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 2012-12-12 16:35:35
来源: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字:【 访问:-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4月28日在雷州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雷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吴国雄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和中共雷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千方百计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全力以赴建设安康雷州,全市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新突破。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7.53亿元,比增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52亿元,比增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75亿元,比增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26亿元,比增20.7%。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42.9:17.0:40.1。

  ──聚精会神抓发展,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旅游人文化经济发展质效明显提升。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76.69亿元,比增12.9%;完成工业增加值22.98亿元,比增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0.71亿元,比增18.3%;完成工业增加值12.53亿元,比增17.5%。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63亿元,比增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36亿元,比增18.6%。外贸出口总额7273.07万美元,比增60.7%。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0.29亿元,比增16.8%;贷款余额55.95亿元,比增37.6%。全年接待游客10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7亿元,比增6.0%。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83亿元,比增67.4%。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亿元,比增49.5%,财政综合增长率达24.05%,财政收入增速排在湛江市各县(市、区)第一位。

  ──全力以赴抓招商,重点项目建设强势推进。“软”、“硬”环境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2011年,全市共引进工业项目11个,总投资达1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9个。兴阳科技地塞米松原料、迪森生物质燃料等2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国电东里风电场、鸿坤电子集成电路LTCC产业化工程、东莞巨冈数控装备厂等9个项目动工建设。中电投调风井仔、中航粤海调风风电场和深圳龙岗振业厨具等13个项目已经达成投资意向。奋勇工业区建设成效显著,进驻园区建设的7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大唐雷州火电项目顺利推进。中央商务区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樟树湾大酒店进入装修阶段。白流线、附白线、水火线道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邦企线道路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凝心聚力抓民生,群众幸福指数逐步提升。我们坚持把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47元,比增19.6%。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628,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206人;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718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44万人。全市13362名五保、2651名孤儿全部列入财政供养。发放低保资金5001万元,救助城乡低保对象5165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成效显著,参保率达100%。扶贫济困、恤孤助学等活动深入开展,募集2685万元。动工建设廉租房125套、公租房160套。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全市11855户贫困户52287人实现脱贫,脱贫率达81%。投入1.26亿元,建起农村硬底化道路360公里。新建、改建镇村客运站8个、候车亭44个,实现了农村客运市场“三个百分之百”目标。11宗水利防灾减灾工程、18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投入6558万元,完成龙门、客路、松竹等3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2.3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8671万元,建设10千伏以上供电线路79公里。投入2.68亿元,完成4465户贫困户的农村茅草房、危房改造。社会治安更加稳定。全市共立刑事案件1755宗,侦破1287宗;立命案10宗,全部破案;打掉各类犯罪团伙67个。命案、刑事案件、“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分别同比下降10%、3%、33.8%,破案率分别同比提高11%、22%、16%,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我市被湛江市委、市政府授予“2011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县(市、区)”称号。成立社工委,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市、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作用,排查和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非正常上访大幅度减少。

  ——规划先行抓城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完成《雷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141个新农村规划的修编工作,编制《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为城乡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完成文化路、府前路、西八路建设工程,修建防空地下室1.5万平方米。“三旧”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君临国际四星级酒店开业,集商贸、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国际广场建成使用,中华广场主体工程完工,永达广场、阳光尚景、半岛首府等项目动工建设,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宽,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积极创建省和国家卫生城市,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城区管理逐步规范,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林业生态县建设通过省验收,在湛江市年度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总分第一名。新农村和宜居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创建生态文明村105个,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扎实推进。

  ——统筹兼顾抓成效,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积极谋求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2011年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到我市调研,对雷州文化给予高度评价。12月27日,由广东省文化厅和湛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南重地——雷州历史文化展”在省博物馆开幕,展出的精品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雷州文化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雷州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雷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通过省验收。雷州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名城建设“十项工程”扎实推进。建起4个镇级文化站、100个农村文化室和418个农家书屋,基层基础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事业扎实推进。教育、卫生、科技等事业加快发展。完成校安工程项目20个、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项目11个,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6所,新增学位3.4万个。高考成绩稳步提高,本科上线2699人,比增9.2%。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竣工,龙门、白沙等5个卫生院综合楼投入使用,人民群众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实施科技项目8个,获得国家级技术产品18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1项,获得专利授权48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稳步提高,政策生育率达97.63%。市国防指挥中心动工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耕地保护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应急能力有效提升。档案、统计、审计、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市志、气象、工会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依法行政抓落实,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不断加强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六普法活动,法治建设顺利推进。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决策,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意见52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8件,办复率均达100%。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扎实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各种行政行为,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切实转变政风行风,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对全市重点工作分解落实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加大督查力度,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驻雷单位、驻雷部队和国有农林盐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同舟共济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雷部队官兵、武警、农林盐场干部职工,向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雷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重大项目特别是大型工业项目仍然较少,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四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亟需提高,一些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五是由于财政困难,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民生仍需进一步改善;六是行政效能尚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我们实现“五年大变”、建设安康雷州的开局之年。要实现“五年大变”,我们必须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锐气,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努力在新的环境中谋求新的突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雷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规划领先、文教优先、工业立市、农业强市、和谐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努力争取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工业园区实现新效益,城乡建设实现新发展,民生保障实现新改善,全力以赴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实现雷州“五年大变”打牢基础,奋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不动摇,为实现“五年大变”谋篇布局

  精心谋划城乡建设。坚持以规划引领建设,按照建设3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城市,打造湛江副中心城市这一定位,争取上半年高标准完成《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修编工作;下半年全面完成三大工业园区、古城文化商业区、白水沟文化生态区、城市中轴线商务核心区、西湖水库办公商住区、雷州湾滨海新区等八大主体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乌石、客路镇区总体规划,修编沈塘、杨家等9个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200个新农村规划,为雷州的发展勾画出一个定位准确、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蓝图。

  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争取年内编制完成现代农业、农海产品加工业、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火电风电业、物流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和海洋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文化、教育、交通、水利、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二、坚持壮大经济总量不动摇,为实现“五年大变”创造条件

  创新举措抓好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成立招商专业队伍,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专业招商、联合招商、以商招商、载体招商、网上招商;积极参加省、湛江市举办的专题招商会、工业博览会,广引企业家到我兴办实业,鼓励引导雷州籍民营企业家投资家乡,在全市形成招商热潮。与湛江华侨管理区加强合作,共同招商,想方设法多上工业项目,力争今年引进的项目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

  下大力气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奋勇、乌石临港工业园区的土地征收工作,建设奋勇新型工业区的道路、排污、水电等配套设施,下半年启动沈塘新型工业园区征地工作,努力实现三大园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同步进行,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争取进驻奋勇工业园区的湛江鸿坤电子公司LTCC集成电路基板、广东长实公司电缆等7个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全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东里风电场、半岛水产设备厂等在建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恒福糖业公司10万吨蔗渣制浆项目下半年动工建设。切实抓好洽谈项目的跟踪落实,举全市之力突破大唐雷州火电项目,争取上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大路条”,下半年动工建设;跟踪落实中电投、中航粤海风电和广州迪森蒸气锅炉制造等项目,争取早日落户建设。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抓好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标准化农田建设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甘蔗、北运菜等10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促特色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推广“公司+基地”的发展模式,支持正大集团纪家产业化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场和客路产业化祖代种猪养殖场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建设,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依托丰富的农海资源,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发展农海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效益。

  不断加快商贸旅游发展。抢抓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和雷州文化备受各方关注的良好时机,加快推进雷祖祠、天成台国家海洋公园和赤豆寮岛度假村建设,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争取樟树湾酒店下半年营业,支持建设星级酒店、健康娱乐场所,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打造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争取在2013年春节前建成开放。以中央商务区和新城大道商务区为载体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加快培育商业骨干企业,活跃商贸流通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依托湛徐高速、海湾大桥西连接线及便利的水运交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大力发展仓储超市、连锁经营、专卖经营等现代物流业。引导民资有序开发镇圩商品住宅,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力抓好财政增收节支。加大对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力度,培植新兴财源。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监控和征收,确保重点税源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大力控制和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特别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努力节约行政成本,切实把公共财政用在保重点、保运转、保民生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金融机构拓展业务,引导银信部门加大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培植主体财源,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三、坚持优化发展环境不动摇,为实现“五年大变”夯实基础

  优化社会环境。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健全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加强、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依法治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继续保持打击走私的高压态势,确保辖区走私零发案。狠抓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努力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优化基础环境。大力征收储备府前路、文化路等6个片区和各镇控制范围内的土地,强化土地市场管理,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支撑城镇建设以及工业发展。启动企水区域性渔港和乌石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建设工程。完成西七路建设工程,改造霞海路夏广至工业大道段道路以及白流线、邦企线等89公里的省道公路,建设环城路,同时,积极配合湛江市政府加快环岛公路和海湾大桥西连接线道路建设。完成南渡河南堤南兴镇段护岸建设工程和20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动工建设花桥、韶山水闸等12宗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客路、附城等5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着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大力植树造林,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饮用水源保护,永保雷州碧水蓝天

  优化营商环境。倡导尊商、安商理念,着力营造低成本、零障碍、高效率的投资环境。深入开展“三打两建”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商业贿赂,努力建立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重点加强以生猪屠宰、煤气经营、交通运输、海水养殖、农副产品收购、采矿、商品批发、拍卖等市场秩序整顿,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以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建设宜居城乡。加强城市形象设计和精品塑造,提升城区重点地段、主要道路、风景名胜区的品位,彰显名城特、人文景观和雷州文化内涵。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整治城乡脏、乱、差和交通秩序,推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创建省和国家卫生城市步伐。完成市客运中心建设工程,动工建设市体育中心,迁建原雷城糖厂、市建材有限公司,规划建设西湖办公商住区和西湖星级宾馆,启动雷州西湖文化广场扩建、中央商务区人民广场建设工程,建设环西湖雷湖南湖道路和西湖、南湖、西湖水库环水绿道,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稳妥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拆旧建新,借力打造宜居宜业城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抓好龙门、客路2个宜居示范镇和英利墩化楼、附城徐马等8个宜居示范村试点工作,不断改善村镇人居环境。

  四、坚持改善民生民利不动摇,为实现“五年大变”凝聚合力

  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积极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增加经济收入,确保今年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面脱贫。理顺市自来水厂管理体制,加快管道改造,确保正常供水。完成3800户贫困户的农村茅草房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动工建设白沙、唐家等5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6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开展“恤孤助学扶残”活动,争取下半年动工建设市福利中心。建设农村硬底化道路400公里,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强农资、食品、药品等市场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培训劳动力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全力抓好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低保、五保孤儿供养、优抚安置和残疾人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努力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三个全覆盖”。扎实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水稻种植保险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财供人员和农村干部的生活待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组织、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基层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社会新经济组织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行政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百干驻镇千干驻村解万难”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认真抓好雷城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我市社会建设管理。

  五、坚持发展社会事业不动摇,为实现“五年大变”积蓄后劲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大力弘扬雷州文化,积极实施《雷州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加强雷州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承和保护,加快编纂出版《雷州石狗》、《雷州民俗》、《雷州歌》、《雷剧》等雷州文化系列丛书,举办“雷州文化艺术节”和雷州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升雷州文化的辐射力。积极实施名城建设“十项工程”,扩建三元塔公园,修缮雷祖祠,规划建设雷州文化大观园和雷州文化艺术中心。编制“雷州文化生态保护园区”的保护规划,保护好非遗项目与文化传承空间。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6个镇级文化站、 100个农村文化室,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教育强市。积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到2013年每个镇办一所公办幼儿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确保小学巩固率、初中三年保留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8%、94%、85%以上。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认真实施校安工程,稳妥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迁建雷州一中高中部,扩建雷州二中、雷州三中、附城中学、白沙中学、唐家中学等学校,完成雷州八中续建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教师解困房500套,逐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加快卫生、科技等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迁建市人民医院和市精神病医院,完成乌石、雷高等8间乡镇卫生院改薄工程,逐步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切实做好科技工作,着力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能力。继续落实殡葬改革责任制,迁建市殡仪馆,抓好生态公墓建设。加快6.5万吨国家粮食储备仓库建设,加强粮食管理,确保粮食安全。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力度,依法保护耕地加大国防投入,加快推进市国防指挥中心建设。扎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服务机制,推进规范化管理,努力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进一步做好统计、人事、物价、双拥、工会、气象志、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妇女儿童、防震减灾等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六、坚持建设效能政府不动摇,为实现“五年大变”提供保障

  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切实抓好行风测评工作,积极开展明查暗访、“行风热线”、群众评议等活动,坚决整治“庸、懒、散、拖、扯、贪”现象,锤炼“实、深、硬、快、公、廉”的“六字作风”,点燃干事创业激情,着力打造一支理想坚定、业务精湛、落实有力、能打硬仗、善出战果、豪情满怀的干部队伍,以过硬的工作作风、突出的工作成效赢得干部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强化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招投标与重大项目绩效评估制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规范干部行政行为。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领域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行政监察,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切实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强化督查落实。按照“好为标准、快字当先、实最关键、绩见高低”的要求,加大督查督办和行政问责力度,对今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严格的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的抓落实机制。成立重点工作督查组,全跟踪督查督办公开通报,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市人大、市政协和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及时把各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落实情况、完成情况向社会公开,使各项工作和承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确保责任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各位代表,雷州的发展已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好的氛围、好的势头。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人民,高举科学发展大旗,豪情满怀,奋勇争先,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夯实“五年大变”的发展基础,为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农村客运市场“三个百分之百”目标(《报告》第3页):全市建制镇百分之百有客运站、符合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百分之百通客车和符合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百分之百有候车亭。

  雷州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报告》第4页):成立一个文化工作委员会,制定一个《雷州文化发展十年规划》,组织编纂一系列《雷州文化丛书》,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规划实施名城保护建设10大项目。

  名城建设“十项工程”(《报告》第4页):西湖文化广场改造扩建,楚豁楼、古城门重建,古骑楼街整治,西湖公园、三元塔公园改造扩建,文化中心、雷剧院、雷阳书院建设,天后宫文化公园、雷祖祠后山公园建设,雷祖祠、海康学宫修缮,邦塘古民居修缮保护,武庙、城隍庙重修,高山寺修缮扩建。

  “三打两建”(《报告》第11页):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