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此话用在坚守预防雷州疫情传播第一关的流调人身上毫不为过。在抗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被称作防疫的“先遣部队”“侦察兵”,专门负责寻找病毒的“来龙去脉”。4月9日记者专程采访他们,了解一群流调人在雷州与病毒“赛跑”、勇敢狙击疫情的故事。
流调指挥中心
当天上午,在雷州市樟树湾大酒店多个会议室,记者看到来自湛江及各县(市)区的100多名流调队员,早已根据工作需要,抽调在雷州市流调指挥中心综合协调组、信息组等9个小组里,正在在开会分析流调情况,或在向省疫情防控信息系统汇报,或在给有关对象电话核查,工作现场一派繁忙。“我们每名队员,差不多一天要核实数十位调查对象。”湛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叶国强告诉记者,“每调查一个对象往往需要跟上报部门、公安、网信等多个部门沟通才能弄清楚调查对象的行程轨迹等真实、有效的信息,每天电话起码上百通!”
分析流调情况
据了解,流调工作主要分为电话及现场进行核查等形式。但每种形式都不容易。其中电话形式看起来简单,但经常会遇到对象因恐惧亲属被累及隔离,而不配合调查。此时就需要流调员成为“心理疏导者”,耐心安抚其情绪和进行宣传教育,再快速开展流调工作。而到现场核查更不容易,相当于敢捋虎须,必须要小心翼翼做好做足个人防护措施,谨慎严防被感染的风险。每次出现疫情,能够向社会发布疫情通报,在“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密切接触者”等词汇背后,都是多少流调人员不为人知的艰苦付出和真情奉献。
4月4日晚上,刚接到雷州出现阳性病例的报告,湛江市疾控中心和公安马上调集100多人,当天晚上赶到疫情发生的现场。对一些重点场所进行布控,对一些人员管控,对一些核心密接深入调查。流调工作队完全按照国家的要求,2小时内达到现场,对病人或者是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涉及的工作、生活场所等进行调查或对有关情况进行后续工作,对病者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场所,进行综合研究,给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及后续核酸大筛查提供科学依据。自疫情警报拉响以来,驻扎雷州的流调队员们就开启了“5+2”和“白加黑”的上班模式。
流调工作现场过生日
杜焕,是湛江市级的流调骨干,他于2021年6月曾经参加吴川流调工作,后来曾被派去东莞、深圳支援抗疫,现又过来雷州支援。他刚从深圳回来后,准备回家过清明节,但在4月5日凌晨接到电话通知后,二话不说就于当天凌晨2时半跟随第一梯队快速赶到雷州,与队友们迅速冲锋一线,首先到龙门‘零号病人’家里流调等。“他已经许久没回老家了,平时只能通过手机和家人视频。他与队员谭颖都是同一天生日,‘俩兄弟’的生日都是流调工作现场过。其小女儿很挂念他,父女俩也只能通过电话或者视频来聊天。”叶国强提及杜焕的侠骨柔情令人动容。
叶国强说,流调工作就是要将在过去的每一个重要时间里,你到过的地方、遇见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情都要弄清楚,其价值在于“上溯传染源、下防疫情扩散”。“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与病毒赛跑,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疫情发生后,每增加一名确诊患者,就有许多相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我们必须把他们找出来,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治,能够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及时为市政府提供防控科学的依据。”
据悉,驻扎在雷州开展流调工作的流调队员,除了白天打电话,晚上还要写报告,他们从“蛛丝马迹”中追查病毒痕迹,分秒必争、夜以继日,努力跑在病毒前面,“再累也要顶下去,因为这是一种责任。”叶国强说,每一份报告,都必须严之又严,谨之又谨,慎之又慎,最终呈现的流调结果,是判定密接、次密接、科学精准划定疫点、确定消杀区域的重要依据,也是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的前提基础。
融媒体记者:吴智雅 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