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王东峰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磅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踏雪到河北省阜平县革命老区看真贫、察实情,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
2021年2月16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我们及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再次学习领会和深入研究贯彻举措,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更加深刻体会到人民领袖深厚为民情怀和强烈历史担当。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过全国上下联动和共同奋战,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中国贡献。
河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举全省之力推进脱贫攻坚,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3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阜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262元增长到2020年的10830元,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660元、17390元,乡亲们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脱贫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总书记、感谢党中央。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落实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坚定不移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坚定不移防止致贫返贫,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强化易地搬迁人口后续帮扶。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成坝上等地区1073个“空心村”治理,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23万公里,燕赵大地广大农村发生历史性变化,更加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磅礴力量。
巩固脱贫成果 发展富民产业
本报记者 肖家鑫
“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形成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更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代表说。
“十三五”时期,菏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达到3483亿元、年均增长7%,全省排名从第十三位提升至第八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8.8%,170.15万人如期实现脱贫。
“在跑出‘后来居上’加速度的同时,还须立足自身产业基础,重塑产业发展优势。”张新文代表说,菏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强大的工业支撑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我们把生物医药作为首选产业全力打造,聚集和生发一批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力争到2025年,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生物医药港。”
发展的高质量不仅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菏泽作为欠发达地区,过去贫困人口基数大、占山东全省的37.7%,是山东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我们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创新实施‘一户一案’精准扶贫、‘一村一品’产业扶贫、‘一人一岗’就业扶贫‘三个一’工程,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张新文代表表示,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时期,菏泽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做好沿黄流域功能区规划,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