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影像摄制组专访雷州名作家
不远千里奔赴雷州,顶烈日冒大雨,下乡村临寒舍,不停奔波……9月23至24日,广东省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影像摄制组,专访吴茂信、邓碧泉、蔡庭、蒋生、陈吴森、林毅等6位雷州名作家,风雨兼程记录他们的文学之路,深情回望展现名家的风采,给本土作家留一份宝贵的“年华回望记忆”。
据悉,去年7月以来,广东作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作家协会关于开展著名作家影像拍摄的工作部署,本着“挽救人文资料、挖掘历史记忆、展现名家风采、树立文化品牌”的宗旨,启动开展广东文学名家影像资料拍摄工作。访谈内容涵盖个人简介、创作历程、主要作品、写作心得、文学观点、文坛故事等,摄制影像资料将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广东文学馆保存,以做后期延展、剪辑、制作。
此次广东省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影像摄制组到雷州专访,由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二级调研员高小莉带队,摄制组一行共4人参加。为零距离感受雷州作家们真实的生活和写作状态,以更好的视角深情回望名作家走过的文学年华,连日来摄制组深入到名作家们的家庭小屋,或者到其曾经生活和工作过地方,对他们进行专访拍摄。主要以口述的形式,触动名作家们打开记忆的闸门。
“小时候喜欢写作,源于被老师把拙作当作范文宣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人一事,一开怀一顰顣……都是最好的题材,都能触动写作的灵感。”“创作多年来,我的体验是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坚持民族特色,坚持地方文化特点,才有生命力,才有新鲜的热度和温度……”专访中,受访的雷州名作家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大都从自己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谈起,讲述与文学结下的不解之缘,深情回忆起几十年坚持文学创作的故事,诉说有生以来对文学的无比执着和热爱,同时分享了创作经验。对广东文学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着眼长远展望广东文学发展的未来。
连日来对每位雷州名作家的专访,拍摄时间大约三四个小时。访谈期间都是名家荟萃,文学顶尖汇流,人人与摄制组老师敞开心扉,谈古论今,品茗赋对,诗书芳芬。“这次的专访收获满满令人惊喜。”高小莉表示,“在雷州的骄阳与海风中,与本土作家畅谈梦想与人生,文学与生活。从在农村开启文学梦的吴茂信、邓碧泉,到孜孜以求坚持本土题材创作的蔡庭、蒋生、陈吴森等,再到刚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的后起之秀林毅等,都是以文学梦装点了闪亮的人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雷州专访之行,让我们感受了浓郁的雷州文化。”高小莉说,“专访每位名家差不多到半夜才收工,但是觉得很是值得,因为能够给每位名家留下一份弥足珍贵的年华回望记忆。在此要特别感谢雷州市文联、雷州市作家协会的无私支持和关爱,感谢每位雷州名作家老师的热情配合,以及团队成员的吃苦耐劳和任劳任怨。连日来深入基层一线,了解了作家最真实的生活,写作状态,像年逾8旬甚至年近9旬的蔡庭和蒋生作家,晚年还在自己的小书房里奋笔疾书,他们追逐文学梦的人生故事,令人无不感动。他们每位作家本身都是一本写不完的书。”
记者了解到,此次专访的几位雷州名作家,创作成果十分丰硕。其中,吴茂信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出版专著十余部,文学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邓碧泉,笔名若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陈瑸诗文集》、《若水斋诗钞》、《若水诗词系列》(五册),多篇诗词作品发表在《诗刊》、《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等报刊。蔡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副研究员、湛江作家协会理事,著有《雷州风流》《南国校园之歌》《中国酿蜜新星》《历史从雷州流过》等作品集。其中《雷州风流》获全国报告文学大赛一等奖、当代文学研讨会一等奖。传略辑入《广东当代作家传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等。(全媒体记者:吴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