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上,传来喜讯,雷州市博物馆荣获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雷州市博物馆馆长陈锐荣获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个人。
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的是通过普查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保障文物安全,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积极作用。
雷州市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的国家三级博物馆。2013年,为有效组织雷州市普查工作,落实好普查各项任务,雷州市博物馆作为全市普查工作的核心机构。三年多,我馆在市普查办直接领导下,在市局领导大力支持下,肩挑我馆普查和全市普查的重任,最终使全市的普查工作得到省普办的高度认可。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普查工作机构
雷州市博物馆是粤西地区最大的收藏单位,文物藏量占雷州市的百分之百。通过科学规划、扎实工作,我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一是快速成立普查工作机构,保障组织实施,实现“四个落实”,即“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二是规范编制普查方案,严格贯彻国家部署,做到“四个规范”,即“方案规范、管理规范、流程规范、技术要求规范”;三是多角度开展基层普查培训,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要求“三个统一”,即“标准统一、责任统一、技术路线统一”;四是多种形式全方位进行普查宣传动员, 做好 “三个动”,即“主动、生动、互动”,增强宣传效果。
二、积极落实经费,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我馆高度重视普查工作,落实普查工作经费23万元,普查经费主要用于普查设备采购和数据处理费用,采购设备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移动硬盘、摄影灯具等,所需普查设备全部准时到位并投入使用,保障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开展普查工作培训,提升普查工作质量
为进一步做好普查工作,提升普查队伍水平,我馆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文件资料,加强职能培训,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专题培训。2013年10月,选派两名文物普查人员赴云浮参加“一普数据库业务培训班”;2014年6月,选派一名文物普查人员赴肇庆参加“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七期培训班”;2015年4月,选派一名文物普查人员赴广州参加“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 期间,多次选派普查人员参加湛江文物局组织的专题培训和工作会议。通过学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和普查人员的工作水平,普查工作的专业性、准确性有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认真组织实施,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针对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我馆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普查人员采取“五加二、白加黑”模式,加班加点,力求做到应普尽普。
(一)文物信息的更改和补充。我馆原始《藏品登记表》对藏品名称、分类号、数量、质地、时代、完残情况、藏品来源等信息做登记过于简单,原始《藏品登记表》中存在命名不规范、质地判断不正确、完残程度描述不到位、时代不符等问题,普查人员进行了文物信息的更改,并补充藏品的尺寸和质量,重新造册管理,重新命名为《文物信息登录表》。通过这一工作,既完善了藏品的信息,对藏品的管理也能更加便捷,对藏品的动态也能更详尽地掌握。
(二)对现有部分不符合登记规范的文物进行拆分。针对陶瓷、玉器、石器、钱币、砖瓦等文物类别不符合建账规范的问题,我馆普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对文物进行了正确的拆分登记。通过拆分,不仅增加了馆藏文物总登记号,同时规范了文物登记,为下一步准确的文物命名创造了条件。
(三)我馆对登记的文物进行筛选和认定。根据广东省文物局的要求,从馆藏未定级文物中拣选部分较有价值的文物,提出了我馆拟鉴定定级文物清单,随后对文物清单进行了二次筛选,并由省文物局专家组进行鉴定。
(四)认真组织文物摄影信息采集工作。负责文物摄影信息采集工作的成员由文物保管员、摄影人员和协助人员共3至4人组成,文物保管员负责文物的提取和入库、文物信息的补充,摄影人员负责具体文物影像信息的采集和数据整理,协助人员负责文物称重和尺寸的测量工作。
(五)认真组织文物信息录入。文物信息录入人员根据《文物信息登录表》提供的数据和相关文物的摄影信息进行数据录入。工作人员克服文物数量大,类型丰富,涉及面广等困难,在数据录入过程中,面对重复的工作内容,认真负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并及时和数据采集人员、审核人员进行沟通,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及时录入。
(六)认真组织文物数据复核、验收和上报。审核上报工作是文物收藏单位文物普查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是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漏填的信息进行补充,尤其是命名中存在的信息不完整或信息不准确,在审核中都进行了逐项修改,保证了文物数据信息的真实完整可靠。
五、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是基本摸清了馆藏文物家底。截止2016年4月20日,雷州市博物馆各级各类文物3708套,其中一级文物17套,二级文物117套,三级文物453套,未定级文物3121套。二是完善了馆藏文物数据。通过文物普查工作,对原帐册中部分指标项如质量、尺寸、质地、时代等进行了补充,为下一步文物账册的重新登记造册创造了条件。三是建立起摄影信息数据库。这次普查工作对所有文物按照规范进行多方位的摄影信息数据采集,建立了350G的馆藏文物摄影信息数据库,摄影文物相片总数22248张。四是提升了文博系统的工作能力。可移动文物普查涉及面广,新知识多,通过这次普查工作,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文博系统的整体素质。
六、积极宣传普查成果
我馆注重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普查结束后,发布普查工作报告;举办《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积极参与 “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