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几平方的简陋办公室,既是雷州市纪家镇曲港村第一书记陈宇飞现在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家。一年半的驻村生活,从陌生到熟悉,从摸索到总结,从贫困到脱贫......纪家镇曲港村到处都充满了佛山顺德扶贫的印记。扶贫生活虽然苦,但陈宇飞却觉得满是欣慰。
经历“切肤之痛” 全力以赴展开扶贫工作
“如果某一天我得到了扶贫表彰,有一半的功劳一定是家人的。”驻村日子里,陈宇飞最牵挂的是远在500多公里外顺德的家人。他的小孩刚上幼儿园,陈宇飞就开始了驻村生活。作为父亲,陈宇飞在休假时到幼儿园接孩子,许久不见父亲的孩子,却拒绝跟他回家,老师也不敢放行;作为孝子,至亲去世,自己仍奋斗在扶贫一线,默默承受无法送终的痛。。。。。。扶贫路上,他“牺牲”了很多,这也让他更坚定扶贫的决心,在他看来,扶贫是他人生中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陈宇飞驻村以来,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教育、养老、危房改造、饮用水安全、产业等多方面的帮扶工作。目前,曲港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贫困户在村里公益岗位务工
教育扶贫引路 知识改变命运
在谈到扶贫理念时,陈宇飞十分重视教育扶贫。“我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陈宇飞与扶贫工作组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扶贫事业。为确保村中适龄儿童不因贫困失学,陈宇飞政策、思想两手“抓”。他亲自走访贫困家庭,让辍学儿童家长知悉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向家长普及相关教育补贴政策,让其消除顾虑。另一方面,扶贫工作组积极落实国家和帮扶单位的有关教育政策,对曲港村的贫困户子女进行专项教育补贴,全力提供教育保障。
陈宇飞到贫困户家中劝阻学生辍学
2018-2019学年,村中有107名贫困户子女得到了生活费补贴,大大减少了其家庭的压力。2019年学年,扶贫工作组又利用佛山财政专项教育补贴15.4万元,帮助村中108名贫困学生继续校园生活。目前,曲港村的贫困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已达到100%,再没有孩子因贫困放弃上学。
随着教育扶贫工作的推进,成效也逐渐体现出来。曲港村中有一户“因学致贫”的家庭,家中有三名在校子女,其父亲已经去世,平时仅靠母亲周玉兰务农与长兄余荣良打散工来维持基本开销,家庭经济重担非常重。顺德扶贫工作组知悉情况后,积极联合顺德区的政府单位、慈善机构为其募捐,以及遵循教育补贴政策进行生活、学习补贴,最终,在各级单位的合力帮助下,周玉兰三个子女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如今三个孩子都已有稳定收入,周玉兰一家也在村中建起了200多平方的两层新房,开启新生活。不仅如此,周玉兰一家还主动放弃了低保待遇,将低保让给更需要的人,不仅实现了生活上脱贫,思想上也实现了“脱贫”。
优秀作风潜移默化 留下更宝贵的财富
经过顺德五年的帮扶,曲港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硬件的逐渐完善提升,也备受村民肯定,但在村民看来,更可贵的是顺德扶贫干部的务实、清廉、有担当的作风也在潜移默化下感染着大家。
2019年,陈宇飞利用工作单位顺控集团和来自美的集团的社会资金在村委会前建成党群共建活动广场,以便村民活动休闲。在广场建设之初,因为资金有限,所以并没有建设石凳子。外出务工的村民、乡贤知悉情况后,主动捐赠了几十张石凳子。此类主动捐赠的行为在以前的曲港村是基本没有的。在顺德扶贫干部优秀作风的影响下,当地村民的思想和行为已经得到了提升和改变。
既是扶贫干部也是抗疫战士 主动承担大任
2020年,大年初二,曲港村发现两例新冠确诊病例,曲港村成为雷州第一个高风险地区。得知这一情况,在外休假的陈宇飞采购部分防疫物资后,立刻决定回村里和村民共克时艰。当时包括曲港村的支部书记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进行劝说,但陈宇飞态度十分坚定,坚决返回村中。陈宇飞不畏惧病毒,不仅承担起接送隔离村民回村的任务,而且为方便展开疫情防控工作,他居住在离确诊病例不足200米的村委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曲港村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陈宇飞组织干部疫情防控
除了参与疫情防控外,企业出身的陈宇飞判断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早在年初他就对全村的外出务工贫困户进行就业跟踪,不仅亲自打电话鼓励他们尽早复工,还向他们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积极帮助贫困户复工。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大降低了疫情对脱贫的影响。
陈宇飞为曲港村筹集防疫物资
扶贫工作不孤单 背后是一群人
“驻村扶贫一年多,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成效。这都有赖于我们背后的一群人。我们只是在前方一线,背后一群人才是我们的支柱。”陈宇飞谈到扶贫工作时这样说道。顺德各级政府、帮扶单位、社会力量、家人等,都是扶贫干部背后强大的支持动力。正是有了支持的动力,才让扶贫干部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对口帮扶村打造了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