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爱心资助10多名困难学子
短短10余天的雷州抗疫历程,展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各行各业的大爱风采。其中因疫情影响留在村中当志愿者的冯辉,在热心抓鱼支援医护人员抗疫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从大学毕业后的他,在短短的5年中已资助了10多名困难学子,并组织发起了上百次爱心公益活动。他诸多感人事迹无不体现了难能可贵的“雷州温度”,传递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来自雷州市龙门镇谢家村的冯辉,不仅是一名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还是一位热心资助孤儿和困难学子的“助学达人”。自从大学毕业后5年以来,他先后资助了6名贫困大学生、2名孤儿等10多名困难学生,并且现在这些善行义举还在进行时。“我的助学初衷就是:教育不能因贫穷失去求学圆梦的机会,爱心助学改变一个孩子即可改变一个家庭。”他这样告诉记者。
“未经他人苦,怎有今日行?”这可谓是他亲身经历所萌发的助学公益动力。今年33岁的冯辉出身寒门,当年其3个姐姐就是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最后把读书机会都留给了他和哥哥。年少时期的这些苦难经历,让他对贫困群众特别关注与同情。“如果不是家里贫穷,我的亲姐姐也可以享受高等教育、有个称心如意的事业……”冯辉一直对疼爱他们兄弟俩的3个姐姐,因穷断送了读书前程而耿耿于怀。现在尽管他的家庭经济生活并不宽裕,还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他连续多年的助学事迹深得朋友同事以及受助者的好评。
冯辉先后就读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毕业之后曾在多家媒体就职,也有过一段创业失败的经历,2017年开始入职于湛江农垦医疗系统。也就是从当年开始,他走上了热心助学公益的道路。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参加雷州乡贤组织的慈善活动,如逢年过节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捐赠爱心蔬菜驰援武汉抗疫等。
公益活动中,诸如下乡慰问贫困家庭时,冯辉经常遇到一些对象因为家贫上不起学,让他不由自主想起自己的贫穷经历,在深感刺痛和心酸之余,毫不犹豫伸出了援助之手。“来自农村家庭的一些孩子,像极了儿时的我……只要他们想读书,愿意读书,只要我有经济能力,我就一定要资助他们到底,甚至到他们考上硕士、博士。”此后,几乎每年9月开学季,他都会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捐资助学,包括资助孤儿、残疾人等群体。
来自广西合浦的陈艳丽,以及雷州市英利镇的张小辣椒,都是冯辉开始爱心资助的第一批大学生。她们或因家庭变故等原因面临辍学。获悉情况后,每学年冯辉都会给他们资助3000元及安排一些节日慰问等。她们于2017年考上大学,其中,陈艳丽在去年考上研究生时,冯辉还给微信转账转去了4000元,并表示继续资助其读完研究生为止。此外,覃斗镇的林凤、李小雨等贫困大学生,也是冯辉的资助对象。从2017年开始至今,冯辉已资助了6名大学生,每人每年都是3000至5000元,从大一至毕业从不间断。
在多年来的义行善举中,冯辉除了资助贫困大学生外,还资助了一批贫困中小学生,如来自纪家镇石井村遗孤兄弟俩林文略、林文腾等10余人。特别是对林文略、林文腾遗孤兄弟俩,冯辉与农垦医疗系统同事及身边朋友等,从2017年起就一直合力给予帮助。逢年过节,他们都会组团前来慰问,为孤儿兄弟俩免费做健康检测,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及生活用品等,并陪他们一起吃“团圆饭”,带其到城里游玩……多年“爱心援助”从未失约,每年都给予孤儿兄弟俩爱的陪伴。
“我们都是受到冯辉的影响而加入慈善公益队伍的行列。”在湛江农垦第二医院工作的李雅这样说。而冯辉在雷州抗疫一线的感人志愿事迹传开后,雷州姑娘祝琪欣不辞辛劳到农贸市场和菜地里采购各种蔬菜2200多斤,还购买了一批矿泉水、八宝粥等,连夜送到龙门镇的闭环管理单位;来自金源花生油和金粮醇酒业两家本地品牌企业代表也主动联系上冯辉,并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对龙门卫生院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慰问,给他们送来一批花生油和水果等……他们均表示此事源自在抖音视频及微信朋友圈,看到冯辉带领一帮兄弟天天下水抓鱼送给医护人员,受其事迹所感动而献爱心。
据了解,冯辉平时不但自己热心公益,还通过朋友圈发动大家合力行善。受其朋友圈的影响,5年来已经有100多人加入了行善助学队伍。“人生虽是短暂,但做人做事唯有踏实才心安。坚守公益初心永恒,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何乐而不为?非常感谢身边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希望未来继续携手走在公益路上,一起帮扶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冯辉这样说。
如今,来自广西合浦的小陈顺利考上了研究生,为未来找到一份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来自雷州英利的小张于去年毕业顺利当上一名人民教师,已经成为贫穷家庭生活的主要支撑,令人倍感欣慰。而其余获得资助的学子,在冯辉及大家的鼓励下,沐浴着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人人奋发图强、茁壮成长,即将圆梦,终将肩负起改变一个贫穷家庭的重任。
融媒体记者:吴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