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理规范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
日期: 2015-11-13 00:00:00
来源:本网
文字:【 访问:-

雷府办函〔2015227

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清理规范市政府部门行政

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550号)和《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规范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湛府办函〔201597号)的精神,进一步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向纵深,有效清理规范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清理规范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市场导向、行业自律、服务高效、监督有力的原则,全面清理规范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其收费,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着力解决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及垄断性强等问题,破除制约行政审批提速增效的“中梗阻”,更好地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有效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二、清理规范的范围

市政府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时,要求申请人委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以下统称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以下称中介服务),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

三、主要任务

(一)清理中介服务事项。对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准确地清理。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国家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按照行政许可法有关行政许可条件要求规定的中介服务事项外,审批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也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审批部门能够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以及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完成的事项,一律不得设定中介服务。现有或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不得转为中介服务。严禁将一项中介服务拆分为多个环节。依照规定应由审批部门委托相关机构为其审批提供的技术性服务,纳入行政审批程序,一律由审批部门委托开展,不得增加或变相增加申请人的义务。

(二)破除中介服务垄断。放宽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的资质资格许可外,其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资格审批一律取消。各部门设定的区域性、行业性或部门间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一律取消。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严禁通过限额管理控制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各部门现有的限额管理规定一律取消。

(三)切断中介服务利益关联。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不得开展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相关 的中介服务,需要开展的应转企改制或与主管部门脱钩。对专业 性强、市场暂时无力承接,短期内仍需由审批部门所属(主管) 单位开展的中介服务,审批部门必须明确过渡期限,提出改革方 案,由市审改办(设在市编办)按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审批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对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应同等对待;对申请人已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服务事项,不得再委托同一机构开展该事项的技术性审查。行业协会、商会类中介服务机构一律与审批部门脱钩,平等参与中介服务市场竞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政府机关离退休人员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且不得领取报酬。

(四)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对于市场发育成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竞争充分规范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通过市场调节价格;对于垄断性较强,短期内无法形成充分竞争的,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同时深入推进中介服务收费改革,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定价范围。事业单位提供中介服务的,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活动,必须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服务费用一律由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严禁通过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取费用、扩大收费范围、减少服务内容等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严禁相互串通、操纵中介服务市场价格。

(五)实行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对清理规范后保留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明确项目名称、设置依据、服务时限,其中实行政府定价或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项目,同时明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凡未纳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今后确需新设的,必须进行必要性、合理性、合法性审查论证,依照法定程序设定并纳入清单管理。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要在相关行政审批部门网上办事大厅上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加强中介服务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订完善中介服务的规范和标准,指导监督本行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执业公示、一次性告知、执业记录等制度,细化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开设中介服务专属网,推动中介服务事项、收费、机构、过程和结果公开。建立惩戒和淘汰机制,严格查处违规收费、出具虚假证明或报告、谋取不正当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相关信用状况和考评结果定期向社会公示。建立中介服务机构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予以限制执业甚至淘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是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将清理规范工作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和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等工作结合起来,制订本部门、本系统清理规范的具体工作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审批部门负责本部门、本系统清理规范工作,梳理填报《中介服务事项及收费项目清理表》(见附件2),于20151120日前报送市审改办(设在市编办)、市发展改革局。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利益关联中介服务机构与审批部门脱钩方案于20151231日前报送市审改办。市发展改革局、民政局、财政局、法制局等部门分别对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强化行业自律、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监管制度、清理中介服务兼职(任职)和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的规范性文件等方面提出意见,并制订配套改革措施。

    (三)强化督促检查。审批部门要建立健全申请人对中介服务评价反馈机制,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电子邮箱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市审改办要会同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民政局、法制局和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推动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及时跟踪各审批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垂直管理部门设在我市具有行政职权的机构应按照本通知执行。

附件:1.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表

          2.中介服务事项及收费项目清理表及填表说明

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1110

 

附件1

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表

序号

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时间要求

1

制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工作方案、脱钩方案,梳理核对本部门审批事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及收费,逐项提出清理规范的意见报市审改办、市发展改革局

各审批部门

201511上旬前完成

2

汇总审核各部门中介服务事项,听取各方面意见,组织专家评估,编制形成拟调整和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报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    

市审改办、市发展改革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市法制局

201511月底前完成

3

清理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资格审批事项

市审改办牵头 

20163月底前完成

4

审核论证中介服务脱钩方案,报市政府批准,推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利益关联中介服务机构与审批部门脱钩

市审改办牵头

20164月底前完成

5

清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完善相关政策文件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

201512月底前完成

6

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公布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     

市发展改革局牵头

201512月底前完成

7

制订完善中介服务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中介服务机构编制公布中介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和服务制度,强化中介服务行业自律

市民政局、各审批部门

201512月底前完成

8

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体系,建设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平台    

市发展改革局牵头

20166月底前完成

9

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机制和惩戒淘汰机制

各审批部门

20166月底前完成

10

开设中介服务专属网,公布中介服务清单、机构名录、信用信息等,推动中介服务机构公开、内容公开、结果公开

市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各审批部门

201512月底前

11

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中介服务事项及收费清理工作

市审改办牵头 

201512月底前完成

 

附件2

中介服务事项及收费项目清理表

单位(盖章):

序号

主管部门

事项名称

结果形式

设立依据(法律法规规章)

对应

行政

审批

事项

服务机构性质

资质条件要求

执业限制

数量限额

相对

人选

择服

务的

方式

办理时限

收费项目

收费类型

收费文件

收费

范围

和对象

收费标准

执收单位

单位改革意见

备注

 

 

 

 

 

 

 

 

 

 

 

 

 

 

 

 

 

 

 

 

 

 

 

 

 

 

 

 

 

 

 

 

 

 

 

 

 

 

 

 

 

 

 

 

 

 

 

 

 

 

 

 

 

 

 

 

 

 

 

 

 

 

 

 

 

 

 

 

 

 

 

 

 

 

 

 

 

 

 

 

 

 

 

 

 

 

 

 

 

 

 

 

 

 

 

 

 

 

 

 

填报人:

复核人:

核定人:

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主管部门:是指中介服务事项所属行业或对应行政审批事项所属的部门名称。

    服务结果名称:是指中介服务反馈申请人的成果,例如评估(评价)报告、检测报告、鉴定报告、技术方案、可行性(论证)报告、项目规划等。

    设立依据:是指设立中介服务事项的法律、法规、规章名称以及具体条款序号及条款内容。

    对应行政审批事项是指中介服务对应的行政审批事项名称。

    服务机构性质:是指承担中介服务的机构性质,如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涉及多种机构的可多填。

    资质条件要求:承担中介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的资质资格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的资质资格应当填报,没有资质条件要求的填“”

    执业限制:是指各部门设定的区域性、行业性或部门间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如注册地限制、设立分支机构要求、事前备案要求、诚信金、保证金、招投标限制,超出资质条件规定的人员、设备、场所要求等,填写具体的限制措施内容,没有执业限制填“”。数量限额:是指通过限额管理控制中介服务机构数量的情况。有数量限额的填“有”并填写具体限额,没有数量限额的填“无”。

    相对人选择服务的方式:包括法定机构提供、政府部门提供、政府部门指定、政府部门委托、相对人自主选择等方式。

    办理时限:是指中介服务时限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可填“双方协商约定”。

    收费项目:是指中介服务涉及的收费项目名称。

    收费类型:包括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等类型。

    收费文件:是指设立中介服务收费项目的文件名称。

    收费范围和对象:是指收费项目对应的行政相对人的描述,明确是涉企收费、涉个人收费还是针对其他主体的收费。

    收费标准:是指收费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

    执收单位:是指负责收取中介服务费用的机构具体名称或统称。

(市审改办联系人:彭碧英、梁  宇,联系电话:88131688813628

传真电话:8813168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