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17年以来湛江市区公交交通出行及运力情况?
李尚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交行业工作。我市公交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湛江市区有4家公交公司(湛江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湛江粤达公交通旅游有限公司、湛江市鸿运公交有限公司、开发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共有公交车辆 1057辆(新能源公交车704辆,占公交车总量66.6%;),其中市公交公司有798 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624辆,占公交车总量78%;开通线路101条线路,总里程2012.4 公里:目前市区建成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为97%,300米覆盖率为64%,中心城区万人公共交通拥有率18.59标台,今年计划新开6条公交线路,目前已新增公交线路4条,调整公交线路15条,据统计,2017年1至10月,共运输乘客4646万人次。
记者:2017年以来湛江市区公交行业管理情况?
李尚志:我局规范公交行业管理,促进公交行业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理顺公交运行体制,推进行业资源整合,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划区经营、有序竞争”公交发展局面。 坚持国有企业作为公交经营主体,保证公交行业的公益性,“划区经营、有序竞争”通过公交企业适度竞争,不断促进公交服务水平的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州、深圳等地公交发展经营实践证明该思路更有利于服务质量和政府管理理念的落实。我局认真践行市委、市政府“公交一盘棋”发展思路,以市内客运班车改制公交工作为契机,整合资源,按照“一区一公交”原则,已在坡头区、开发区成立公交公司,促使公交企业良性竞争,焕发公交企业活力,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二.创新公交管理模式,规范经营,创新公共交通管理模式,按照交通运输部第5号令实行特许经营等发展模式。由市政府委托市交通运输局对公交企业授予区域公交客运专营权和线路经营权,明确责任,细化公交服务考核标准,并建立定期检查考核机制,从而规范公交企业经营行为,打破公交线路权终身经营制,提高公交企业服务意识,形成“以考核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提升公交行业服务质量。 三、优化公交线路,发展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我局认真践行“优先发展公交”思路,立足全市,通盘考虑,以人民群众是否便于出行,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对公交线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结构,积极构建快线、干线、支线三层次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快速公交、直达公交、定制公交、大站快车、观光巴士、水上巴士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差别化的出行需求。大力发展社区公交、支线公交,构筑微循环公交系统,增强公交服务社区的能力,完善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解决公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打造“脚印城市”。 四、推动智能公交交通系统发展,构建“智慧公交”,“智慧公交”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公交交通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促进乘客、管理人员、车辆和设施以及交通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加强运营车辆的指挥调度,提高运营效率和监管水平。我市今年完成GPS智能监控系统,充分利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电子站牌,实现公交车免费WIFI全覆盖,至2020年,实现公交车智能化全覆盖,发布湛江行讯通手机APP,形成具备综合交通出行一站式服务功能的掌上公交升级版,提升市民出行服务水平。 五、发展“绿色交通”,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 继续实施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辆要优先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加快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环境。仅市公交公司有798 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624辆,新能源车占公交车总量78%。
记者:提升湛江市区公交服务有哪些新政策、新举措?
李尚志:湛江市区公交发展有如下新政策、新举措: 1.推进城市优先发展公交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优先”:“规划优先”、 “建设优先”、“政策优先”、 “道路、信号优先”。 (1)落实公交“规划优先”思路,结合《湛江市区公交专项规划》、《湛江市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湛江海湾水上巴士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科学布局,提高公交覆盖率,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交通为主体,出租车、水上巴士、自行车为补充的城市综合公交体系。 (2) 坚持公交“建设优先”,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文)要求,要将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每年安排资金预算,扶持公交企业,使其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湛江市西连线公交综合枢纽站建设步伐,解决当前城区公交站场不足问题。规划建设湛江新机场公交枢纽站,解决湛江国际机场公共交通保障问题。完善市区公交客运配套设施,根据每500米需配备一个候车亭或指示牌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同时配套建设公交车充电桩,满足新能源公交车推广使用的需要。 (3)坚持公交“政策优先”,出台政府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公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公交公益,公交企业实行低票价,并对老年人、特殊人员进行票价减免,导致运营亏损,要制定相应政策对公交进行适当的补助。同时,湛江市出台了《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放宽老年人优待乘车年龄的通告》,将老人享受免费乘车优待年龄调整为65岁,让惠于民。 (4)坚持公交“道路、信号优先”。科学设置公交信号灯,加快椹川大道、海滨大道、人民大道公交专用道建设,是公交专用道成环连线,提高市区公交通行速度。 2. 对公交线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结构,积极构建快线、干线、支线三层次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快速公交、直达公交、定制公交、大站快车、观光巴士、水上巴士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差别化的出行需求。大力发展社区公交、支线公交,构筑微循环公交系统,增强公交服务社区的能力,完善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解决公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打造“脚印城市”。 3.加快公交智能化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加快发展互联网+公交服务,提升公交营运管理服务智能化。建设电子站牌,实现公交车免费WIFI全覆盖,至2020年,实现公交车智能化全覆盖,发布湛江行讯通手机APP,形成具备综合交通出行一站式服务功能的掌上公交升级版,提升市民出行服务水平。 4.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应用。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老旧公交车和”黄标车“提前报废,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辆要优先选用新能源公交车。
记者:2017年以来湛江市区出租车行业出行及运力情况?
李尚志:市区共有13家出租汽车企业,其中国有企业有5家、私有企业7家、集体企业1家。出租汽车共有1192辆,从业人员2158名,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为湛江市瑞腾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有出租汽车200辆,从业驾驶员410名;规模最小的企业是湛江市长虹汽车出租有限公司,有出租汽车17辆,从业驾驶员26名。据统计,2017年以来,共运载乘客1309万人次,周转量是 13220.9 万人次公里。
记者:2017年以来出租车行业管理情况?
李尚志:我局以“创建出租汽车文明行业”为主题,重拳整治,严格管理,多措并举,不断增强行业监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水平。目前行业风气明显改善。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深入调研,结合我市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逐步完善行业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推进配套制度建设,修订《湛江市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使用合同》,明确出租汽车企业权利和责任,建立健全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的考核问责制度,违规出租汽车驾驶员要依法处罚,接受停岗培训教育。企业违规情况作为服务质量招投标、经营权续期重要依据。和出租汽车协会深入研究探讨,拟草《湛江市市区出租汽车驾驶员行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市区出租汽车行业驾驶员阳光招聘机制,规范出租汽车驾驶员聘用行为。对屡次违规司机列为行业的“黑名单”,文明驾驶员可以优先续聘。公开选拔、优胜劣汰、公平、公正聘用驾驶员,铲除行业内收取“茶水费”等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行业公约,提高出租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促使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守法意识。 开展以“创文明行业,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广泛动员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参与,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要求出租车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主体作用,加强管理,进一步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品质,使出租车车容车貌更靓,出租车司机仪容形象更美,出租车服务质量更好,为我市“五城同创”工作添光增彩。 建立健全岗位培训教育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一是今年1月至3月,我局城区公共交通管理中心(简称中心)、出租车协会组织市区经营的2158位出租汽车驾驶员进行全员脱产培训,培训内容是从业人员的服务规范和文明礼仪等有关知识,进一步强化驾驶员服务意识、窗口意识和规范意识,提高出租车驾驶员素质。二是对新增驾驶员实行严格“逢进必考”制度,没有通过考核培训,一律不能发放服务监督卡,不予上岗。 三、加强日常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做到四个“加强”,规范经营行为。一是建立健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加强乘客投诉处理的力度。畅通投诉渠道,在出租汽车车门、服务监督卡、座套标示投诉电话。增设投诉专线,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坚持“投诉必严查,查实必严处”投诉处理原则,建立乘客投诉专项登记台帐,认真调查投诉,严肃处理违规行为,有效增加从业人员违规成本,彻底打击从业人员违规侥幸心理。据统计, 据统计,2017年以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投诉出租汽车案件为285宗,交通服务热线受理投诉出租汽车有效案件130 宗,2017年起共查处市区出租车违规行为54宗。二是强化督查指导,确保工作落实。每周向企业派出检查小组,了解企业开展创文活动的情况,协助处理问题,督促企业落实制度。三是加强车容车貌整治,创造良好出行环境。出租车作为一座城市的流动名片,中心高度重视出租车车容车貌,为了擦亮出租车这张“城市名片”,中心在2月13日印发《湛江市交通运输局城区公共交通管理中心出租车车容车貌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方案要求企业每月对车辆外观、出租车顶灯、车内设施、车厢卫生状况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自查,中心派人到现场进行监督。4月10日至5月23日,中心对市区出租车车辆外观、车内设施、车厢卫生状况、安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车容车貌不合格车辆,一律责成其所属企业进行整改,复检合格方可营运。四是加强日常巡查的力度。组织人员到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出租车候客站巡查,规范出租车车容卫生。并在出租汽车候客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备,使出租汽车违规行为无所遁形。今年以来,中心出动 352人次,查处车容车貌不达标,违反服务规范共计 153宗,出租汽车车容车貌和驾驶员仪容形象明显改观。
记者:提升湛江市区出租车行业服务的新政策、新举措?
李尚志:我局以“创建出租汽车文明行业”为主题,重拳整治,严格管理,多措并举,不断增强行业监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我局积极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已拟草《湛江市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按有关程序上报市法制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实施。届时网络预约出租车纳入日常监管,推动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您如何看待“打车难”?
李尚志:“打车难”是“出行难”的一种表现,需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综合实施。一方面坚持“公交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在城市交通高峰期、拥堵路段,鼓励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道路拥堵。近几年,我局践行“公交优先”、“脚印城市”、“绿色交通”等理念,大力发展城市公交交通,坚持以每年新增120辆公交车、新开6条公交线路的进度推进公交发展,特别是15年新增390辆公交车,新开通12公交线路, 16年新增320辆,开通6条公交线路。从2014年至今陆续建设272年自行车网点,投放10000辆公共自行车,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车辆里程利用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定期评估确定出租车汽车运力规模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分担比例,构建包括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在内的多样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市民个性化出行服务。
记者:目前,湛江市区针对出租车服务质量问题有哪些?
李尚志:一直以来,我市比较重视改善出租车服务质量,逐步建立起了“政府、部门、企业”多层次的投诉渠道,出租车管理部门、物价部门、出租车企业都开通了监督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成为乘客反映出租车司机违规营运行为的重要渠道。 乘客监督是持续改善行业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手段,只有广大乘客热心监督出租车营运行为,才能保障好出租车服务质量水平、维护好“城市文明窗口”形象。如果乘客发现出租车司机有违规营运行为,可以向所属企业投诉,也可以拨打3127666投诉热线向管理部门反映问题或拨打3127797向我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举报,还可以拨打12345服务热线进行投诉;如发现乱收费或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违规行为的,乘客可以拨打12358热线向物价部门投诉。接到投诉后,我们将立即依法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