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共享雷州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方便公众获取优质气象服务,雷州市气象局组织编写了《雷州市气象公共服务白皮书(2022年)》,总结回顾2021年公共气象服务,介绍了2022年气象服务工作计划,并对雷州市气象局现有的公共服务渠道作详细介绍。
雷州市气象局将根据气象业务的发展每年更新发布公共服务白皮书,欢迎社会各界对雷州气象公共服务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759-8830083
一、2021年气象服务总结回顾
(一)2021年天气气候概况
2021年雷州市气候属于正常年景:气温偏高、初台晚、台风影响偏弱、气象干旱明显。4月中旬开汛,开汛正常,降水偏少,时空差异大;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年内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无热带气旋直接登陆雷州;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局地出现了强降水、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大雾天数较常年偏多;冬季冷空气活动较频繁。
我市2021年年平均气温24.3℃,比历年平均值偏高1.1℃,本年极端最高气温37.0℃,出现在5月21日和7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4.0℃,出现在1月12日。年内出现大于或等于35.0℃的高温天气有33天。本年总雨量1468.6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偏少10.5%。本年日照时数有2098.3小时,比历年平均值偏多2.9%。年内共有36天出现雾,230天出现轻雾。
(二)2021年气象服务情况总结
雷州市气象局密切监测天气,及时准确发布天气预警预报,与政府部门紧密开展应急联动,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减轻灾害损失做出了应有贡献。一是预报预警应急服务保障有力稳步增强。每个重要天气过程都能做好各项预警预报产品发布,认真做好决策服务工作,全年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92次,启动气象灾害内部应急响应12次;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60份,《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份,《春运气象服务专报》20期,《天气报告》162份,决策服务短信128余条,受众22万人次。二是气象知识普及率和防灾意识显著提高。气象新媒体统一品牌推广成效明显,微博、微信全年发布信息3812条,推广微信图文16篇。推广气象灾害防御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累计科普学生和群众达3500人。气象服务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肯定,为防灾减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2022年气象服务工作计划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2022年雷州市气象局将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先行示范市建设,扎实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力推进先行示范市建设。高标准落实市政府《贯彻落实共同推进重点行业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先行示范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项年度任务,牵引带动我市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提升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服务保障水平。
强化智能预报。加强数值预报模式释用能力,开展研究型业务和主客观检验工作;加入市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持续开展台风、海雾、强对流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提升预报预警准确性、提前量和定量化水平。
发展智慧服务。推进智慧气象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对接,开展“应急指挥”等应用场景建设,逐步实现场景联通、数据贯通、价值互通。开展“一网统管”气象服务专题建设。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强化春耕春播、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时服务,做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气象保障服务。针对农业产业园发展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推进基于气象指数的农业保险服务,建设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平台。
优化民生气象服务供给。完善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提升短视频、富媒体、5G消息等可视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水平,让老百姓乐见乐享。建立“格点实况+网格预报+气象服务”的业务体系,推进服务产品的自动制作、适需发布。加强气象服务专区建设,促进精细化气象服务深度融入政府数字服务平台。
继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保障。加强重污染天气防治服务,深化空气质量联合会商和部门联动机制,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好地面臭氧观测站建设任务,加强臭氧污染天气传输机制研究,发展臭氧预报分析技术,提升环境气象业务能力。
三 、 气象信息获取渠道
(一)官方微博
“雷州天气”官方微博于2014年3月6日开通,注重预警发布、科普和与公众的沟通互动。
服务内容:提供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各类生活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科普知识,跟踪发布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的最新动态。
获取途径:https://weibo.com/u/5056926796/
(二)官方微信
“雷州市天气”官方微信于2018年2月开通,主要向公众提供个性化、趣味性的气象信息服务。
服务内容:提供精细化天气预报、逐日天气预报和天气趋势、当前生效预警和灾害防御指引、各类气象监测信息等常规天气信息,以及短时预报、海洋天气、旅游天气、沈海高速(G75)雷州-湛江段天气、空气质量等天气信息服务以及缤纷微天气,主动推送灾害性天气过程和节假日服务信息。
获取途径:在微信平台搜索公众号“雷州市天气”或扫描“雷州市天气二维码”。
(三)缤纷微天气
缤纷微天气是基于实时位置提供精细化服务,在界面和功能方面强化了个性设置设计,利用“广东天气”微信公众号和“湛江天气”公众微信号实现向公众推送气象预警和应急预警信息。
服务内容:提供用户所在位置精细化天气实况、预警、分钟级降水、逐时预报、逐天预报、雷达图等。此外,还提供气象热点新闻推送、天气追踪和“拍天气”互动服务。
获取途径:可通过扫码,或关注“雷州市天气”官方微信,进入公众号后,点击菜单“缤纷微天气”。
(四)“停课铃”客户端
“停课铃”是广东省气象局官方客户端,其采用公有云的技术架构,运用分布式云计算、弹性带宽、负载均衡等技术,提供精细到街道,可智能个性响应的预警信号和天气信息服务,方便广大公众和学生家长第一时间接收到用户所在地区的停课信号以及天气预警信息,为孩子上学出行做好充足准备。
服务内容:停课预警信号、停课通知、逐小时预报、空气质量指数、分钟降水、天气黄历、全省预警、台风路径、科普视频等。
获取途径:可在广东应急气象网和各大电子应用市场免费下载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五)订制天气短信
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服务,可分别定制早、晚天气预报服务信息。
服务内容:提供未来1-2天天气预报、气象小贴士等信息。
获取途径:公众根据个人需要主动订制。
晚间短信:编写手机短信“110759LZ”发送至“10620121”;早间短信:编写手机短信“110759lzAM”发送至“10620121”。
资费标准:信息服务费2元/月。
(六)咨询电话
1、“12121”应急气象电话
“12121”应急气象电话是查询天气信息的专用电话服务号。2012 年起新增“巨灾报平安”服务功能,发生巨灾时,公众可拨打“12121”向亲朋留言报平安。
服务内容:“12121”应急气象电话是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主要渠道。内容包括:本地天气预报、天气预警信息、台风消息、天气实况、未来3-5天天气预报、海洋天气、应急气象科普知识、报平安留言等。
获取方式:拨打电话12121。
资费标准:免收气象信息费。
2、气象资料咨询电话
服务内容:咨询相关研究、论证项目等有关气象资料获取方式及收费情况,咨询专项服务、定点服务相关流程,灾害天气气象资料证明等。
获取方式:工作时间拨打气象资料咨询服务电话0759-8830083
(七)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
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是向农村、偏远山区等地区群众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全市已建成由471个大喇叭组成的预警网络。
服务内容: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获取途径:每天8时、18时广播最新天气,重大天气不定时播放。
(八)电视
1、雷州市电视台
服务内容:本市24小时天气预报,当有预警信号发布时,15分钟内,本地电视频道播出天气预警信号,必要时以字幕形式滚动播放气象信号的含义和应对措施。
获取途径:雷州市电视台,每天20:10分、22:10分播出本市24小时天气预报;当有预警信号发布时,24小时随时播出。
2、中国气象频道
广东应急气象频道于 2013 年 7 月开播,依托中国气象频道发布我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
服务内容:提供全国、全省天气实况、天气预报、生活指数、应急信息及科普知识。
获取途径:当地有线电视网“中国气象频道”
(九)电台
电台是播报天气预报信息的传统渠道之一,新闻节目后通常设有天气预报节目,灾害性天气影响时以实时播报提供最新天气动态。
服务内容:每天早晚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当有预警信号发布时,24小时随时播出。
获取途径:雷州市人民广播电台 (收听频率FM106.5兆赫)
(十)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LED/LCD)
气象信息显示屏(LCD)是向农村、学校、社区、车站和人口密集地提供气象预警和专业气象服务的渠道之一。
服务内容:实时发布天气实况、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指引、科普知识等。
获取途径:联系当地气象部门安装建设。
(十一)气象服务站
气象服务站是为乡镇(社区)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是乡镇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目前已覆盖我市所有镇街。
服务内容:24小时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获取途径:气象服务站内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