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黄余武 吴智雅)“精准扶贫‘回头看’,加快了我们村特色产业项目的实施进程。”“精准扶贫‘回头看’,有效防止了‘一刀切’取消低保现象再发生,贫困群众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这是近段以来,记者深入基层走访,听到广大干部群众对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的高度评价。
为对精准扶贫工作再梳理、再完善、再提高,真正达到精准扶贫目的,避免出现“返贫”“复贫”等现象,我市根据省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方案措施,进一步明确各镇(街)、各部门以及帮扶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扎扎实实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扶贫“三保障”政策,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据悉,在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中,我市力抓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点,找准扶贫工作短板,制定符合乡村实际的扶贫措施,着力补齐脱贫短板缺项,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措施抓实见效。一是严格识别标准,“回头看”精准扶贫对象是否缺漏;二是核实基础数据,“回头看”建档立卡信息有无错漏;三是全面排查梳理,“回头看”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措施是否长效;四是深入调查了解,“回头看”前两轮扶贫“双到”村发展是否有短板;五是坚持问题导向,“回头看”纪检审计巡查督查巡视问题整改是否到位。
记者了解到,经过近2个月时间的努力,我市的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富有成效。其中,全市新增贫困户300户,贫困人口1290人,全市清退贫困户190户,贫困人口665人,目前全市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27852户92610人;全市整改填报户项目计划26450户,纠正贫困户基本信息存疑错漏2649条,纠正贫困学生在校存疑信息3199条;通过排查,全市达到当年预脱贫标准、脱贫质量好的贫困户22069户、73255人,脱贫质量不高不稳的贫困户有3225户、9156人,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户有2493户、9851人。全市前两轮扶贫“双到”181个村存在的短板主要为:通200人自然村道路需硬底化314.3公里,村内巷道需硬底化784.2公里,需解决饮水困难人数580人,软弱涣散党支部7个。省纪检审计2016年以来巡查督查巡视反馈的问题51个,截至目前整改了43个,还有8个问题正在整改。
“我们的脱贫攻坚越是深入推进,就越是需要经常‘回头看’。”市扶贫办领导表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现常态化“回头看”,可以有效避免扶贫工作中“一刀切”问题,确保已脱贫群众稳得住、不返贫。这一举措既是对贫困群众负责,也是夯实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之举。