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湛江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按照雷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自我加压,强化措施,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务求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务求经济硬性指标有新的增长,积极实施“农业稳镇、商贸兴镇”的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在雷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第三督导组的指导下,我镇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突出特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做到“规定动作”有标准,“自选动作”有高度。在活动期间,广泛征求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镇委班子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共收集意见建议156条;召开老干部、村代表等层次座谈会和查摆突出问题专题座谈会40多场次,累计参加座谈会人员有800多人,共梳理出意见建议42条,已完成整改落实36条。整个活动开展有序、扎实深入,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成效。
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第一产业产值预计达2.65亿元,较去年增长9.5%;第二产业总产值预计达1.28亿元,较去年增长7.6%;第三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05亿元,较同期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4530元,较上年增长9%。
(二)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项目农业建设。2014年,全镇新上农业项目7个,规模农业项目投入量达1300多万元。其中雷州市沈昌农牧合作社,投入了800多万元,进行对鹅的孵化和养殖,带动当地农民的就近就业。以生猪、家禽为主的养大户迅猛发展,全镇实现百头生猪、山羊养殖大户5户,鸡鸭鹅养殖大户2户。农业项目的发展,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快建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胆实践,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其中,处井村流转土地430亩,用于开发种植花生、甘蔗和淮山;迈豪、平余两村流转土地共960亩,试点水稻育种;揖花、孟山两村流转土地680亩,用于试验种植香瓜等。产业化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镇投入了1000多万对大周、茂莲、孟山、塘边等村的农田进行高标准化建设。
(三)加大劳务输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扶贫开发工作,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帮助群众早日脱贫的重要举措,2014年累计组织500多人参加湛江、雷州两级招聘会,输送250多人分别到湛江、深圳、广州等企业就业。此外,结合当前我市建筑业工人紧缺,待遇高、技术要求低、流动性强的特点,号召广大群众在做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参加建筑培训,因家制宜促进农民收入。镇政府积极协同劳动主管部门大搞劳务经济,据统计,2014年外出务工人员8000多人次,劳务收入达2亿多元。
三、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是扎实推进“双到”扶贫工作。积极配合上级对口扶贫单位做好有关基础工作,争取扶贫开发项目8个, 2014年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有力地解决了贫困户的生活、生产问题和贫困村集体创收问题。
二是大力推进茅草房、危房改造工作。认真做好茅草房危房的核查申报和改造督促工作,确保了上报的茅草房、危房没有错漏和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省、湛江市、雷州市有关配套资金的支持下,我镇今年已完成了91座茅草房、危房的改造,总投入了200多万元,解决了400多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改造进度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二是积极实施社会养老工程,做到医保,新农合与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2014年全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参合率达100%;全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合率达51%。
三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水平稳步提高。2014年度,全镇共完成“四术”702例,人口出生率15.7‰,计划生育率90.7%;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任务。
四、着力改善交通,基层设施建设迈出新一步。
2014年我镇在省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对我镇域内省道S373线沈塘段和县道沈陈路进行了翻新,以及海湾二期工程西连线沈塘段的建设,现省道S373线沈塘段已竣工通车,其它两条道路在建设中。投资700多万加固迈豪堤坝和修建罗家村、平余村、揖花村、大周村、后山村等农田水利设施。
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协调发展。
(一)以教育强镇为契机,提高群众人文素质。我镇以创建教育强镇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2014年全镇共投资1300多万元,实施校舍危房改造,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质量再上新水平。2014年我镇教学成果显著,中考成绩再创辉煌,考上重点中学的有187人,其中湛江第一中学2人,湛江第二中学3人。2014年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居全市第一,小考成绩显著。继续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及整顿,积极挖掘“人龙舞”文化,使这一文化品牌越打越响。
(二)综合治理有效强化,社会保持有序稳定。
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积极调解各种矛盾纠纷、强化治安巡逻防控等行动,严厉打击犯罪行为,有力确保了我镇无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恶性重大刑事案件和群死群伤治安灾害事故,有效维护了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
(三)加强管理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我镇根据市安委会去年初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认真检查,重点整治,抓好培训,扎实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2014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实现了控制死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各项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均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控制之内,全镇安全生产形势大为好转。
(四)认真做好殡改、武装、妇联、统计、档案等工作。全面推行殡葬改革,严格执行殡改末位追究制度,加大殡葬工作的宣传力度,把殡葬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全面提升全镇殡改工作水平,基本上完成市下达的殡改工作的任务。武装、妇联、统计、档案等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2015年工作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湛江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雷州市委提出“规划领先、文教优先、工业立市、农业强市、和谐发展”的战略,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在稳农的基础上,形成以北运菜种植,商贸流通为重点和工业互补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依托交通便利条件,以壮大商贸和工业为目标,围绕五大交通干线(国道207、省道S373线、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湛徐高速公路,以及东海至雷州跨海高速),加快修编完成镇区总体规划,加快制定湛江海湾大桥连接线沿线商业区和工业区规划,打响招商引资品牌。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集中抓好孟山、平余、揖花、大周等洋田片产业化种植示范点建设。重点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做大做强;加大发展畜牧,推进蔬菜基地建设,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使用价值,促进农民增收。
(三)结合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坚持和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和群众的参与程度。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着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继续抓好劳务输出和劳动技能培训,切实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岗位和解决从业人员。
(五)强化财税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应缴足缴。
(六)坚持经济强镇,产业富民,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经济秩序活动,优化社会环境,确保全镇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