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 2019-04-22 17:44:51
来源: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字:【 访问:-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4月22日在雷州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雷州市代市长黄廉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四大抓手”和 “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势头,较好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9.67亿元,比增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67亿元,比增5.7%;第二产业增加值29.90亿元,比增1.7%;第三产业增加值158.10亿元,比增3.7%。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2亿元,比增22.9%。固定资产投资83.94亿元,比增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74亿元,比增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7.7元,比增6.1%。

      一年来,主要取得如下工作成效:

      一、聚焦产业发展,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95亿元,比增5.8%。广东省现代农业雷州菠萝产业园、雷州市芒果产业“双创”示范县项目通过省批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项目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复。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8万亩;完成垦造水田建设2.48万亩,垦造水田“雷州模式”在全省推广。8宗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基本完工,122宗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11宗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全市流转土地71万亩。国家粮食储备库通过验收,华英农业广东基地完成立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颁证率98.4%。建成500吨级以上钢质渔船20艘,在建1000吨级以上钢质渔船1艘。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05亿元,比增1.6%;工业增加值25.70亿元,比增1.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4家,累计70家。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大唐国际雷州电厂完成年度投资22.38亿元,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环评报告待生态环境部批复,雷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征地1490亩并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雷州产研集聚区完成征地协议签订1061.12亩,广东画景碱泉水扩建项目及流沙珍珠孵化养殖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成功投产。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专利授权量205件,争取省、市扶持企业发展和技改项目5个,办理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备案8个。

      第三产业加速发力。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58.10亿元,比增3.7%。全域旅游稳步推进,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4.31亿元,比增22.98%;接待游客537.8万人次,比增26.38%。环北部湾国际生态康养度假区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历史文化街区、九龙山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开发项目与华侨城集团达成投资意向,茂德公鼓城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房地产投资持续发力,完成投资额12.42亿元,比增560.4%,增速排名湛江第一;新建商品房交易面积20.06万平方米,库存减少11.38万平方米。商贸物流项目顺利推进,华南热带农产品商贸城项目完成征地564亩;雷州100万吨蔬菜果品海鲜冷链物流项目完成征地、调规等工作。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雷州农商银行在湛江市率先挂牌运营,普惠金融“村村通”试点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4.24亿元、比增11.7%,各项贷款余额138.25亿元、比增10%。

      二、注重品质提升,城乡面貌日益改善

      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累计投资1.58亿元,新建改造国道、省道11.42公里,县道、乡道22.9公里,村道228公里。东雷高速雷州段及其连接线项目完成交地任务的99.75%,累计完成投资15.87亿元;国道207线南渡河北侧灾毁重建工程全面完成,省道290线鹅感至乌石段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北和、调风等5个乡镇客运站改造升级项目启动建设。国道207线雷州邦塘至白沙段改线项目可研性报告待省交通运输厅批复,省道546井尾至调会段机耕路建设项目启动清表工作。玉湛高速雷州支线、湛徐高速乌石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段、粤海铁路乌石支线、湛海高铁雷州站等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乌石国家级中心渔港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大唐国际雷州电厂配套码头建成,企水渔港升级改造项目动工建设。

      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年)》获得省政府批复实施,雷州国家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龙游湖新区、雷阳湖新区等片区签订征地协议近3000亩,成功引进方圆、卓越、开元等大型房企投资开发。城市畅通工程加快推进,工业大道改造工程、全茂大道南段、工业一路、工业三路建成使用。城区饮用水源调整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城区供水工程动工建设。西湖水库森林公园概念规划编制完成。“两违”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查处违法违规建筑物97宗,拆除面积9.4万平方米。城区交通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城区主干道交通设施改造工程完成,交通秩序大幅好转。持续推进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整治占道经营等“六乱”现象,成功创建湛江市生态文明城。

      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镇村规划编制步伐加快,《雷州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编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10个乡镇启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1005条自然村村庄规划进入实施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上级到位资金8.7亿元,启动项目建设741个。“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有序推进,1946个村庄全面完成任务,完成率86.37%。垃圾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一镇一站、一村一点”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91 %。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建设雨污分流管网16.37公里。“厕所革命”稳步实施,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35万户,普及率84.29%。积极创建卫生镇村,21条自然村被评为省卫生村,111条自然村被评为湛江市卫生村。筹集资金7267.6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93个,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乡村通信网络建设力度加大,全市自然村光纤覆盖率达71%。

      三、强化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精准扶贫更加扎实。全市实现脱贫79447人,脱贫率86.7%。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79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3606个,其中市镇村三级统筹实施产业项目258个。“三保障”政策充分落实,2017—2018学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发放26679人、发放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医疗保障,2018年度1141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贫困人口低保政策全面落实,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13.89万元,惠及贫困户550户。

      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73%。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拓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超额完成湛江下达任务。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年发放各项社保资金20.79亿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55亿元。就业工作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782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12人。惠民工程稳步推进,559条自然村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建设项目,市烈士纪念馆重建工程及白沙、唐家、附城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基本完工,市殡仪馆迁建一期工程动工建设。老龄工作扎实开展,全面实行高龄津贴制度,发放津贴784.38万元。

      社会事业更加进步。教育发展取得新成效。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顺利推进,21个镇(街)全部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雷阳湖新区民办学校完成征地126亩,启秀新区新建公办学校启动前期工作。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城镇“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4038人,比去年增加359人。健康雷州建设取得新突破。2018年我市医改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排名湛江第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升级项目全面施工,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综合大楼建成使用,市中医医院奋勇院区住院综合楼基本完工,附城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0%,乌石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0%,建成公建民营卫生站120间。文化事业取得新进步。雷州石狗入选国家第一批振兴传统工艺项目。全面完成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年度建设任务,实现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市体育馆项目顺利封顶进入装修,市体育场项目完成招标工作,市游泳池项目启动立项,建成草皮足球场12个、网球场2个。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雷州健儿陈光钦勇夺雅加达亚运会龙舟赛200米直道竞速金牌、500米直道竞速银牌。此外,人事、档案、史志、国资、保密、对台、双拥、老区、气象、应急、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防震减灾、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四、致力平安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治安形势总体向好。“平安雷州”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接报警情同比下降33.87%,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19%。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铸盾”专项工作考核排名湛江前列。“三项测评”打赢翻身仗,平安创建知晓率、政法工作满意度和群众安全感由全省排名落后分别上升到第1名、第5名和第78名。禁毒工作成效突出,全年破获涉毒刑事案件314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99%,涉毒整治由“通报警示地区”降级为“重点关注地区”。成功摘掉涉枪重点地区“帽子”,盗抢销、涉黄赌、电信诈骗等重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扎实推进“无走私镇、村”创建活动和打击走私专项行动,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走私案件。基层法治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省“民主法治村(社区)” 346个、湛江市“民主法治村(社区)” 343个。

      扫黑除恶扎实开展。严格落实中央和省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意见,高位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维护雷州“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打下坚实基础。全市破获涉黑恶案件329宗,刑拘涉黑涉恶人员632人,逮捕涉黑涉恶人员487人,移送起诉663人,查处涉恶农村干部7人,打掉涉黑犯罪团伙1个、涉恶犯罪集团12个、一般恶势力团伙24个,在湛江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量化考核中排名前列。

      社会矛盾有效解决。大力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专项行动,投入资金2300万元,成功化解突出群体性信访事项36宗、突出个访428宗,化解率92.52%,实现重要时期和敏感节点“四个不发生”。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建成市、镇(街)、村(社区)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网络,全年调处各类民间纠纷3848件,调解成功率95.8%。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完成不良贷款清收1.1亿元。全力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效应对台风、问题疫苗事件及各类疫情,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保持和谐安定。

      五、加强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扎实有效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16个镇区全面完成项目选址,11条自然村动工建设。省定贫困村62条自然村建成终端污水处理设施,68条自然村在建。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市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治理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水资源保护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资金2.13亿元,完成南渡河等10条河流整治工程建设。

      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责令整改企业126家,立案81宗,关停取缔污染企业24家。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整改事项,办结交办案件54件。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市镇村三级河长制全覆盖,“清四乱”及“五清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强力开展南渡河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投入资金1153.8万元,清理畜禽养殖场40个、渔业养殖网箱1972个、围网1210亩。深入开展浅海滩涂清理整治行动,完成清理面积4万亩。全面执行“土十条”政策,顺利完成世行贷款牲畜废弃物治理工程,22个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改造项目全面封场并启动前期工作。

      生态修复扎实推进。积极实施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完成造林10152亩,种植热带季雨林2000亩、碳汇林1000亩,建设农田林网生态廊道62.5公里、生态景观林带67公里、雷州半岛生态修复示范村庄40条。稳步推进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建设乡村绿化美化村庄51条,启动建设湿地公园1个,建成热带季雨林示范基地3个、森林公园3个。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市义务植树184万株。

      六、提升服务质量,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政务改革不断深入。有效推进“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20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3项、证明(盖章)事项70项。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基本做到“应进必进”,“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我市中介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湛江市中介服务超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累计办结各类事项40万多件,办结率100%。

      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加强文件清理工作,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128件。着力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多头执法、乱执法、不执法等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建议45件和政协提案32件,办复率100%。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审结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个。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团队作用,各项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均依法依规实施,依法行政考评排名湛江前列。

      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巡视整改要求,严格执行“四个全面”绩效考核,干部作风更加过硬。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三公”经费全部按照政策要求使用,办公用房全面整改到位。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立案294件353人,结案235件29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4人,政治风气持续改善。

      各位代表!去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雷部队、驻雷单位、各国有农林盐场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实体经济不强,财政基础薄弱,收入增长点不足,政府运转压力大;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占比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不高;三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缺乏重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市政、产业园区等方面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公共服务、生态治理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仍需加强;六是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服务和担当意识不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市既迎来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建设,省实施“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湛江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等一系列利好机遇,也面临着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国内外多重因素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提振信心、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以新担当新作为谱写雷州改革发展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力落实中共雷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实施“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田园滨海生态新城和文化名城,全力打造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本级收入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6%。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好脱贫攻坚硬仗。深入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举全市之力精准施策抓扶贫,确保脱贫攻坚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如期完成。坚持特色产业带动。加大市镇统筹力度,健全市级产业扶贫规划和项目储备库,因地制宜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北运菜、海产品、亚热带水果、牧草、南药等特色产业,全力推进100个镇级农业产业项目。深入推进技能扶贫。实施贫困人口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劳务输出合作,鼓励发展一批就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以“造血式”帮扶实现持续稳固脱贫。落实保障政策。严格做好兜底保障脱贫,统筹推进教育、健康和住房等扶贫再提升工程,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强化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规范优化简化资金拨款程序,加快盘活用好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健全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加强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动态管理,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回头看”,确保扶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面完成精准脱贫目标。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实施雷州半岛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做好特色优势农业文章。推动农业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加快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项目、广东省现代农业雷州菠萝产业园和芒果产业“双创”示范县项目;启动华英农业广东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广东能生生猪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引进3家以上上市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化进程。积极推广水稻、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及蔬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更新建造新型钢质远洋渔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培育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巩固保护好“覃斗芒果”“流沙珍珠”国家品牌,争取“雷州青枣”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和竞争力。建立新型产品销售体系。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农民创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引导特色农海产品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拓宽产品流通渠道。

      建设文明美丽乡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快镇村规划编制。修编完善《雷州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完成10个镇区总体规划、1675条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省定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创建美丽宜居乡村23条、绿化美化乡村50条、省级卫生乡村10条。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村村通自来水”、电力升级改造、数字乡村建设等项目,完善村道、文化广场、农村书室等设施建设。加快提升乡村文明。以文明乡村创建为载体,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全市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80%,55个省定贫困村达到省级文明村创建标准。加快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民理事会制度,努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加快推进交通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性交通网络

      致力构建鱼骨状路网。加快推进东雷高速雷州段及其连接线项目、省道290线北和鹅感至乌石段路面改造工程,启动建设国道207线雷州邦塘至白沙段改线项目、省道546线雷城至火炬和雷城至白岭段改造工程,提升干线道路服务质量和能力。加快谋划奋勇至纪家015线公路,配合做好玉湛高速公路雷州支线、湛徐高速公路乌石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段、湛海高铁雷州段、粤海铁路乌石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助力湛江建设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积极实施城区畅通工程。围绕城市扩容提质的实际需要,打造互联互通的城市交通路网。加快推进省道546线井尾至调会段机耕路建设项目,争取年底前建成通车,形成畅通便捷的城区南部通道。启动建设西湖一横路、西湖三横路、长宁路、东四路、新城大道西段、高铁站进站路等市政道路,完善城区北部、西部路网布局,优化城市交通循环系统。升级改造西湖大道、群众大道、新城大道、207国道邦塘转盘至火车站路口段等城区主干道路,不断增强道路通行的承载力。

      加快推进港口码头建设。借力湛江建设“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的契机,整合港口岸线资源,打造海上运输“黄金水道”,推动临港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完善港口开发体制和机制,吸引更多资本参与港口联动开发,推动港口融合发展。积极对接湛江港集团,规划建设雷州港区乌石作业区7万吨级通用码头,争取年底前启动立项工作,拓展港口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渔港优势,出台《雷州市渔港避风塘建设规划》,启动申报乌石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项目,完成企水渔港升级改造项目,争取建设流沙避风塘,提升渔港综合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园区扩能增效,着力加速产业集聚化发展

      科学规划园区功能。结合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适度调整、科学确定园区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利用海南建设自贸区、湛江打造世界级高端临港产业集群的机遇,发挥深水良港、海岸线长的特点,建设雷州临港工业园,重点发展能源、航运、物流仓储、港口服务等产业,打造雷州西部经济新增长极。依托英利、调风、覃斗等乡镇特色农业基础扎实优势,建设雷州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发展农海产品加工、食品冷链物流、农业观光体验等产业,打造国家级优质农海产品供给基地。积极对接东海岛国家级高新区,规划建设雷州产研集聚区,重点发展绿色工业、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打造雷州半岛高新产业融合发展基地。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保障要素供给,确保园区建设如期推进。加大土地收储监管力度,完成雷州临港工业园660亩、雷州产研集聚区4038.8亩征地任务,加快雷州现代农业产业园1490亩土地利用,切实破解项目用地瓶颈。投入资金1.28亿元,完成雷州现代农业产业园道路、配电、服务大厅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半年启动建设食品总公司、创元、伊齐爽、南派、华英等5家企业的入园项目。完成雷州产研集聚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主动融入湛江国家级高新区,依托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省级产业集聚地。探索共建共赢新型模式,强化垦地、林地合作,联合奋勇高新区开展招商,鼓励和支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

      突出园区辐射效应。以园区为依托和载体,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尽早融入湛江、珠三角和海南产业分工体系,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加快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和更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更多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入园建设,加快形成区域产业带和产业群。借力园区项目建设,逐步完善提升周边镇区功能和配套产业,切实发挥产业的带动促进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四、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新雷州

      特色化推进古城开发。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动古城开发,重铸雷州古城辉煌。突出地域特色要素保护,采用微改造的城市更新模式,注重古城历史文明传承、文脉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强化建设项目审批监管,保护好古城格局和历史风貌。谋划实施主题文化景区工程,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挖掘历史街区现代实用性,加快释放古城新活力。积极推进西湖、三元塔、雷祖祠等传统景观重塑项目,动工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一期项目。积极实施“三旧”改造项目,逐步完善功能配套,规划建设一批“微公园”,完成16条小街小巷升级改造,着力改善古城居住环境。

      科学化推进新区建设。立足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坚持“组团布局、拥湖发展、多点支撑”的城市发展格局,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田园滨海生态新城。以城市总体规划为蓝图,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探索推进“多规合一”,引领新区科学化建设发展。以共融共建共享为目标,力争完成龙游湖新区、雷阳湖新区等片区土地征收工作,促进城区西部、北部融合发展。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方圆月岛小区、卓越御湖湾、华南热带农产品商贸城、棕榈集团特色小镇等项目,带动片区建设规模初显。以完善配套设施为基础,加快推进道路、教育、文体、医疗等设施建设,增强新区招商引资吸引力。

      精细化推进城市治理。坚决落实“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积极创建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综合执法和重心下移,加快形成“大城管”格局。谋划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大规划刚性约束,持续推进“两违”整治行动,确保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巩固交通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强化监管和引导,完成城区主干道路改造,使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成为常态,基本解决城区交通堵塞难题。坚持“疏堵结合、服务为先”理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合理规划建设农贸市场、摊点群等服务设施,引导摊贩有序经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突出城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卫生保洁覆盖率。

      五、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推动工业经济扩量增效。提升工业产业比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巩固壮大现有70家规模以上企业,整合扶持规模以下企业做大做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大唐国际雷州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进度,争取下半年建成投产;积极跟进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争取下半年动工建设;协调解决流沙珍珠孵化养殖加工一体化基地项目用地问题,实现新厂房年内动工建设。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水平,推动制糖、农海产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完成8个技改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继续开展“暖企”服务工作。深入落实扶持政策,严格执行市领导挂点项目制度,既做到“锦上添花”,更注重“雪中送炭”,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好企业的“保姆”和“保安”。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激活旅游业潜力。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湛江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契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编制出台《雷州市旅游总体规划(2018—2035年)》,全面完成西湖、南湖、三元塔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启动环北部湾国际生态康养度假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落实客路恒山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主体,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游。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落实雷州万汇国际商品博览城项目、大周家居建材市场项目建设用地并动工建设,打造官茂商业集聚区商贸圈。加快推动雷州100万吨蔬菜果品海鲜冷链物流项目,大力支持建设一批田间地头小型冷库,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谋划电商产业园,完善电商供应链条和服务体系。强化金融保障支撑。巩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推动高新产业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并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家、高新产品数150件、专利授权量增长30%。强化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热带农业研究院、海洋大学等院校共同建设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争取启动官山研发基地前期工作,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建设。强化人才支撑。贯彻落实“扬帆计划”,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强化招才引智,激发人才活力。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提升地方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要求,出台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为雷州守住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积极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水源地保护,继续推进南渡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实施东吴水库水源涵养林工程,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大力推进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一期夏江河整治和雷州青年运河城区段清淤护岸整治工程,逐步消除城区黑臭水体。着力打好净土保卫战。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土地使用管制和土壤污染管控,有效防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持续实施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为建设美丽雷州夯实生态基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造林更新5000亩,营造热带季雨林2000亩,争取森林覆盖率达到26.3%以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打击非法占用海域滩涂和湿地行为,修复种植红树林1000亩,维护海域和海岸带的生态平衡。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推进“清四乱”及“五清”专项行动,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继续开展野生动物“双百日”专项行动,切实保障生物多样性。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让人民分享更多绿色红利。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推动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严控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新增产能,加快构建高效节能的绿色产业体系。拓展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着力实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净化、自然循环。加快完善城市绿化设施,争取启动实施西湖水库森林公园项目,谋划建设夏江妈祖公园。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大力营造“绿色生活”浓厚氛围,鼓励引导公众向绿色消费转变,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产品。

      七、统筹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5000个、学前教育学位5000个。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503元、228元提高到554元、251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48元调整至17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至60元,建成雷州市120指挥中心、公建民营卫生站120间以上。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乡道改造50公里、村道路面硬底化建设345公里。动工建设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市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治理,整治22个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建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建成城区供水工程。建成市体育馆,动工建设市体育场和市游泳池。建成143套保障性住房。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就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办好“春风行动”、春季人才交流会等招聘活动,有效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7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积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力度做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落实好社保待遇调整政策,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抓好社会兜底、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工作。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加强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推进雷州慈祥(福利)安养院和雷州医养康复中心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强力推进殡改工作,加快建设市殡仪馆迁建一期工程。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优质发展。启动建设启秀新区新建公办学校和雷阳湖新区民办学校,改扩建18所城镇中小学校,新(迁)建3所镇中心幼儿园,逐步解决城镇学位不足问题。全面建成市特殊教育学校,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健康雷州建设。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升级项目建设,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完成附城、乌石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夯实文化发展基础。加快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加快推进擎雷书院等文化项目建设。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社区健身中心10个、草皮足球场9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发展和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完善“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坚持以“平安雷州”建设为主线,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禁毒、涉枪暴整治等专项工作,力争实现禁毒“摘帽”,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持续推进“法治雷州”建设,深入开展基层普法宣传教育,扎实做好法律顾问挂点服务村(社区)工作,争取全面完成省、湛江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任务,加快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疫情防控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着力打造担当服务型政府

      强化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中央、省委巡视整改,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大力加强政府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妥善应对“四风”新动向新问题,建设更加忠诚干净的干部队伍,着力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化依法行政。按照时间节点不折不扣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继续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统筹推进法治实施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有效化解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全面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广大干部法治意识,建设更为公道正派的干部队伍。

      强化担当作为。围绕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持续拓展和运用“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成果,切实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进程,全面加速“数字政府”建设,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高效;着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健康成长;严格落实“四个全面”绩效考核,发挥“两函两书”督查利剑作用,大力整治“庸懒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不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建设更加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乘风好破浪,奋进正当时!进入新时代,汇聚新机遇;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以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坚毅,以雷厉风行、久久为功的干劲,为建设田园滨海生态新城和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三大攻坚战: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大抓手:指乡村振兴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城市扩容提质。

       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指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计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

       两违: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六乱: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指清理村巷道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卫生死角,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垃圾。“三拆”指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指整治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整治水体污染。

       两不愁、三保障:指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三项测评:指“平安创建”知晓率、政法工作满意度、群众安全感三项测评。

       四个不发生:指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不发生严重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清四乱:指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的专项行动。

       五清:指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碍物、清理涉河湖违法违建。

       土十条:指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放管服: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指湛江参与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区),谋划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实体经济十条:指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民营经济十条:指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两函两书:指设立市政府预警函、督办函、表扬书和批评书。



       解读报告一图读懂2019雷州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