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 2016-10-25 15:16:16
来源:雷州市龙门镇人民政府
文字:【 访问:-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0月16日在龙门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刘  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龙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镇政府在雷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及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我镇综合实力,提升龙门品位,改善人民生活,圆满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镇2012年被湛江市政府评为消防工作优秀单位;2013年通过省教育创强考核,成为教育强镇;2014年被湛江市评为防御超强台风威马逊和救灾复产先进乡镇;2015年被湛江市评为生态文明镇;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被评为雷州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过去五年我镇政府的工作主要总结如下: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1.32亿元,比2010年增长6.42亿元,年均增长10.23%,工业总产值22.17亿元,比2010年增长17.57亿元,年均增长18.96%,农业总产值9.51亿元,比2010年增长5.88亿元,年均增长11.24%,第三产业总产值2.63亿元,比2010年增长1.21亿元,年均增长8.12%,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173元,年均增长7.17%,基本实现了我镇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工业发展进一步提速。我镇始终坚持“工业强镇”思路不动摇,强力推动龙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树立诚信务实的发展理念,努力营造良好投资软环境,充分发挥我镇的能源优势、区位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201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2.1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贡献最大达1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产值10亿元。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达21905万元,其中:服务业的龙门悦聚康宾馆,投资2670多万元;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还有服务业的恒德宾馆、恒坤宾馆、恒悦商务酒店;投资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景信家具城建设等。五年新增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达五十六项,尤其是投资2500多万元零售业的隆达超市和益亿家超市,大大促进了龙门的零售消费行业的发展,增加了零售消费额,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农业经济进一步活跃。我镇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群众合理规划种植、科学管理,同时继续实施“农民+基地+公司”的模式,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构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5年,我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1亿元,比2010年增长5.88亿元,年均增长11.24%,农业经济逐步提高。自2013年起投资2000多万元,起动平湖等六村委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到2015年我镇全面完成了德地、平湖等6条村庄的高标农田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实现了农业增效增收。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镇不断加大市政建设投入力度,城镇规划、基础建设和市政管理工作明显加强。2012年,我镇完成了新华南路、新华横二路、新华横三路的硬底化改造,排除阻力新建了新华东横路,使龙门中学的正门校道直通207国道,“三旧”改造基本完成。自2013年起,我镇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镇村工作,深入实施《龙门镇创建生态文明镇村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我镇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着力推进农村的绿色发展。通过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大力整治、科学规划等措施,开展我镇生态文明镇村创建工作。我镇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完成各村(社区)一个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工作,镇圩区建成了1个垃圾中转站和1座污水处理池,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生活污水处理。铁腕整治镇区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摆乱放问题,实行包干责任制,“门前三包”主体责任得到落实,落实长效机制,全民动员,营造一个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2015年我镇顺利通过了湛江市生态文明镇的考核验收,2014-2015年我镇26条自然村顺利通过了雷州市生态文明村庄的考核验收。目前,后塘下村、番昌村、停趾村已成为生态创建亮点村。

  ——民生实事进一步落实。五年来,我镇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全力推进民心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一是解决了群众的住房难问题。2014年我镇连续遭受“威马逊”和“海鸥”超强台风的正面袭击,灾后,我镇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开展灾后重建和告别茅草房大会战。截至2016年6月止,全镇的770多户的重建和520多户的闲置拆除任务全部完成。在茅草房改造过程中,我镇把“改造”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既改了旧房又建了新村,以整治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为切入口,做到成熟一个建一个,建好一个带一片。我镇的后塘下、番昌两村的茅草房改造成为湛江市茅草改造现场会的雷州唯一参观点,茅草房改造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雷州湛江两级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认真落实粮食作物良种、农资综合等项目的政策。补贴种粮37000多亩,惠及百姓补助资金250多万元。三是2014年完成龙门至竹桥5米宽13公里长的农村硬底化道路改造,解决了沿线村庄8000多群众多年的行路难问题。四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重新办理低保对象,做到公平公正,做到应保尽保。五是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对困难群众进行全面调查审定,确保做到不多报,不漏报,不错报;六是加大医保、计生的工作力度,五年来我镇农村医疗保险工作一直走前全市前头,计生工作年年通过湛江市的考核验收;七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发展改革与创新。2013年我镇教育创强工作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的验收考核,成为省的教育强镇;2014年投资700多万元完善龙门中学、二中和恒建小学的教育设施建设,改善了办学环境,继续向教育创均衡发展;八是整合旅游资源,对全镇已有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筛选,培育足荣村、潮溪村等一批美丽乡村旅游点。

  ——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我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始终把保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维稳、综治和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作为常态化。一是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地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深入排查,着力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二是深入开展无毒社区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无毒村(社区)”、“社康社戒”、“平安单位”等活动,在全镇辖区内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了“禁赌”、“禁枪”、反“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积极落实防治建设。落实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加强治安巡防,并在镇区主要交通路口、复杂场所和辖区各单位共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13个。四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我镇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各机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排查、整治。通过开展各项行动,我镇社会环境明显优化,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各类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维护了镇村两级的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民政事业有新发展,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孤儿扶助工作扎实有效,农村孤儿基本列入特困人员供养,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成绩突出,国土工作有新成果,查处违法用地措施有力,保护耕地效果显著。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卓有成效。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大,无证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得到有效控制。武装、妇联、团委、统计、档案、统战、侨务、宗教等工作均取得较好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政府权力和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反对“四风”,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清正廉洁的人民政府的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尽管遇到诸多困难,但在上级市委、市政府及我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和衷共济,迎难而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在座的人大代表、列席人员、全镇8万多人民群众以及关心、支持、参与龙门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今后五年的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正处我国“十三五”规划时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我们将理清思路,科学谋划,明确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实行新思路、新方向、新突破。我镇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发挥优势为依托,以科学规划为主线,以工业兴镇为龙头,以农业稳镇为拉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责任,以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举措新机制,确保我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十三五”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湛江、雷州两级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兴镇,农业稳镇,商贸旺镇”的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动龙门经济发展。

  “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2%,2020年达19.9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2020年达44.59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2020年达16.02亿元;全镇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020年达7255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我镇必须全力做到“九个注重”,达到“九个促进”。

  一、注重解放思想,促进经济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效。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思想解放的风帆,实行新思路、新方向、新突破,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举措新机制。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积极发挥龙门镇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按照雷州市委提出的“科学规划,优化环境,推进‘四化’,和谐发展”战略,结合我镇的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着眼于农村,努力建立以工稳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走出一条生产与生活相互促进,城镇与农村共同繁荣,经济振兴与生态文明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注重工业的主导地位,促进工业经济增长

  (一)继续做大制糖业。糖业是镇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甘蔗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政府增财、企业增益的有效途径。继续做大制糖业,打造雷州第一甜镇,全力支持恒福糖业公司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和提升生产能力。

  (二)继续发展壮大木材加工业。我镇木材加工业发展势头旺盛,继续发展和壮大木材加工业,全力支持解决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等基础设施,实现再创办产生新增木材加工企业的目标,逐步扩大木材加工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全面提升和壮大企业办厂规模和产品档次,提高木材产品的附加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我镇将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抓大项目,促大发展”的指导思想,紧抓工业不放松。认真落实领导和部门跟踪大型工业项目责任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加强服务,力争大型项目落户龙门,并以大项目为龙头,辐射带动其它配套项目和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一齐上的工业发展格局。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我镇将广泛宣传发动,弘扬和培育创业文化,充分调动和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提供创业融资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三、注重“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围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方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二是要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参与农业相关政策性保险。三是要抓基础设施。加快基本农田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和生产条件。四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五年工作责任目标,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劳动力的创业能力。

  四、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二是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三是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打造生态龙门,就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四是坚持政府为指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部门、各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深入实施《创建生态文明镇村五年计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在五年中把我镇所有村庄全面建设成生态文明村。

  五、注重市政建设,促进软环境全面优化

  巩固生态文明镇的创建成果,继续整治圩区“六乱”现象,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龙门,改善投资环境,提升龙门国家重点镇品位。一是按《龙门镇2005—2020年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分期实施谢家和火车站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二是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镇的创建成果,把镇区卫生保洁推向市场化,增强镇圩治污保洁能力;三是借助移民新农村建设项目,把德地村村前至龙门水库边沿,结合龙门水库西侧挡水坝围绕水库建成龙门特色的休闲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四是继续引导社区自发筹资建设巷道硬底化,解决群众的行路难问题。五是加快圩区主要排污道的清理工作,特别是农垦段排污工程,消除商业街“水浸街”现象。六是加快污水处理池的修缮,加快投入使用,实现圩区污水得以有效处理。今后五年,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着眼于农村建设,努力建立以工稳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走出一条生产与生活相互促进,城镇与农村共同繁荣,经济振兴与生态文明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注重民生工程,促进民生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五难”问题。今后五年我镇将继续抓好六项民心工程,一是筹资安装207国道龙门圩区段、新华中路的路灯,亮化龙门;加强就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加大力度完成茅草房改造任务,同时继续抓好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群众住房难问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低保、优抚、医疗救助等救助工作的开展。五是争取上级道路桥梁补助资金,完成龙门转盘至那双火炬路口段的道路改造,完成尖山和南湾桥的除险改建。

  七、注重严打整治,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一是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作用。按照信息联网、部门联手、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原则,统一开展工作,坚持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使中心发挥最大的效能作用。二是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坚持做到大案难案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跟案到位。三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坚持扫除“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全面开展禁毒工作,认真排查,落实管控责任,开展“社康社戒”,遏制毒品来源,抵制毒品危害。

  八、注重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上台阶

  巩固教育创强成果,落实创均衡教育措施。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优化教育资源。加大食品、药品的监督力度,健全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消防意识,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有效遏制和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机制,提高群众的参保率,解决群众的就医难问题。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和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在巩固中提高。认真落实殡改责任制,逐步改变群众观念,进一步提高自然火化率。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妇联、武装、统战、侨务、宗教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九、注重政府自身建设,促进政府公信力增强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政府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消除“四风”之弊,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树立清正廉洁的人民政府的形象。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群众“最盼”、“最急”的现实问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三五”时期,实现龙门新的跨越发展,是龙门人民寄予的殷切期望。重担在肩、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发图强,为建设安康龙门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