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有关企业:
现将《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与市安办联系。联系人:何超,电话:0759-8813532,电子邮箱:ajj8813532@163.com。
附:雷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雷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5月5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雷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安办〔2016〕43号)及《转发关于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湛安办〔2016〕8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我市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第70号令)要求,以《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以下简称《指导手册》)为指导,在全市工贸行业,主要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6个行业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企业各个环节和岗位,抓实抓细,全面提升企业防范事故和安全管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我市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并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
二、组织领导
市安委会成立以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委会办公室主任、安全监管局局长林松为组长,市安全监管局、经信局、公安消防、工商局、质监局、环保局、发改局为组员的市工贸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领导小组(下称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工贸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协调和解决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安全监管局安全监管股。
三、实施步骤
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在全市实施。
1.2016年-2017年在英利镇辖区内工贸行业企业、全市工贸行业中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
2.2018-2020年在工贸行业的所有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已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的企业进一步巩固提高。
四、工作任务及要求
(一)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主要任务
1.各镇(街道)要深刻认识开展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本方案,贯彻落实《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年版)》(可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安全监管局执法网站下载)各项任务和要求,督促辖区内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强化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
2. 负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照权责清单,依法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要健全完善所监管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台账。要以开展行业安全标准化创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监管执法行动为抓手,认真落实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
3. 要以执法推动工作落实,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日常监督执法相结合,坚持把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建立完善企业台账,掌握企业危险因素及辨识管控能力,细化监督指导。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
(二)企业主要任务
各工贸行业企业是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的主体,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对于各类较大危险因素和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隐患问题,必须建立“一案一档”、动态销案、闭环管理严格实施依法治理。要依据《指导手册》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将辨识管控细化落实到企业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并且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要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