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州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的访谈
日期: 2018-06-14 11:57:33
来源:本网
文字:【 访问:-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雷州市农业局局长李奇源同志做客雷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的访谈室,就今天的专题“雷州市农业农村发展情况”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李局长,您好。农业农村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市工作的重点,您能简单的说一下我市去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吗?

李奇源:2017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湛江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做到以政策为导向,以科技推广为核心,以信息为指导,以项目实施为动力,狠抓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引领全市农业发展的新格局,指导全市农作物生产的结构调整,优化农作物生产布局,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一是主要农作物增产增收。据统计,201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01.1万亩,总产量700.3万吨,总产值98.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4%、10.23%、6.03%。二是农业重点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东西洋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建设、粮食产业带项目、芒果产业带项目、热带南亚热带水果项目)稳步推进。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运用“互联网+”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四是积极引进良种良法,大力推广先进生产实用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五是正确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有序流转,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经济大发展。六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七是完成了“三资”清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及数据录入工作。八是大力推进“一事一议”项目,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的生活条件。

 

主持人:“新农村”一直是广大农民朋友关心的事情,目前我市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李奇源:2017年以来,我市认真按照省、湛江市有关部署,立足实际,迅速行动,分阶段分步骤、扎实有序启动创建工作,“由点、到面、及片”整市全域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参照省、湛江市的做法,我市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二组织召开动员大会。2017年6月23日上午,我市在市人民会堂召开了全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动员大会。三是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简便实用的原则,我市的73个省定贫困村目前已全部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制定实施方案。我市先后印发了《雷州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雷州市73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目前已制定《雷州市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奖补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已通过市长办公会议,现报市委常委会待讨论,待讨论通过后马上印发各单位。此外,不断健全村规民约及村民理事会,73个省定贫困村408个自然村已全部建立村规民约,并相应成立村民理事会。

 我市省定贫困村已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根据我市省定贫困村实际情况,优先整治省定贫困村,全面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我市73个省定贫困村408个自然村中,已有331个自然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结合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公共服务。列入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的松竹镇东井村、塘仔村、山美村等3个省定贫困村率先启动,目前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建设成效明显。此外,白沙镇符处村、客路镇南山乙村、龙门镇九斗村等村积极借力、大力推进,创建工作也走在了前列。

 

主持人:精准扶贫是国家2020 年全面脱贫的一项重大政策,我市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有什么进展?

李奇源:我市坚持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实精准扶贫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核查识别,全市认定有贫困农业人口的行政村472个,全市总人口182.22万人。经核查识别,全市认定有贫困农业人口的行政村438个,新时期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73个,认定农村居民相对贫困户27852户91436人,其中五保孤儿户9925户11119人。根据省和湛江市的安排,省直单位帮扶我市16个贫困村,佛山市顺德区帮扶49个贫困村,湛江市直单位帮扶8个贫困村和24个非贫困村,我市自身帮扶341个非贫困村。对全市有贫困农业人口的行政村438个才派出驻村帮扶工作组,除了省直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和湛江市帮扶73个贫困村和24非贫困村外,市直136个单位组成211个工作组,帮扶211个非贫困村;镇街机关单位组成130个工作组帮扶130个非贫困村,实现全市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贫困户脱贫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据统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2017年共筹集扶贫资金11.0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5537个。2017年全市实现脱贫人口32310人,脱贫率35.3%。全市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7.59元,年末全市预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8896.55元,达到同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

 

主持人:科技兴农一直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雷州市在农业科技发展这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奇源:一是构建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网络 我市种植业共遴选12名不同专业的农业专家组成专家组、18个镇的72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和687个科技示范户构建成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网络,完善了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形成“专家组+农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二是加强互联网云平台“农技宝”建设同中国电信雷州分公司合作建设互联网云平台“农技宝”,为全市509位专家、农技员、种植大户和管理者提供“农技宝”基层农技推广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推广,使种植大户在种植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三加大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2017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分期分批选派技术人员参加省、市、县的业务培训学习或技术交流和参观取经,共计50人次,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科院、南亚所等单位的专家到田间现场培训指导48人次。同时,我市积极探索销售网络化农村电商等新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

 

主持人:“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我市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有什么进展?

李奇源:我市扶持条件较好的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创办示范基地,引种优质品种,并经过产品安全检测后精打包装。及时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创立优质农产品品牌。2017年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到外地取经学习30人次,市内技术交流80人次。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品质提升和质量安全等,截至目前,创立品牌共29个,其中“鹰峰”牌菠萝罐头、伊齐爽“芦荟”罐头、“麒麟”牌西瓜、“万有引力”锌米、“茂德公”牌辣椒酱、“喜原冰糖木瓜”和覃斗芒果等。特别是我市大力巩固和发展“覃斗芒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推动青枣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工作,打造一批具有雷州特色的知名农业品牌,推动农业品牌化;“万有引力”锌米系列产品,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雷州市泰康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泰临”牌转型有机米、广东正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正茂1号”和“正茂香”两个优质高锌品种,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

 

主持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重热道远,我市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行动?

李奇源:一是加大执法力度。2017年,我局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546人(次),检查农资门店904间(次),对560个农药产品、130个杂交种子的标签标识进行抽查和对31个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25个杂交种子质量进行抽样送检。经抽查和抽检,共查处不合格农资产品14个。办理一般程序案10宗(其中移交公安机关1宗)、简易程序案4宗,办结14宗,办结率100﹪,罚没金额约141358元。接办群众投诉案件11宗,办结11宗(其中转交植保站1宗),为群众索赔10.2万元。二是加大培训力度。2017年,共印发宣传资料6600份,张贴宣传广告560多张,悬挂横额140条,宣传车下乡宣传27车次,接受群众咨询4650人(次);根据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规定,共举办培训班13期,共培训人员约1540人(次)。

 

主持人:辛苦李局长,最后一个问题,对我市农业农村2018年的工作,您单位是否有相对的工作计划?

李奇源:首先,我代表我单位表个态,2018年我们将会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2018年的工作重点:

一是搞好农业规划,完善生产区域布局。由多部门跨行业密切合作,制定科学的农业规划,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不同区域发展特色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二是增强创品牌意识,大力发展品牌。支持鼓励企业创立品牌,着力打造包装,走高端销售路子,提高效益。

三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采取措施引进培育一批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我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挥各方积极性,逐步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五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整合各种专项资金,扶持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加大旱坡地的灌溉水源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解决旱坡地水源灌溉问题。

六是建设农产品大型批发市场。由政府牵头解决用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高效完善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解决我市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效益,促进农业的发展。

七是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培育农产品电商、农业物联网等销售模式,建立新型农产品销售体系。

八是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国家、省级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九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十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广泛宣传发动,强化措施,聚焦精准,持续发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十一是加快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进度。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充分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加强资金管理,选好项目,做好招投标工作,将新农村建设资金纳入扶贫资金监管范围。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主持人:谢谢李局长的回答!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