个单位已经过来了,差不多人数1.2万左右。”“这个做法,我们老百姓欢迎。这里教育基地嘛,就要学习陈瑸那种清廉公正,把这作为培养干部的大学校。”村民郑国活点赞。


清端园概貌

保洁常态化

  村民郑忠朝感叹称,“农村变得像城市那样了……幸福,老老少少都很高兴!”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如画来。如今,雷州把2247条村庄分为基础类、特色类、精品类推进风貌提升,每年安排1亿元,采取竞争性pk、“以奖代补”等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掀起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