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名称: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 文号:
- 分类:
- 发文日期:
- 主题词:
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批准《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5个工作日(2020年4月20日至2020年4月25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联系地址:雷州市新城大道124号环保局,邮编:524200 联系电话:0759-8803364 传真:0759-8852523。
项目名称: | 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建设单位: | 雷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建设地点: | 雷州市白沙镇的郭宅村,地理坐标:东 经 110°1'15.96",北纬 20°55'22.94" |
环评机构: | 北京国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雷州市白沙镇的郭宅村,地理坐标:东经110°1'15.96",北纬20°55'22.94"。项目主要是针对雷州市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及雷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配套的卫生填埋区进行整治,项目占地面积62920m2,其中,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占地面积46420m2,卫生填埋区占地面积16500m2。该项目包括两部分的整治内容,一是对郭宅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 进行整治,包括就地封场及应急挖潜(部分场地整治为应急卫生填埋区)两方面内容,整治完成后,封场面积为32700m2,顶面最高点高程为49.67m,坡脚最低点高程为28.71m,堆体坡面最大高差约20.96m,应急卫生填埋区占地面积为13720m2,平均挖深约14m,库容为18万m3,预计使用时限为2~3年(具体使用年限以后续垃圾实际进场量核算);二是将现有卫生填埋区整治为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飞灰填埋专区,整治完成后,飞灰填埋专区占地面积约16500m2,填埋容积为18万m3,使用年限为28年。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1.施工期间每日进行规范的喷洒除臭作业,扩散不利天气条件时适当增加喷洒频次;在施工作业面、作业道路、场区边界等处,使用除臭风炮或除臭幕墙;在施工作业期间,开展恶臭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开展除臭喷雾作业。项目渗滤液及生活污水收集后交由广东雅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按规范就地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表2(GB 16889-2008)后用于施工生产及洒水抑尘; (二)营运期 1.大气环境 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简易填埋场封场后及应急卫生填埋区产生的垃圾填埋气体、火炬焚烧产生的废气、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恶臭、填埋作业产生的扬尘等。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项目采用主动导排竖井和碎石导排层,收集和导排垃圾填埋气,填埋气先经干式脱硫塔脱硫,再进行气水分离,最后引入自建的内燃式沼气火炬系统进行焚烧处理;(2)火炬焚烧废气达标后通过8m的排气筒高空排放;(3)对渗滤液处理设施采取封闭措施,喷洒除臭剂,并保证渗滤液导排盲沟、收集井、导排管道等设施处于密封、密闭状态,减少恶臭的排放;(4)填埋作业时进行场地洒水抑尘,每天对飞灰填埋专区道路进行洒水。 2.水环境 (1)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营运期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封场区及应急卫生填埋区产生的渗滤液、飞灰填埋专区淋溶液、员工生活污水。项目在封场区及应急卫生填埋区内设置渗滤液导排系统,在飞灰填埋专区设置主淋溶液收集系统及次淋溶液收集系统二级防渗系统,收集的渗滤液及淋溶液通过导排管引入渗滤液调节池,再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自建的处理规模为260m3/d、采用“两级硝化(硝化、反硝化)+超滤(UF)+反渗透(RO)”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营运前,项目废水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城市绿化用水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的较严值后,部分废水(雨季无需灌溉,晴天绿化用水量为4301t/a)回用于场内绿化,剩余部分送至雷州市污水处理厂作进一步处理;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营运后,项目废水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和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回用水执行的标准较严值后,全部用作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冷却水补水。项目采取“雨污分流”措施,并在封场区及应急卫生填埋区周边设置截排洪沟,截留雨水,减少项目场地内渗滤液。 (2)地下水环境影响 项目营运期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就地封场区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另外还有非正常工况下渗滤液调节池、飞灰填埋专区等场地防渗层破裂可能导致渗滤液下渗从而影响地下水环境。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①对就地封场区垃圾进行堆体整形,构建封盖系统,设置防渗层和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渗入垃圾堆体增加垃圾渗滤液产生,在垃圾坡脚底设置渗滤液导排沟收集渗滤液,以及在填埋场下游建设气水导排竖井进行渗滤液水位观察及渗滤液应急抽排,并引至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②应急卫生填埋区结合场址水文和地址情况,在底部和边坡拟采用符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的复合防渗系统,以及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③飞灰填埋专区结合场址水文和地址情况,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要求及参考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要求,采用双人工衬层作为防渗系统以及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④项目周边设置“三轴水泥搅拌桩连续墙”(SMW工法连续墙)垂直防渗措施;⑤项目按规范自建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紧邻现有渗滤液调节池,项目渗滤液和淋溶液均经导排系统进入现有渗滤液调节池,并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⑥加强源头控制,项目仅接纳企业自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稳定化处理,且进场前须经检验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 6.3 条要求;⑦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渗滤液池及填埋区域防渗层破损情况,发现防渗层破损及时发现并作出修复;⑧在渗滤液收集池上游设置一个地下水监控井,并在下游区域设置2个监控井,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如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及时查找原因并作出相应处理;⑨制定地下水污染环境应急预案,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控制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防止进一步污染地下水。 3.声环境 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渗滤液输送泵等机械运转噪声、火炬燃烧产生的噪声以及作业机械车辆运输噪声。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选用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的低噪声优质产品及采取低噪声机械设备;(2)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杜绝由于设备运行状况不佳导致噪声增大等;(3)对各种泵类采取加装橡胶接头等振动阻尼器,以及水泵等基础设减振垫;(4)风机应置于鼓风机房内,并在风机出口段设置消音设施,另外在风道出的弯头和三通等气流转弯处可安装导风叶片;(5)对运输车辆或作业机械加强管理和保养。 4.固体废物 项目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废膜以及员工生活垃圾。项目污泥经脱水后送至应急卫生填埋区填埋处置;污水处理站更换的废膜交有能力单位处理;项目设置生活垃圾暂存设施,生活垃圾收集后送至应急卫生填埋区填埋处置。环评分析认为,经上述措施处理后,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土壤环境 项目营运期污染土壤环境的途径主要为项目垃圾渗滤液及淋溶液无法收集、输送或处理导致下渗从而影响周边土壤环境。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对应急卫生填埋区和飞灰填埋专区按照填埋场规划进行场地防渗措施,防渗措施满足相应填埋场防渗系数要求;(2)对封场区垃圾堆体进行整修,建设垃圾堆体封场覆盖系统,封场覆盖系统由排气层、防渗层、膜上排水层、绿化土层组成;(3)项目周边建设截洪排水系统;(4)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和导排系统,对场内废水进行收集处置,避免了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5)采取“三轴水泥搅拌桩连续墙”垂直防渗措施;(6)协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方案,在当发生异常情况时,需要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6.生态保护 项目整治完成后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为景观格局的改变、水土流失的安全隐患等。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1)封场区封场完成后,进行植被覆盖,种植先锋植被,改良土壤性质,使之成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2)结合美观,在场区周边及场区内种植一些低地栽灌木,如桂花、黄榕、矮脚美人蕉等树种及花卉等。环评分析认为,项目在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和严格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后,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减轻项目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环境风险 项目运营期主要的环境风险事故为:填埋场气体遇明火爆炸从而影响周边环境;填埋场内防渗层、渗滤液收集管道及渗滤液调节池发生破损导致渗滤液发生泄漏污染周边环境;污水站酸罐发生泄漏挥发扩散或污水站防渗层破损从而影响地下水环境。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填埋场导气系统,防止填埋气积聚或堵塞,确保垂直导气石笼不被压塌,同时建立导气系统的检查维修制度,保证导气系统正常运行;(2)配备可燃气体探测仪,如甲烷气体自动监测报警仪,场区内严禁火种,填埋场内设置消火栓,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建立应急机制,对应急队员进行培训,配备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消防防护服;(3)明确功能分区,以利于安全生产,并按规范要求设置防火隔离带,垃圾填埋区域严禁明火,采用防爆型机械、电子设备和工具,(4)落实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施工环境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理制度,加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垃圾填埋场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封场后的填埋气体的常规监测和动态监控,加强人工监视、检修,确保收集和燃烧设备正常运行;(5)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6) 防渗材料应选用有一定厚度的优质材料,铺设时应保证质量,不留接缝,与防渗层接触的垃圾填埋时,垃圾中有尖硬物体应拣出,防止压实机压实时挤压尖硬物体刺破防渗层;(7)设置有效容积为7000m3的渗滤液调节池;(8) 加强地下水日常监测,发现监测井水质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提出控制污染扩大的措施;(9)加强对污水处理站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水处理站日常运营中,应做到规范操作,安全使用;(10)项目废水运输服务商须具备相关资质,建设单位督促其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及运输时间,运输不经过或跨越南渡河,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意外,迅速采取应急预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使事故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 |
公众参与情况 | 我局项目受理公告期限内未接到公众反馈意见。 |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