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奋战在雷州疫情防控一线的流调队员
日期: 2022-08-19 20:12:46
来源:雷州市融媒体中心
文字:【 访问:-

  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流调队员通过大数据排查、查看视频辨认、现场走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曾走过的地方等方式,逐一排查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最快的速度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为疫情防控风险提供研判的科学依据……

图片

  自我市“0804”新冠疫情发生后,湛江市第一时间抽调了全省300多人的精兵强将,成立疫情流调“尖刀班”。他们在第一线日夜奋战,逆行而上、直面危险、冲锋陷阵,扛起了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和密切接触者排查的重任,舍小家护万家,为守护我们的城市负重前行。湛江市、雷州市两级主要领导多次坐镇流调指挥中心指导,湛江市政府曾海副秘书长精心谋划,把握每个细节,找出每个病例的关联。

  抽丝剥茧,层层揭开疾病传播真相。“对于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我们要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梳理,根本记不清梳理了多少次。”湛江市疾控流病科陈秀兰科长感慨。流调工作是防止疫情扩散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流调工作做得到位,疫情将会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反之,则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了尽可能地把确诊病例的每一个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都找到,流调人员必须一次次地与确诊病例沟通,核实曾去过的地方,一次次地走访这些地方,并一遍又一遍核实与确诊病例曾在同一时空活动的人有哪些,运用大数据手段、查视频等方式,对可能是密切接触者的人员逐一进行排查。“能把所有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都精准把控住,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扩散的可能。”雷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郑宏林说。

图片

  深夜、清晨,是大部分人熟睡的时候,而樟树湾大酒店的联合流调工作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在流调办公室内,工作人员一边拨打电话,一边不停地记录信息,询问声、电话声、键盘声源源不断,24小时不停歇地连轴转,让他们眼珠发红、嗓子嘶哑、脖颈僵硬.......

图片

  8月4日,北和镇出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由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雷州市流调工作专班迅速成立疫情前置流调工作队,第一时间赶赴北和镇开展一系列应急处置工作。两天两夜的不眠之夜,前7天的连续应急处置,累了在桌子上休息一会,一顿饭2个多小时才吃完;连续应急处置争分夺秒与病毒抢时间,队员们想的就是“快”、抓的就是“准”......没人喊苦,没人喊累,“顶住接着干”的口号展现出最美抗疫战士的精神!

  在樟树湾大酒店的联合流调工作组大厅里忙碌的雷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湛江市流调组副组长、雷州市流调组组长陈小华,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嗓子嘶哑。据同事们说,雷州市相关领导已经好几次劝她休息,她仍旧没有离开岗位。“睡一会就够了,不好走开,好多事情需要协调、汇报。”陈小华说:“只要能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平安指数,这一切付出,值!”

图片

  疫情发生后,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文胜第一时间随湛江市流调队伍驻点雷州,成为流调工作的主要力量。因为她爱人也长期在异地从事医务工作,他克服孩子无人照看的实际困难,再一次主动请缨到雷州,他自上而下,主动担当、抓落实的高效务实作风,深受同事的称赞。“其实我做的工作微不足道,我也不是最辛苦的。无论白天还是凌晨,只要接收到数据,都得第一时间完成整个流程。大家真的是跟病毒在赛跑。”

  在北和一线指挥流调的雷州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传染病防控应急队队长陈伟,多少个不眠之夜坚持工作,眼睛充满血丝、喉咙沙哑说不出话、血压升高全不顾,吃点药接着干,吃饭经常是边吃边干2个多小时才能吃完;不分昼夜的接听电话指导指挥工作和解答各种抗疫疑问,长时间接听电话使耳朵听力下降。家人顾不上,身体状况也不顾,抢时间与病毒争分夺秒!

图片

  湛江市中心血站谢树坤、雷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温扬帆,还有雷州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预防股蔡金坤等,为了抗疫,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面对繁琐的超负荷工作量,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坚定地留在“疫”线,投入到高强度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这些天,他们和队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为的就是能跑赢病毒,阻止疫情的传播。然而他们无怨无悔,只因为他们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只因他们是疾控人。

  北和流调队共计及时筛查出76个阳性病例、1795个密切接触者、406个次密切接触者、涉疫环境采样9058份(查出12份物表阳性),指导消毒处置926948平方米,划定11个高风险点,重点场所200个,指导全镇全域的生活垃圾处置等等,为北和抗疫立下汗马功劳!


  融媒体记者:戴李春 陈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