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毛村多措并举发展扶贫特色产业
日期: 2018-03-27 10:33:47
来源:驻那毛村扶贫工作队
文字:【 访问:-

那毛村位于雷州市乌石镇,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省农业厅对口帮扶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发以来,农业厅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那毛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突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新那毛”的帮扶主题,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领,引项目完善产业基础,引能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业厅行业优势,迅速组建了以贫困户为核心社员的雷州市那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起以番薯种植与加工、水稻和甘蔗机械化作业服务、无人机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光伏发电等产业创收机制,引进良种良法,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2017年度共创收200多万元,贫困户社员人均分红1700元,实现31%脱贫目标,带动全村获益。村委会分红15万元,比去年增加3万元;为村老龄协会捐款1.2万元,同比增长了20%。

一、创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雷州半岛地势平坦,耕地多且连片,适合开展机械化作业;种植面积大,人力资源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需求大。按照“短期可增收,长期可致富”的长效脱贫理念,合作社承担实施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针对甘蔗机收市场,购置6台甘蔗收割机、装载机等装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2017年度为合作社创收100万元;针对水稻机收市场,由省农业厅帮扶项目购买20台水稻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2017年度收益约60万元;针对番薯种植市场,合购置番薯移栽机1台、番薯收获机2台,2017年度收益约5万元;针对农业统防统治需求,合作社在乌石镇和南兴镇设置了无人机飞防基地,2017年度收益约30万元,培训农机操作手12名。

解决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匮乏难题,采取与农业公司合作的模式,共同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同时可培训自有农机操作手。例如,与湛江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水稻机收服务,与恒福糖业合作开展甘蔗机收服务。农机合作模式,充分盘活了资源,使在农机报废期内的每一秒钟都在产生收益。根据市场前景预计,在精准扶贫开发的5年里,仅农机作业服务版块就能为合作社带来近千万元的收益。

无人机飞防业务板块,合作社与珠海羽人公司合资成立湛江羽人飞防服务公司。在合作分工上,合作社负责市场开拓,羽人公司负责飞防技术支持及服务;在战略布局上,采取“以点带面、购租结合、边学边做”的对策。以点带面,即以那毛村和南兴镇飞防服务基地为中心,辐射粤西乃至全国;购租结合,即销售农用无人机的同时,接受农户的服务订单;边学边做,即边开展作业服务,边招收本地学员。对贫困户子女进行免费培训,合格后优先录用为正式员工。以贫困户莫扬鑫为例,他进行无人机操作技术培训后,顺利拿到了公司的入职合同,一改以往“就业难”的自卑状态,并且通过就业为家里盖了新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脱贫明星。

做好、做大、做强那毛村番薯产业

依托行业优势,做好、做大、做强那毛村番薯产业。工作队在打造“一村一品”之初就立足那毛村、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遵循可行、易行、能行原则,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利用南亚热带气候、光照优势和滨海沙质土壤富含火山灰、有机质等自然条件,根据现有农业基础和贫困户劳动力不足现状,确定以优质番薯种植为核心的产业模式

(一)如何做好番薯产业。一是中高端的产品定位。一直以来番薯被认为是种低廉的食物,农贸市场中的番薯卖到3元/斤就已经到了价格的天花板。福平番薯绝对不甘心走这种薄利的销售模式,合作社对番薯进行有效的营销。在市场广告投放上,采取“虚实结合”。虚,就是组建线上营销团队,利用电商平台、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那毛福平薯,精准扶贫路”理念,推广“福平番薯连皮吃”的新吃法;实,就是高端的包装和参加各种展销会。根据不同包装箱来区分不同档次的番薯,满足农产品社会象征性的消费需求,在销售过程中,让消费者真挚朴实的情感通过那毛番薯得以实现。合作社注册了“福平”、“乌石湾”、“那毛好”等商标,多次参加“湛江东盟农产品博览会”、“广东省农博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均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二是突出产品差异化。市面上的普通番薯趋同性比较大,普遍追求大薯型,偏粉偏甜。消费者的边际效应早已凸显。合作社利用新兴中高端消费者的喜好,打造出的福平牌手指薯具有“手指大小”1两一根、“香甜软糯”3口一根、“细皮嫩肉”连皮吃等特点,一经推出,引爆市场。三是现代农业装备助力番薯种植标准化。要使那毛番薯品质更好,标准化种植必不可少。在番薯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制定了《福平番薯种植规程》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并定期举办番薯种植农机农艺融合培训班,为种植基地统一提供机耕、飞防和机械采收,保证了番薯质量的标准化。

(二)做好番薯产业。一是做大那毛村番薯,扩大种植规模是前提。为满足市场需求,除与湛江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提高技术外,最快的方法是扩大种植面积。在南雄黄坑、廉江龙湾、雷州文园、揖花等均有合作种植基地。由合作社供应优质薯苗,按照统一的种植规范,生产出符合商品化要求的番薯将纳入销售体系中。二是做大那毛村番薯,拓宽销售渠道重点。电商平台能让“福平番薯”卖价更好,卖得更远。合作社聘请本村青年为电商专员,负责经营微店、邮乐购平台、淘宝等电商平台。为解决“快递不进村”的难题,合作社与电商专员采取计件计酬方式,极大激发了电商专员积极性。

(三)做好番薯产业。一是真知灼见,坚定走农产品深加工道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亦工亦农,既与农业密不可分,又与工商业紧密相联,是做强番薯产业的重要途径。从番薯本身价值来看,符合商品化的占比80%,剩余20%次薯需要深加工来提高其附加值。从番薯产业社会效应来看,番薯深加工产业能带动那毛村及周边村镇的番薯标准化种植,为那毛村培育物流产业和食品工业、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迎难而上,上马那毛番薯加工厂项目。在那毛村中心地段落成番薯加工厂。引进自动化粉丝生产设备、烘干设备以及配套冷库,主打粉丝、薯干、淀粉等番薯系列制品。为解决那毛村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的难题,合作社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共同将番薯加工厂发展成产业帮扶的标杆。三是稳中求胜,番薯加工产业未来发展“三步走”。第一步,开工生产。合伙人带市场、技术和资金入股,负责培养本地人才。依托北部湾优质海鲜产区,推出海鲜味番薯粉条,主攻酒店食肆,尤其是火锅市场。第二步,完成资本积累,进行产业升级,投入生产快消产品,如方便面、方便粉丝等。届时,以那毛村为核心基地,建立健全下游供应商体系,依托大唐发电厂的能源优势以及乌石港的物流优势,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第三步,走出去,发展壮大。合作社将在其他番薯主产区建立新的产业园,那毛村番薯加工产不再承担产品生产功能,而是作为产品研发中心,也作为整个番薯产业王国的枢纽。

通过省农业厅两年帮扶,那毛村的番薯产业有成果,有方向,有希望。经过2016年和2017年合作社分红,使村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收入递增,大大提高了村民跟着农业厅搞产业的信心。那毛村的实践经验表明,番薯产业路子是走对了,而且越走越明朗,越走越开阔。接下来,将结合番薯产业的成功模式,复刻出那毛芒果发展模式、那毛青枣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独具那毛特色的产业扶贫新道路,实现“一村多品”、 “那毛振兴”(驻那毛村扶贫工作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