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周靖典 吴智雅)马路上持“鹰眼”一扫,即可辨别座驾是否年审或有违章记录;使用移动警务终端,几秒可识别出查缉对象身份,在街面、店铺等地方也能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完全达到精准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目的,让违法车辆无处逃遁……
这是12月24日,记者参加雷州市公安局“智慧新警务媒体沟通会议暨‘随警采访’活动”时,现场体验和了解到高科技设备让民警的日常勤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对交通违法等罪犯行为的打击更加精准无误。在移动警务系统的支持下,我市公安的移动办公、移动办案成了现实,真正实现了警务工作移动化、信息化、精准化的目标,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显著成效振奋人心。
科技强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了解,今年以来,省公安厅全面实施“智慧新警务”战略,并明确将湛江市列为全省试点地市。为贯彻落实省厅和湛江市局“智慧新警务”战略部署要求,雷州市公安局坚持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引领新发展,科学借助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力量,加快推进信息化与警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借助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为关键载体,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和程序,在调度指挥、户籍业务、车管业务、交通执法等方面工作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我市公安局于今年5月份全面开展智慧新警备建设工作。共计为局民警配备了376台移动警务终端,并将移动警务终端发放倾向一线基层民警,全力弥补基层民警执法执勤信息化手段不足的短板。
近年我市公安已投入7000多万建成市、镇两级监控中心,利用视频监控侦破各类案件82宗,打掉5个犯罪团伙,协助各办案单位抓获犯罪嫌疑人74人,取得较好的实战成效。
与此同时,我市公安系统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涵盖出入境、交警、户籍等一系列自助办证设备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通过自助终端机为群众提供出入境再签注、交通违法处理、身份证申请等服务。利用“湛江e警通”平台,策划建设一体化的“互联网+”警务民生平台,实现民生警务咨询智能化、服务“一网办”,推动群众办事“跑一次”或“不用跑”,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精准打击:“神器”显神威,秒识违法车辆
为让公安积极推动和全面实施“智慧新警务”战略的做法在社会中提高知晓率,进而震慑更多违法犯罪,12月24日,雷州市公安局邀请市新闻中心、市广播电视台两家媒体参加警媒沟通会议并“随警采访”活动,让媒体记者深入了解“智慧新警务”战略做法措施,并到白沙市际治安检查站现场体验以“神器”执法的“威水”。
采访当天,市交警在检查点设卡开展执勤,只见民警用手机里的移动“鹰眼”系统对车辆车号牌快速扫描识别,当场检查到号牌为粤JK***1、粤J8***1的小车分别存在车辆逾期3个月未检验和10次以上违法未处理等交通违法行为。随后,民警又用人脸识别功能迅速确定司机身份并处理。
据市际白沙治安检查站负责人梁才荣介绍,上述工作不仅提高了交通管理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为交通执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有力证据。希望以后多进行警媒合作,提高交通安全“智慧新警务”基本运作在公众的知晓度,提醒市民关注交通安全,全力配合交警部门工作,遵纪守法,文明礼让,让道路交通文明在雷州更有温度,进一步传递公安正能量,助力平安雷州建设。
使用移动警务终端,几秒可识别出查缉对象身份
雷州市警媒沟通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