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专题推进会,部署百日禁毒冲刺
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克服种种困难,每年安排近2000万元作为禁毒专项工作经费,坚持"党政主导、部门主责、公安主力、群众主体"的工作机制。提出"大格局、大宣传、大打击、大创建、大管控、大问责"等"六大抓手"的整治工作措施,全面打响禁毒人民战争,从严落实和完成了国家禁毒委关于重点整治地区30项工作任务。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禁毒人民战争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提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位推动:全面打响禁毒战
自2015年12月23日,我市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毒品滥用危害严重"通报警示地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禁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6年1月22日,我市迅速成立禁毒工作指挥部,作为全市禁毒工作"大脑",由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亲自挂帅,我市成为粤西第一个将"禁毒办实体化"的县级市。
以此同时,全市各镇(街)均成立了以党委"一把手"任第一主任、行政"一把手"任主任、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禁毒委员会,负责统筹辖区禁毒工作开展,使禁毒工作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在人、财、物及工作机制、部门联动上的统筹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
我市还建立起了禁毒整治各项工作制度、督查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牢牢把握禁毒整治工作每一个环节,推动禁毒工作层层落实。通过严格考核,当前,全市各镇(街)派出所已形成了"你追我赶"、"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的新局面,使考核真正成为禁毒缉毒工作的"推进器"。
注重宣传:筑牢拒毒防线
行走在雷州大地上,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早已融入了全市人民的生活中,社会化的禁毒宣传,牢牢筑了一道抵御毒品的防线。在中小学里不仅可以看到醒目的宣传标语,还印发专门的禁毒教材,每个镇(街)村均设有禁毒宣传栏,随处可见禁毒标语……
我市高度重视禁毒宣传工作,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一座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的雷州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通过光、声、电、影等技术相结合,充分运用实物陈列、多媒体视听、动态展示、漫画表现等方法,让青少年充分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危害性。
在我市,企业的入职员工除了接受业务培训,还必须深入学习禁毒知识,并建议自愿加入禁毒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禁毒宣传和志愿者工作。
全市所有的娱乐场所均与所在地公安机关签订禁毒责任书,在经营场所进行禁毒警示宣传,对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禁毒预防教育。
《毒祸》雷剧首演
我市的禁毒宣传工作,不仅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更注重通过"本土文化+禁毒宣传"打造精品。其中,禁毒雷剧《毒祸》和雷州方言禁毒微电影《一个鸡蛋》、《好事村长》,微电影分别荣获全省一等奖和特等奖。《一个鸡蛋》更是在首届全国禁毒微电影摄影大赛中获三等奖。
全民动员:用生命感化生命
"禁绝毒品,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禁毒工作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当前,我市的禁毒工作,已不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事,而是一场全民的战争,一个又一个不知名的禁毒人,正在用他们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为我市的这场禁毒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年前,市禁毒协会副秘书长吴敏还是名普通幼师,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禁毒战争中,她毅然辞去幼师的工作,成了西湖街道一名禁毒社工。她主动脱下口罩,离强戒毒康复人员更近一些,主动和他们聊天沟通,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两年多来,她热心帮扶,用温情感化了许多涉毒人员,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2017年3月,白沙镇禁毒专干陈春兰提前结束产假,全身心投入到禁毒工作中来。正当她快速地熟悉起每天查询网格化管控数据、做好各项工作对接,与社工和村干部到基层走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工作时,父亲被检查出肝癌。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住院的父亲,还要做好禁毒本职工作,这个柔弱的女子用肩膀扛起了一切。
如今,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陈春兰父亲的病情已好转,只需要定时复检,而每次看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在朋友圈发出阳光的信息,她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智慧禁毒:打造禁毒新模式
"你好!我是粉盾APP的工作人员,在后台收到关于你的求助信息,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吗?""你好,我是吸毒人员陈xx的妻子,我丈夫今天又在偷偷吸毒了,他情绪激动,还打了我们母女两,请你们按定位来帮帮我们!"6月10日,民警在接到英利镇妇女吴某的APP报警后,马上回电回访,并根据粉盾APP的定位信息迅速将吸毒人员陈某抓捕。
这正是我市智慧禁毒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4月26日粉盾APP禁毒平台启动以来,建立起"社工+妇工+民警"帮扶机制,围绕着当妇女儿童出现权益出现受到侵害时,当发现家庭成员出现毒瘾行为时,求助者可通过在线系统功能,实现即时发送位置定位、即时现场录音、求助简讯和紧急拨打电话功能,可有效获得及时,便捷的全方位妇女儿童权益的防线保障。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对涉毒人员的管控,我市还成立了网格巡防APP系统推动领导小组,将村(社区)主任、村民小组长定为网格员。从2016年8月开始,在全市启动网格化巡防APP系统,"8.31"工程开始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只要打开系统查询,就能了解各个镇街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重返社会:在家门口上班
"吸毒人员重返社会要面临很多东西,就业、生活、世俗眼光......"不少涉毒人员虽然戒除了毒品,但心魔和各种社会问题仍成了他们重返社会的阻碍。针对这一问题,市禁毒办、市禁毒协会主动搭桥,爱心企业家出资建厂,建设起雷州市戒毒康复就业帮扶阳光家园基地,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在家门口上班,实现了重返社会的愿望。
2000年,张某强原是一家海产品店的老板,生意不错,收入可观,手头宽裕的他开始出入各大娱乐场所,且染上了毒瘾,并很快一发不可收拾。此后,他不仅败光了生意的本钱,更负债累累,更因为吸毒"六进宫"。2017年11月张某强再次从强制戒毒所被放出,迷茫的他不知何去何从,担心自己又重新走上吸毒的道路。此时,村干部和社工找到了他,并介绍他到阳光家园基地上班,半年多来,张某强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到电子厂工人,张某强重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张某强告诉记者,在工厂里工作,每天生活充实,没有和毒友再联系,在这里工作也没有任何人歧视的眼光。下一步,希望继续钻研岗位技术,做好工作。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诫身边的人远离毒品。
治安好转:安全感满意度提升
通过严打整治,保持高压态势,我市的禁毒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毒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持续好转。全市的涉枪及涉双抢警情大幅下降,治安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禁毒整治前,我们村里放在门口的锅都可能被吸毒仔偷走,而停放在市场的电动车摩托车也经常失窃,禁毒整治后,治安环境大为好转,现在车即便不锁,也不用担心被偷。"调风镇村民吴斌告诉记者,如今,涉毒人员变规矩了,群众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恐惧和歧视也消除了,以前对吸过毒的人不敢管,怕报复,现在不仅大家敢管,更懂得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据了解,我市通过两年多的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有效地促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对我市的禁毒工作满意度高。今年3月,经第三方评价机构专门测评,人民群众对当地党组织、政府关于禁毒工作重视情况满意度达到95.4%,对我市当前毒情形势满意度达到86.6%,对当地部门针对吸毒、贩毒人员的管理工作满意度达到88.3%,对当地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相关犯罪工作满意度达到89.7%,对当地相关部门禁毒宣传工作满意度达到83.1%。
禁毒宣誓
雷州市公安、司法等执法部门组成宣传车队上街巡游
举行大型禁毒宣传活动
组织学生到禁毒基地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