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吹遍雷州半岛的时候,北和镇北港村的麻正坑正迎来一抹新绿。这抹新绿里点缀着一颗颗红宝石般的圣女果正在被采摘,这是当地一位新手农民的第一个丰收季节。
圣女果丰收
这位农民叫陈智勇,去年他承包了北港村140多亩荒地,种上小西红柿。这种果、菜两用的小西红柿又被叫做圣女果,成熟摘下来的圣女果,外观饱满果红,皮薄多汁满口清甜而爽脆无渣。
陈智勇(左一)与农业技术员
技术员告诉记者这是第二次摘果,这140多亩圣女果每3天摘一次,可以摘到6月份,每次摘果2万多斤,总产量在70万斤左右,按目前的市场价每斤5元计算,总产值可达300到400万元。
陈智勇说他当过老师、酒店老板和村党支部书记,他是第一次当农民,是他的梦想。他觉得自己可以当个好农民,遇上北港村土地流转的时机,中标后他就来了。他说他当农民挺自在,他把他在果园旁边的办公室布置得像党员活动室,他说改行做农民是党给他的勇气和力量。
陈福文检查瓜苗
北港村的村长陈福文早年外出打工,父亲过去是村干部,当选为村长后,第一件事就想把村集体丢荒10多年的土地流转出去,复耕复绿壮大集体经济。陈智勇包地种果后,他也通过村集体公开招租的方式承包了村90亩荒地种上了西瓜,西瓜目前长势喜人,他还请了当地种西瓜的行家里手做技术指导。
虾塘基地
北港村党支部书记杜六仔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养虾专业户,他承包了6亩多塘养虾,亩产量1万多斤,而且一年三造,是能量密集型高密度养虾,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村民说他是会养虾赚大钱又乐意帮助人才被选上当村党支部书记的,周边许多从事海水养虾的村民都曾受过他的帮助。
北港村流转荒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
或许很多人眼中的富豪总是衣着光鲜,出入高档场所,但可能也有人想不到,这些出现在田野乡村,看上去挺普通的农民是隐形富豪。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为雷州市的乡村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成了村民最真实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